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对晋亚9号旱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2011-03-01 04:54:46吴瑞香杨建春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基本苗胡麻播种量

吴瑞香,杨建春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胡麻是既有分茎又有分枝的密植作物,胡麻籽含油率36%~45%,种子表皮含有10%的果胶,茎秆含纤维12%~30%,胡麻饼粕含粗蛋白23%~33%[1]。其不仅食用性好,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2]。木酚素在亚麻籽中的含量较高,比其他食品高75~800倍[3]。在华北、西北地区旱作时,其播种密度是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子,也是最易控制的高产、稳产调控措施。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胡麻的自身调控能力差异比较大,旱作时调节能力较低,往往会因播种量少、出苗率低,群体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严重影响产量。不同品种对密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合理的密度可使群体和个体发展协调[4-5]。

晋亚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良新品种,为了使良种良法配套,本研究于2008—2010年在高寒所试验地进行了不同密度播种试验,对其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拟在筛选出旱地种植的适宜播种量,以达到减本、增效的生产目的,为胡麻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供试品种为晋亚9号。试验设5个处理:A.450 万粒 /hm2;B.600 万粒 /hm2;C.750 万粒/hm2;D.900万粒/hm2;E.1050万粒/hm2。采用人工开沟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按旱作栽培管理。

试验于4月22日播种,5月6日出苗,7月1日开花,8月14日收获。苗期测定各处理基本苗,成熟期测定各处理的收获株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茎秆产量以及经济系数。调查均按平均数进行分析研究。田间调查取每小区中间一行,室内考种取30株为样本。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有所增加;当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反而降低。其中,B处理(密度为600万粒/hm2)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达到最高,经济系数也达到最高。

表1 不同密度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2.2 不同密度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胡麻具有较强的自身调节能力,种植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个体竞争随着群体的增加而增加;但一旦超过适宜范围,个体特性展示反而受阻,有关产量因素的分茎数、主茎分枝数、株果数都有递减的趋势。这主要是由

2.3 不同密度与基本苗和成株数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出苗率低和成活率低是胡麻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旱作时出苗率仅为48%~63%,成活率为44%~61%。并且随着播种量和基本苗的增加,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成株数有所提高。但播种量超过适量后,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开始下降,播种量和产量的关系呈抛物线型,可用二次函数定量地表达。从表2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成株数的变化不大,说明在生育后于光、热、水、肥等资源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晋亚9号主茎贡献率随播种密度增加而升高;A,B,C处理(低密度)分茎贡献率大于30%;D,E处理(高密度)以主茎贡献率为主,大于87%。期水分条件满足不了胡麻群体生长的需要,大量植株死亡,造成了土壤养分的浪费。同时通过计算不同播种量下基本苗、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的变异系数得出,不同播种量对基本苗的影响最大,对生物产量的影响次之,对经济系数的影响较小,说明要想在收获时有预想的株数,除了确定适宜播种量并提高播种质量外,还要注意抗旱保墒、防治地下害虫等[6]。

表2 不同密度与基本苗和成株数的关系

2.4 不同密度的单株生产力与产量的关系

旱地胡麻个体与群体的调节经历了一个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单株生产力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B的单株有效果最多,单株生产力最高,说明该处理中个体优势和群体效应发挥最大。晋亚9号整个生育期耗水强度为弱→强→弱,中期正值胡麻花芽分化与籽粒形成关键期,是胡麻需水的关键时期[7],所以现蕾期日耗水量最大,对高密度群体、个体间的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加大。如果现蕾期受旱,则产量受损严重,主要表现为单株有效果数的明显减少。

表3 不同密度的单株生产力与产量的关系

3 讨论

胡麻不同生育期对干旱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次序为开花期>现蕾期>纵形期>苗期>成熟期[8];不同时期受旱,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且籽粒产量较生物产量敏感。同一品种的株高、工艺长度与种植密度关系不大;而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结果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相关。

胡麻最终以产量计价,对含油率也有一定的要求,并非密度越大效益越高;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才可收到良好的效益[9]。本试验中,晋亚9号合理的种植密度为600万~750万粒/hm2。

由于本试验只对晋亚9号进行了试验,不同品种种植环境不同,适宜种植密度也不同,但无论什么品种,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效应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生产力,才能获得高产,经济效益才能最好[10]。

[1]张金.胡麻籽的营养保健价值与产业前景 [J].中国食品工业,2006(3):32-35.

[2]曹秀霞,张信.胡麻籽营养保健功能成分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75-76.

[3]狄济乐.亚麻籽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来源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2,27(4):55-57.

[4]佟屏亚,程延年.玉米密度与产量因素关系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5(1):23-25.

[5]武跃通.亚麻高产栽培与综合利用技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1992:1-13.

[6]高翔,胡俊,王莹.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5):10-11.

[7]赵克学,陈国良,郭保安,等.宁南山区胡麻生产力与水分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6(1):76-80.

[8]徐学选,陈国良,马国忠.胡麻产量对干旱的响应研究及其在潜力计算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1996(1):70-75.

[9]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1,29(1):20-22.

[10]武忠,韩永明,陈永欣,等.晋单(糯)41号合理种植密度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5,20(增刊):71-73.

猜你喜欢
基本苗胡麻播种量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河南农业(2021年2期)2021-03-14 10:06:34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胡麻高产栽培技术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河南农业(2018年12期)2018-12-05 08:06:22
优化胡麻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化工管理(2017年20期)2017-08-16 03:11:02
地表深井降水在胡麻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无言的丰碑——记中铁一院胡麻岭隧道设计科研攻坚战
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