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辉(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白桐灌区为鸭河口水库的主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56万hm2。白桐灌区渠首枢纽工程位于鸭河口水库下游19km处的南阳市宛城区新店乡北大占头村附近,主要建筑物包括活动坝一座、冲沙闸一座、进水闸一座。
2010年7月25日,白河上游遭遇暴雨,行洪期间活动坝发生垮塌。白桐渠首拦河坝垮塌,使得河道水位无法壅高,进水闸无法正常进流,农田灌溉及下游工业供水失去水源,严重影响着灌区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白桐灌区渠首枢纽复建主要工程项目有:活动坝、冲沙闸拆除,新建拦河闸,干渠进水闸加固处理及调度管理设施更新改造等内容。
主要建筑材料及机电、闸门、启闭机等设备可由南阳市经省道S231运输至工地仓库及堆存场。
枢纽区右岸场地较为平坦、开阔,可用来布置生产、生活区,施工场地条件较好。
施工期间的用水根据工程需要,采用河内抽水并视其情况设置蓄水池,或利用管理单位现有供水系统,满足工程需要。
施工供电从南阳市大占头村东10kV变电站高压侧引入,经工地变电站降压后使用。
本流域位于秦岭和伏牛山以南,气候分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有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春季回暖快,雨量均匀,多大风天气;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雨水逐渐减少;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多年平均气温为14.9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99.6mm,年最大降雨量为1290.1mm(1963年),年最小降雨量为492.2mm(1978年)。全年无霜期225~240d。
枢纽区为白河冲积地貌,由主河道、河漫滩及河流阶地组成。河道右侧为河漫滩,宽约140m,地面高程137.7m~137.0m。河道左侧为河流阶地,由两级阶地组成:二级阶地台面平坦,标高141~142m,表层为粘土覆盖,分布于白河左岸小占头一带;一级阶地分布于白河左岸大占头之西,与二级阶地呈明显陡坎接触。高差4m左右,表层为亚粘土覆盖。
工程区地层岩性主要由新第三系粘土岩、砂砾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
白桐灌区渠首枢纽复建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Ⅰ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的有关规定,该导流建筑物应按IV级设计,土石围堰的导流标准应为10-20年一遇。根据水文资料分析以及其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围堰工程规模等综合分析确定导流标准按10年一遇,建筑物采用非汛期10月份-5月份施工。其中,由于鸭河口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影响,一期施工时洪水流量为390m3/s,水位134.1m;汛后鸭河口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完成,二期施工时洪水流量为1525m3/s,水位136.22m;汛期主体工程停止施工。
按照工程规模,对导流方式进行了方案比较:
方案I,分期导流(U型土石围堰)方案
优点:由于枢纽区白河河床宽约350m,施工空间较大,适宜进行分期导流;对施工期灌区的引水影响较小。
缺点:施工场内交通布置困难。
方案II,全断面截流右岸明渠导流方案
优点:根据工程的地形,河道右岸有大片滩地,并且在拦河闸址下游有一条汛期洪水冲刷而成的河沟,宽约20m,可用来布置导流明渠;施工场内交通较方便。
缺点:由于河道流量较大,明渠开挖较宽(约100m),开挖量大,并且为了不影响白河河堤的安全,需对导流明渠进行块石防护,投资较大;对施工期灌区的引水影响较大。
经综合比较,选用方案I分期导流施工的方案,一期首先完成冲沙闸拆除、进水闸加固、新建拦河闸左岸1~5联底板、闸墩及部分机电、金属结构设备安装调试等工程;二期完成拦河闸1~5联上部结构、6~12联全部及剩余机电、金属结构设备安装调试等工程。
表1 两个方案工程量及投资对比表
为了白桐灌区渠首枢纽复建工程能够顺利实施,施工导流需要修建土石围堰,对围堰型式进行方案比较:
方案一,堰体防渗采用粘土心墙方案,共需粘土约32242m3,投资39.53万元;
方案二,堰体防渗采用采用高喷灌浆方案,需灌浆2537.5m,投资111.81万元。
经比较,方案一比较经济合理,围堰型式采用方案一。
一期施工期洪水流量为390m3/s,相应上游水位134.3m,下游水位134.1m,施工拦河闸1~5联。围堰底部最低高程131.50m,确定堰顶高程为135.0~134.8m,围堰最大高度3.5m,围堰顶宽度取6m,迎、背水面坡分别为1:2.5和1:2,围堰总长约470m。根据围堰的高度和断面设计,围堰填筑18259m3,围堰拆除12325m3,围堰迎水面采用土工布2213m2,编织袋防护664m3。
二期施工期洪水流量为1525m3/s,相应上游水位137.6m,下游水位136.22m,施工拦河闸6~12联,通过1~5联导流。围堰底部最低高程131.5m,确定堰顶高程为138.5~137.0m,围堰最大高度7.0m,围堰顶宽度取6m,迎、背水面坡分别为1:2.5和1:2,围堰总长约490m。根据围堰的高度和断面设计,围堰填筑52222m3,围堰拆除47000m3,围堰迎水面采用土工布4615m2,编织袋防护1385m3。
由于主体工程建基面位于第①~③地层中,其中第①、③层具有强透水性,渗透系数分别为2.07×10-2~3.53×10-2cm/s、1.10×10-2~8.38×10-2cm/s,其下为隔水层砂砾质中壤土,渗透系数K=2.32×10-5cm/s。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在各期基坑外采用高喷灌浆的防渗方案。高喷灌浆轴线布置在围堰下,灌浆钻孔至第④层砂砾质中壤土中,平均钻孔深度10m,孔距1.2m,周长920m,钻孔进尺8050m。各期临时工程量见表2。
围堰填筑充分利用河滩开挖料,粘土心墙所需土料从河道左岸取土,待围堰拆除后再回填土料场;围堰填筑采用1m3挖掘机装8~10t自卸汽车运输,采用进占法施工,74kW推土机碾压。围堰拆除,采用后退法施工,1m3挖掘机装8~10t自卸汽车运1km至弃渣场。
表2 临时工程量表
一期施工时,不考虑灌区的农业灌溉供水要求,仅满足工业供水要求(供水流量1m3/s),在围堰内埋设5根直径50cm的钢管并配备4台IS100-80-125型清水式离心泵(流量50m3/h,扬程5m,电机功率1.5kW);二期施工时,修筑土石围堰,水位雍高至136.0m,通过进水闸调节,满足灌区用水基本需求。
施工排水任务主要是基坑渗水、雨水和施工弃水。采用挖排水明沟,设集水井的方法汇集基坑集水。排水明沟沿基坑底部周边布置,集水井设在四角,配备IS50-32-125型清水式离心泵4台,流量12.5m3/h,扬程20m,电机功率2.2kW。
白桐灌区渠首枢纽是白桐灌区的重要建筑物,担负着整个灌区的正常供水使命。本设计从实际勘查出发,充分结合了本工程的自然地形、地质条件,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研究,采用分期导流(U型土石围堰)方案可以达到经济、合理和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