明代陶瓷特征(二)

2011-03-17 22:05杨子初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5期
关键词:万历五彩青花瓷

杨子初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醴陵 412200

明代陶瓷特征(二)

THE CHARA CTERISTIC OF CERAMICSIN THE MINGDYNASTY

杨子初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醴陵 412200

(上接第四期)

嘉靖朝

嘉靖是明代生产瓷器最多的朝代之一,青花瓷器在嘉靖朝仍然是代表品种。矾红釉和矾红彩的大量使用即是此时的创新。瓜皮绿、孔雀绿、茄皮紫、釉里红等其他单色釉和釉下彩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五彩瓷器也取得很高成就,有用釉下青花充当蓝彩的青花五彩,有的纯用低温彩料。有矾红、淡绿、黄彩、褐彩、紫彩、黑彩、孔雀绿等,每种彩又有不同的色阶,使用最多的是红、黄、绿。矾红本来色调不够艳丽,但嘉靖矾红像成熟的枣皮,纯正明亮。其他颜色也很成功,黄似蜜蜡,深沉柔美;紫如紫晶,新颖悦目。五彩装饰上广泛使用金彩。五彩以外,还有素三彩、白釉绿彩、白釉孔雀绿彩、孔雀蓝彩、黄地红彩、黄地绿彩、黄地紫彩、红地绿彩、酱地绿彩等。嘉靖瓷器内容繁杂,寓意明确,画风趋向草率,五彩鱼藻罐一类作品水平很高。代表嘉靖工艺水平。嘉靖瓷器在造型上冲破明初以来规范化的约束,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表现广泛的内容。

纹饰特征

正面龙此时出现,最大特点是宽距龙爪。长颈凤,是与成化的主要区别。以羊为题的“三羊开泰图”首次出现。由于世宗信奉道教,故纹饰上道教色彩浓厚,典型的纹饰有八仙人、云鹤八卦。缨络纹也是这时期长见的纹饰。鱼藻纹使用普遍,鱼体肥大。正德时有的缨络纹,此时大量使用充满了道教色彩的题材:如八仙、八卦、八宝、如意、云鹤、老子讲经等。婴戏图小孩后脑勺开始变大,穿深色长袍,头上画三撮小发。“花捧真言”和字形图案为嘉靖首创。受明代织锦、漆器工艺的特点,出现团福、团寿、花托字、龙托字或锦地开光字等。 石兔纹始见,锦地开窗边饰图案日益增多。民窑开始出现堂名款和窗棂款白兔等花样款。蕉叶纹与宣德时最大的不同是叶脉为直线,而宣德是弧线。

器型特征

葫芦瓶较多,方的、圆的、上圆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应有尽有。此外,方形器物较多。大器接痕明显,盘类底心下凹现象普遍。圆器的圈足自上而下向内收敛,形成倒梯形,有的甚至可用手指勾起。有些碗盘里心向上凸起,称作“馒头底”。鹰纹和青蛙纹嘉靖出现,但极少见。云纹器物不多,但造型夸张,主体如花瓣,云脚如鸟头。

明代青花瓷画风的演变规律一般发展是从繁复到疏朗,又从疏朗向着繁复发展,嘉靖画风正趋向富丽繁复。构图繁密,用色浓重,笔法细硬。胎体面貌,是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并而有之。胎釉为明代釉中最厚,称为“亮青釉”。施釉不均而显波浪状,抚摸时有凹凸不平感觉。常在器口涂刷酱黄釉,形成黄口特征。由于使用配比正确的回青料,青花发色既不同于成化的浅淡,又不同于正德的浓灰,而是蓝中微泛紫红的浓艳色彩,即“幽青可爱”。如配比不当,即呈色不一。器物的透明釉一般均为灰青色,而底釉却都为亮青釉,这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标志。胎釉交接处,一般都有一根橙黄线。

隆庆朝

隆庆瓷器绝大多数都落“大明隆庆年造”。用“造”而不用“制”,这无论是在他之前的明朝还是之后的明朝子孙,乃至于清朝都是极其少见的。

从总体风格上看,隆庆青花与嘉靖青花近似。该时期盛行青花与彩结合使用,有黄地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绿彩、斗彩。隆庆青花与前朝嘉靖青花相比,胎体较细腻、偏轻,修胎工整,釉面肥润光亮。隆庆青花瓷器仍沿用嘉靖朝的回青料,青花呈色浓艳稳定,蓝中泛紫,亦有淡描青花。

纹饰特征

龙风纹,如云龙、云凤。龙凤、团龙、双龙、六龙、团龙凤、三风朝阳、龙凤穿花、蟠螭、团螭;花卉纹和动物纹,如松竹梅纹、缠技灵芝、缠枝灵芝托八宝、荷花、雉鸡牡丹、垂枝花鸟、鹭鸶莲花、鸳鸯、鱼藻、玉兔、狮子、松猴、鹿、虎等,人物纹,如攀枝娃娃、高士、仕女、婴戏等。此外还有花果、蕉叶、轮花、树木盘“寿”字、行书等。

器型特征

除较常见的盘、碗之外,造型上比较特殊的器形有提梁壶、六方壶、花形盒、银锭形盒与方胜形盒。多角形盒有四方、六方、八方者;文具有笔架、砚台等。具有代表性的为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款识特征

隆庆青花瓷器的款识比较独特,多为“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楷书款。从款的形式上看有六字双行双圈款、六字双行方栏款、四字双行方栏“隆庆年造”款,大件器物外口沿亦有“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横行款及六字竖行款。“隆”字右下部有的写“生”字,有的为“正”字。该时期同样沿用嘉靖以来的吉祥语款及仿明宣德款识。隆庆款识的特点是青花色泽浓重鲜艳,笔划粗重挺拔,顿挫有力,结构严谨,藏锋不露,青色有的深浅不匀,有断笔现象。

万历朝

万历朝的代表是五彩瓷器,数量极大。万历五彩瓷名享中外,质量之精达到鼎盛时期,尤其是五彩和青花的大龙缸、大花觚、大罐之类的器物数量较多, 万 历青花纹饰繁复,且青花瓷器数量相对较少。万历朝瓷器风格与嘉靖、隆庆朝瓷器大致相同,给人感觉古朴凝重。瓷器上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万历朝的五彩瓷器色调以红绿取胜,风格古朴艳丽,为当时我国五彩瓷发展的最高峰。

纹饰特征

绘画风格,表现为布局繁密,主题不明,并常使用开光手法。纹饰以龙、凤及缠枝莲、婴戏图、鱼藻纹等传统图案为主;嘉靖时期流行的道教题材纹饰如:云鹤、八卦、八仙、莲托八宝等纹饰也仍流行;人物纹饰多见八仙祝寿、老子出关、四妃十六子及山水人物等;婴戏图中,小孩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显得天真可爱,画匠似将全部爱心绘在瓷器上;此时的龙纹还是猪嘴龙,有的张着大嘴,眼睛圆睁,一副憨态可掬的感觉;万历晚期还开创了青花铁线描,纹饰只勾线不填色。

器型特征

万历瓷器与嘉靖瓷器风格大致相同,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杂而拙笨,风格浑厚敦实;大型器物有大罐、葫芦瓶、花觚、大盘等,一般都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体接胎痕比明初的还要明显,但官窑小件器物仍较精细。由于万历皇帝爱好书法,瓷器中出现大量文具,如五龙笔山、笔船、笔洗、笔管、笔插、砚、水盛、颜色碟、小印盒等,做工精细;除各式盘、碗、杯、碟外,此外,器型还有壁瓶、筒瓶、攒盘、蛐蛐罐、塑像、各式执壶、各式香炉等。

万历官窑青花瓷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继承嘉靖的制作,青料采用西域的回青料,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发色蓝中泛紫。万历二十四年,回青料已用竭,宫中曾命甘肃巡抚设法进贡,以应烧造瓷器的急用。《明实录》神宗三十四年三月乙亥条则记载了太监潘相到景德镇后的上书:“描画瓷器,需用土青,唯浙青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说明至迟在万历三十四年官窑已用浙江青料。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景德镇官窑从万历二十四年至三十四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都使用浙料。

万历五彩素负盛名,色调以红绿取胜,整体给人感觉古朴艳丽,它为我国彩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白釉地上直接绘以五彩,其中红彩艳丽如枣皮红色,有时以黄彩衬托,使红黄色重叠,呈现凝厚的橙红色调;黄彩似同蜜蜡;绿彩为大绿;蓝色则以青花代替,色调蓝中泛紫;由于当时烧造红釉器原料缺少和技术退步等原因,多用矾红彩施于白釉之上,来替代红釉。这种彩釉的特点是多数颜色较深而亮,颜色似枣皮的红色,可见用笔涂抹的痕迹;除青花、五彩、矾红彩外,嘉靖时期烧造的品种还有,白釉、黄釉、蓝釉、斗彩、三彩、金彩、孔雀蓝釉、白釉绿彩、白釉黄彩、黄釉绿彩、黄釉红彩、红釉绿彩、黄釉青花、青花红彩、蓝釉白花等,品种十分丰富。

泰昌,启二朝

泰昌,天启二朝,仅有七年,正处于晚明的多事之秋。这时即便有瓷器,也不一定就署泰昌年款。所以,凡是在传世瓷器上书写泰昌年款的,都应考虑是否系假托伪作。此时,景德镇的御窑厂更是萧条冷落,逐渐停产歇业。所烧制的官窑器物与昔日相比,其品类与产量已经缩减至明历史上的最低水平。

泰昌,天启二朝瓷器,器型大多不规整。出现了日本风格的造型。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并有万历遗风。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青花有四种不同色调,其中晕散和黑灰色的与那种纤细轻淡的,色调相差悬殊。纹饰中也多反映出日本风格,如扇面纹,皮球花纹等。另外,明末清初时盛行的题联句风气,在此时已有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绘画风格的演变,此时所流行的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与万历时那种密麻零乱的纹饰形成鲜明对比。器足可见里收向心式的刮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也有的器足留有类似明初器底的小乳突。底足不施釉的较多,且粘有粒。足边修切圆滑齐整,胎体裸露部份较多,形成了明末清初的器足特征,并为断代提供了依据。

崇祯朝

崇祯时期,尚无发现确凿官窑瓷器年款,发现有少数器物书“大明崇祯年制”款,但字迹潦草,当为民窑瓷。官窑瓷器生产处于停烧状态,大量制作官窑瓷器的优秀工匠流入民间,加入到生产民窑瓷器的作坊中,民窑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为民窑瓷器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民窑瓷器一度取代占统治地位的官窑瓷器而成为生产的主流,有些瓷器在胎釉、青花发色等方面已具备了清代瓷器的某些特征,瓷器风格更为清新自然,在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平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纹饰特征

受晚明高度发达的版画业的影响,出现大量取材于版画和小说插图的有关历史、戏剧故事的题材,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是崇祯青花瓷器装饰的最大特点。崇祯以前虽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装饰,但题材大多局限于八仙、仕女、婴戏、高士等。而崇祯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题材较前更为广泛,所见题材有十八罗汉、苏武牧羊、水淹七军、仙人乘槎、刘海戏金蟾、对弈图、兄弟联芳、仕女伎乐、庭院仕女婴戏、梦境图、加冠进爵图、进戟图、钟馗出猎图、东方朔偷桃、浴象图、携琴访友图、月宫图等。崇祯青花瓷所绘人物除了题材丰富以外,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带有祈求官爵升迁和吉祥平安的内容。如画面中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盘献给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绘两人分别捧一官帽、爵杯献于主人,意寓加冠进爵。也有的绘一人物双手捧一插有三戟的花瓶献给主人,意寓平生三级。还有的绘浴象图,绘一人物捧一花瓶(意寓平安)献给骑在象(意寓吉祥)背上的主人,意寓平安吉祥。

器型特征

崇祯瓷器常见造型多为琢器,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陈设生活用器,如筒瓶、花觚、莲子罐、笔筒、画缸、围棋罐、盒、六方罐等;第二类为佛前供器,如净水碗、香炉等;第三类为外销瓷,有筒瓶、六方罐、葫芦瓶、军持、花浇、茶壶、盒、炉、盘、碗、杯等,此类器物上除了绘有崇祯常见的中国传统纹饰外,多装饰有郁金香等西洋纹饰,具有异国情调。莲子罐、笔筒为此时新出现的器形,莲子罐因形似莲子而得名,主要用途是装茶叶。笔筒直径分粗细两种,器壁分直壁和束腰两种,崇祯的笔筒有一显著的特点,就是口部露胎不施釉,口部露胎处旋削整齐见有旋纹。此时香炉较为常见,是由于当时社会时局不稳,老百姓祈求平安的一种体现。

据成书于嘉靖年间的技法,具体分“敲青”和“淘青”两个步骤。敲青:“首用锤敲,内朱砂斑者为上青,有银星者为中青,每斤可得青三四两。”淘青:“敲青后,取其青零琐碎碾碎,入住水中,用磁石引杂石,真青澄定,每斤得五六钱。”成书于崇祯十年的《天工开物》中,记述了用火煅法提取青料的办法:“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物,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煅出只得七两,中下者依次缩减。”青花料的提取由水选法改进为火煅法,其实是由回青料断绝改用浙江青料造成的,这是因为改用浙江青料后用传统的水选法,无法提取出优质的青料,在这种情况下,窑工们开始不断寻求新的提纯青料的办法,最终导致火煅法的产生。火煅法的产生,使浙料的发色得以迅速提高。此类器物青花发色多青翠鲜艳,并有深浅浓淡的层次感,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为“翠毛色”,已具备了清代康熙青花的某些特点。

猜你喜欢
万历五彩青花瓷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快编五彩绳
纯净的青花瓷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青花瓷
五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