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药品检验所,重庆 401121)
度米芬为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品种[1],属季铵盐类消毒防腐药,具有广谱、高效特点,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和真菌都有杀灭作用,酚系数为469(金黄色葡萄球菌)[2]。除中国药典(2005年版)外,英国药典(BP 2008)亦收载其无水物。BP 2008中有度米芬的熔点测定(106~116℃),方法为毛细管法,而中国药典未作规定。熔点是化合物或单质固-液两相具有相同蒸气压时的温度。熔点测定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和热分析法。熔点是鉴定物质或检验物质纯度的重要依据之一[3]。笔者对度米芬的熔点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YRT-3型药物熔点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Binder真空减压干燥箱(德国);TGA/DSC1/1100LF型同步热分析仪(德国Mettler公司)。度米芬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00455-200401);度米芬原料(重庆青阳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080701,080702,080703,100201,100202,100203,091101,080402);度米芬试剂(德国ABCR公司,含量为97%,批号为1102957,标示熔点117~118℃);度米芬试剂(美国Sigma-aldrich公司,含量为97%,批号为S45137-068);氦气,硅油(分析纯)。
BP2008中的度米芬无结晶水,而中国药典中的度米芬有1分子结晶水。因水分对熔点测定影响很大,先分别采用4种不同干燥条件(80℃减压5 h、80℃恒压至恒重、90℃减压至恒重、90℃恒压至恒重)处理本品,然后再测定熔点。结果表明,在上述各条件下干燥后,熔点无明显差异。因此,确定80℃减压5 h为干燥条件。
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ⅥC方法测定溶点。分别以1.5,2.0,3.0℃ /min 升温速率考察熔点。结果见表 1。可见,各样品熔点无明显差异,因此确定升温速率为1.5℃ /min。
取样品,80℃下减压干燥5 h,置干燥器中备用。
氦气保护,升温速率为10℃ /min。结果见表1。热分析曲线见图1。
表1 毛细管法和热分析法熔点测定结果(℃)
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度米芬质量标准起草工作中,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相关规定,参考英国药典和相关文献[4],用毛细管法测定本品的熔点,并拟在度米芬原料质量标准中增订熔点测定。因度米芬原料样品的熔点测定值偏高,终熔温度均超过了BP 2007的上限116℃,故增订的度米芬熔点限度为108~118℃,比BP 2008(106~116℃,收载的是无结晶水)提高了2℃。按照药典委员会的要求,进一步收集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分别进行了毛细管熔点测定和热分析测定[5],以考察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毛细管法和热分析法测得的熔点基本一致,但均高于BP规定的上限(116℃)。
图1 度米芬热分析曲线(青阳公司,批号为080701)
各批样品用热分析法和毛细管法测得的终熔温度基本无差异,初熔温度有一定差异(热分析法测得的初熔温度比毛细管法的初熔温度低1℃左右)。因为药典规定以终熔温度作为熔点,所以各批样品的熔点结果较为一致。用毛细管法可测定度米芬的熔点,熔点设为108~118℃。
热分析法测得的熔点结果系通过外推法所得,不是从曲线图上直接观察而得。用差示热分析(DSC)法测得的初熔温度较毛细管法测得的略早,原因是晶体熔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持续受热。到达熔点和熔化间的时间长短与样品本身有关,也与测定方法有关。在测定熔点时,毛细管法是以样品受热时透光能力的变化为判断依据,而DSC热分析法是以比热容的变化为判断依据。当纯度大的样品在DSC曲线上开始表现为吸热时,样品还没有熔化,这时光透过率很小或为零,因此毛细管法没有熔点数据。持续受热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熔化,再继续加热,最后完全熔化变为透明熔液,此时数字熔点仪上光透过率变大,直至最大而得到熔点数据,因此DSC曲线上出现明显吸热变化的温度比毛细管法测得的初熔温度早[6]。
用两种方法测得的度米芬熔点无明显差异。但毛细管法操作简单、快捷,结果重复性好,仪器造价低,因此该法可作为度米芬的熔点测定方法。因本品含结晶水,易吸湿,用毛细管法测熔点时,样品一定要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处理。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45-44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药典注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579-581.
[3]武 克.热分析法观测Na2CrO4熔点[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1,37(5):198-199.
[4]吴小平.中、英、德合成樟脑熔点测定方法的比较[J].福建化工,1996(4):35-37.
[5]刘振源.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热分析[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2-45,73-74.
[6]庞承焕,林木良.低分子有机物熔点测定的两种方法研究[J].广州化工,2008,36(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