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辉 陈雪清 王红军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癌前病变,主要包括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是临床上难治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尚无有效药物治疗。2008-03—2009-12,我们采用解毒化浊活血方配合注线疗法治疗CAG癌前病变58例,并与单纯解毒化浊活血方口服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118例均为河北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患者,按受试者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8例,男22例,女36例;年龄32~65岁,平均(46.68±13.62)岁;病程 4个月 ~19年,平均(10.79±3.19)年。对照组60例,男21例,女39 例;年龄34~65岁,平均(45.82±12.96)岁;病程 5个月 ~16年,平均(9.16±4.53)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制订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确诊。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CAG诊断标准确诊[2]。
1.2.2 纳入及排出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试验前1个月内检查确诊为CAG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或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排除合并消化性溃疡及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病理诊断确诊恶性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解毒化浊活血方。药物组成:莪术6 g,三棱 6 g,连翘20 g,砂仁9 g,白豆蔻12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 15 g,半边莲 15 g,白英 15 g,板蓝根 12 g,厚朴 9 g,黄连6 g,百合20 g,乌药12 g,当归12 g,川芎12 g,紫苏 12 g,香附 20 g,青皮 12 g,延胡索 20 g,白芷 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每日9:00、21:00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注线疗法。取穴分2组:①足三里(双侧)、中脘、膈俞(双侧)、脾俞(双侧)、关元;②双侧心俞、胃俞、天枢、肝俞。2组交替应用。采用穴位埋线疗法中的注线疗法,方法:准备10 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1~2个;0.28 mm×40 mm毫针,剪掉针尖,针体略长于注射器针头作针芯。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将2-0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1.5 cm线段,置于75%酒精30 min消毒。镊取一段已消毒的羊肠线,置于注射器针头前端,从针头后端插入针芯,左手拇、示指绷紧穴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刺入,中脘、足三里、天枢进针1.5寸左右,心俞、胃俞、肝俞、膈俞、脾俞、关元进针1寸左右。提插得气后用针芯抵住羊肠线缓慢退出针头。予创可贴覆盖12 h,双侧穴位交替注线。每10 d 1次。
1.3.3 疗程 2组均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根据胃脘胀满及疼痛的不同程度分无、轻、中、重4个级别,分别计0、2、4、6分,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症状积分情况。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颗粒增生、血管透见、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改善情况。观察2组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30%[2]。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58例,临床痊愈24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65%。对照组60例,临床痊愈15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 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1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 d症状积分比较 分,±s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 <0.05
治疗组(n=58)治疗前 治疗后30 d 治疗后60 d 治疗后90 d对照组(n=60)治疗前 治疗后30 d 治疗后60 d 治疗后90 d胃脘胀满 4.45 ±1.74 2.59 ±1.38* 1.37 ±0.69* 0.48 ±0.67*4.39 ±1.69 3.48 ±1.46 2.67 ±1.29 1.29 ±0.58胃脘疼痛 3.56 ±1.58 2.02 ±1.68* 1.07 ±0.36* 0.29 ±0.38*4.11 ±1.71 3.27 ±1.23 2.13 ±1.37 0.87 ±0.37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30、60、90 d症状积分均少于对照组同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 组胃黏膜改善率比较 见表2。
表2 2组胃黏膜改善率比较 %(改善例数/治疗前例数)
由表1可见,治疗组颗粒增生及血管透见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 <0.05)。
2.4 不良反应 2组血、尿、粪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无不良反应。
CAG癌前病变属中医学胃痞范畴,浊毒内蕴是基本病因,病机为气机郁滞,湿浊内阻,热毒蕴内,瘀血停滞。毒为热之极,热为毒之渐,湿乃浊之源,浊为湿之甚,邪毒积聚日久成疾,故治宜解毒化浊活血。解毒化浊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白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当归、川芎、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散结;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增强散结之力;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砂仁、白豆蔻、厚朴除湿化浊;紫苏、香附、青皮、乌药疏肝行气通络,气行则血行;百合润肺养阴;延胡索、白芷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毒清浊化,瘀血消散,阴液而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厚朴具有抗肿瘤的作用[3-4]。三棱、莪术具有抗血栓形成、升高白细胞及抗肿瘤的作用[5],此外莪术还有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的功能[6]。白英水提物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癌作用[7]。砂仁挥发油可提高大鼠乙酸性胃溃疡黏膜乳癌相关肽水平,防止溃疡产生和复发[8]。
注线疗法以线代针,给予穴位复杂持久而温和的非特异刺激,同时经过羊肠线的分解吸收,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刺激,使人体免疫功能得到调整和提高[9]。研究表明,注线疗法可以阻止腺体萎缩,逆转肠化生的进展,并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10]。取穴以脾胃经特定穴为主,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可行气和胃,调理气血;胃俞、中脘俞募穴相配,和胃健脾,理中降逆,配以肝俞,肝胃同治,以理气疏肝,降逆和胃;膈俞为血之会穴,刺激可活血养血,宽胸和胃;脾俞健脾摄血,化湿除胀;心俞宁心安神宽胸;关元为小肠经募穴,天枢为大肠经募穴,两穴合用可扶助正气,调理胃肠。诸穴合用,使胃气得复,浊毒得化,瘀滞得消,郁毒得以消散,和降之权得以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解毒化浊活血方配合注线疗法治疗CAG癌前病变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58-63.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5-129.
[3] 董欢欢,曹树稳,余燕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及其药对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5):782-786,802.
[4] Zhong WB,Wang CY,Ho KJ,et al.Magnolol induces apoptosis in human leukemia cells via cytochrome c release and caspase activation[J].Anti-cancer activation,2003,14(3):211-217.
[5] 徐立春,孙振华,陈志琳,等.三棱、莪术提取物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的非特异性抗瘤实验研究[J].癌症,2001,20(12):1380-1382.
[6] 卜长武,王东荣,郭文来,等.莪术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2):29.
[7] 吴剑,李华,涂硕,等.白英水提物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509-2511.
[8] 黄国栋,黄强,黄敏,等.砂仁挥发油对胃溃疡黏膜PS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22):27-28.
[9] 张丽琴,陈银山.埋线疗法配合平疡灵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5):677-678.
[10]姜军作.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