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子纲/文
一些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 邓子纲/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资源日渐匮乏以及高油价对世界经济构成较大的威胁,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更给当代世界带来巨大挑战。为克服这些暗礁、险滩,“创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高新技术”、“基础研究”等概念成为各国政府首脑、经济学家、科技专家以及广大民众的关注热点、政策重点和希望所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着力发展低碳技术。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等,主要从能源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来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智能电网技术等,还包括节能型交通工具及建筑技术、碳处理技术等。
一、美国
美国的低碳技术不仅包括清洁能源技术,还包括节能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美国提出了氢能经济和未来电力计划(Future Gen),试图通过开发氢能经济体系和大幅度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来降低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在核能方面,重返国际热核聚变堆的合作研究,更重视核聚变能的开发,提出了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的设想,为进一步发展核能技术奠定了基础。美国提出了气候变化技术项目战略计划框架下的R&D项目组合,其高优先级核心问题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通过它们来大幅减少点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能在未来继续使用煤和其他化石燃料。从美国研发投入的分布上看出,美国正在全面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以2010年度美国财政预算为例,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总投入的23%,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30%,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17%,碳回收技术研发的投入占总投入的30%左右。
二、日本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首倡国,也是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在发展低碳技术方面,日本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开展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日本把光伏研究作为重点领域来推动,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太阳能发电量提高20倍。日本光伏发电设备企业是世界的“领头羊”,仅夏普公司的光伏发电设备就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在日本排名第二至第四位企业的光伏发电设备则占到了24%。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出口国,占据了世界市场主导地位。2010年8月1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日本将用本国低碳技术支持亚洲多个国家的15个清洁能源项目,从而使海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部分能算入日本的减排量,抵偿日本的部分减排目标。这些项目主要由东京电力、三菱商事等企业负责实施,主要在亚洲九个国家展开。日本已经开始同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围绕相关项目展开双边会谈。在这些项目中,印度尼西亚将开展四个项目,越南、菲律宾、印度和泰国分别有两个项目。此外,相关企业还将在老挝等国继续开展水泥厂的节能化工程。这些项目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项目接受国可获得先进的环保技术,日本可用这些项目的减排成效抵偿部分减排责任,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在享受政府支持的同时得以有机会扩大海外业务。
欧洲战略能源技术计划表
欧盟及英国通过制定低碳能源发展技术的战略规划,大力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方面的挑战,保持其强劲的经济竞争力。
一、欧盟
欧盟于2007年底提出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这是欧洲建立新能源研究体系的综合性计划。
在15项主要技术开发中,包括生物燃料以及氢能和燃料电池,其中生物燃料新技术将是研发的重中之重。在生物燃料方面,2010年必须达到5.75%,2030年欧洲运输燃料的四分之一将为生物燃料。按照上述路线图,2020年可望减少CO2排放4000万吨/年,2030年减少7500万吨/年,2010—2030年的最大累积CO2减排量可望高达8.1亿吨。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通过今后七年的研发,氢能汽车在欧盟27国市场上的份额将提高到2020年的1.4%和2030年12%。这一领域的技术热点,包括开发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贮氢技术、脱碳产氢技术等。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建议欧盟在未来十年内增加500亿欧元发展低碳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方面的挑战,保持欧盟的经济竞争力。
二、英国
英国一直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技术与经济作为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2007年6月,英国公布了《气候变化法案》草案,法案制定了未来15年的计划,为英国促成碳减排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确保企业和个人向低碳科技领域投资,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框架。英国大力推进捕捉来自燃煤和燃气电站的碳排放技术,捕捉碳排放的验证装置将于2014年投入运行。同时,英国大力推动第二代生物燃料项目,并提高生物燃料在汽油和柴油中的使用比例。英国承诺到2020年和2050年,温室气体在1990年的基础上,分别减排26%—32%和60%,到2050年建成“低碳经济社会”。2010年10月20日,英国政府表示,将投资约30亿英镑(约合47.2亿美元)发展低碳环保技术,旨在成为全球清洁技术的开拓者。具体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英国政府承诺向碳捕捉和封存示范低碳技术投资10亿英镑,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性的CCS;筹建绿色投资银行,并拨款10亿英镑,旨在通过绿色银行起到为低碳技术融资的作用;为可再生供热刺激措施(Renewable Heat Incentive)拨款8.6亿英镑,这可以促使未来十年可再生热能增加超过十倍,使其从边缘行业变成主流;英国政府还将把2亿英镑中的大部分资金投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其中包括海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机基础设施建设。
新加坡通过实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互补,构建三方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可整合低碳科技要素资源的体系,从而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国家,然而近些年来新加坡高度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建设,从而为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全国创新创业框架,推动应用研究与学术型企业,协助高等学校将研究成果推出市场,推动新加坡绿色环保节能建设。新加坡的绿色环保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废水利用、垃圾处理、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建筑”四个方面。新加坡政府与企业及社会长期努力,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的新加坡在“节流”的同时,还努力“开源”。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开发应用新技术,特别是在海水淡化及新生水技术利用方面进展显著。目前,新加坡利用反向渗透等新技术开发的“新生水”名扬国内外,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部分用水,有关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东等地。
纵观以上发达国家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经验在于:制定国家低碳技术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其中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当前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技术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鼓励实现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形成低碳技术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不至于受制于人。
二是形成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根据行业具体情况,规划、组织低碳产业技术联盟和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按照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组织形成重点产业的创新技术联盟,使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结合起来,以技术联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推动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或国际研发机构组成技术联盟并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联盟,积极利用国际研发资源提高低碳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整合国内低碳科技要素资源的体系,构建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从而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和区域持续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驱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四是完善低碳技术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技术信息、咨询、金融等服务业体系建设。通过开展低碳信息咨询、低碳技术推广、低碳宣传培训等培育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高效的低碳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低碳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低碳技术创新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培养高水平的低碳技术创新人才,增加低碳技术创新知识储备等,创立低碳技术创新的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李瑞蔚)(责任编辑:刘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