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与唱名法

2011-02-26 11:46吕丽娜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音级半音音阶

吕丽娜

(长春大学 音乐学院,长春 130022)

1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理论教育的一门学科,至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11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时期,教会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无论从思想意识,还是从音乐上都占有统治地位。教会音乐盛行,表现在音乐的创作和演唱都是围绕宗教进行的,对音乐训练的观念和方式也是围绕唱圣歌而进行的。视唱练耳一词的意大利文是soleggio,从sol—fa而来,意思是“为歌手而设的歌唱训练”,后译为法语solfege。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成立,将solfege定为基础课程,其内容是发声、读谱和歌唱练习。在此背景下,其他国家也开始出现了类似的音乐基础训练课程,并逐渐演化成为现在的自成系统的一门学科。

视唱练耳课程引入我国是在晚清时期。自引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中后,很快成为学校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课。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打开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学习西洋音乐之门,学校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上完全打破了清政府当初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框,音乐教育已经不属于‘中学’的范畴,而成为‘西学’的领地”。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视唱练耳这一重要的音乐教育基础课,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消化和吸收。国内学术界有人认为,中国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在视唱练耳课中照搬西方音感训练体系对学生进行音感训练,势必造成在西方音乐语言环境中认知音乐要素,积累音乐语汇,使学生对西方音调熟悉,而对民族音调陌生的现象。也有观点认为,要以积极的、科学的态度自行中西文化的差异,继承、吸收和发扬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音乐理论遗产。不能以弘扬民族文化为由,武断地拒绝一切西方音乐的基础理论。

2 唱名法

在西方音乐教育的发展中,视唱练耳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它具有理论性与技术性兼具的学科特点。因此在音乐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一般也将视唱练耳称为基本乐科。11世纪以前,视唱练耳教育和唱名法在西方开始出现,此时,教会音乐正在盛行,圭多·达莱佐是意大利天主教本笃会修道院的道士,他为唱诗班的训练而创造的,成为唱名法发展的源头。唱名法是以三个阶段来发展的。

2.1 唱名法的创立

视唱练耳课程是由圭多·达莱佐为唱诗班的歌唱训练的发展而来的,而唱名法的出现也与圭多·达莱佐是分不开的。他为了使唱诗班歌唱训练得更方便,从“圣约翰赞美诗”中第一段的前六行中衍变出一套唱名,能全部唱出当时所使用的六声音阶。他把每句赞美诗的第一个音提取出来,分别是:ut、re、mi、fa、sol、la,这六个音读音时的声调是依次呈上升趋势的,并且这种上升趋势与音阶中各音级依次上行的特点相对应。这种基于自然调式的唱名法被称为圭多唱名法。后来,又通过移位的办法,将六声音阶的音名推广到整个人声音域,成为首调唱名法的基础,它在本质上就是首调唱名法的雏型。圭多唱名法推动了西方中世纪时期音乐的发展,这种唱名法虽然现在看来比较简单,但是在音节选择上,其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科学性,恰恰符合当时追求比

2.2 唱名法的改革

圭多唱名法几乎毫无改变地沿用了500多年。由于历史的变迁,世界各地民族音乐的发展,各种器乐音乐的兴起和变音、转调等创作技法的应用,使圭多唱名法与当时新音乐语言的唱名需要越来越不适应,于是出现了如下几种唱名法:

2.2.1 固定唱名法

宗教圣咏是神圣的、高雅的音乐形式,其固有的拉丁文唱词限制了广大民众的参与。马丁·路德改革了宗教圣咏,使其通俗化、大众化。选择了在民间普遍流行的曲调,他创造的这种音乐形式被称为“新教圣咏”,由大小调的体系组成,并且初步体现出了主调和声的风格。16世纪的后期,音高体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半音阶在作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时以自然音体系为基础的圭多唱名法已不能适应音乐发展的潮流,欧洲许多音乐家对圭多唱名法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就是16世纪比利时音乐家韦尔兰特(Waelant Hubert 1518~1595)。提出了含七个音节的唱名法,在圭多唱名法的六声音阶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七级的si,并把音阶写成一个八度。另外,他自己还创造了另外一种新的唱名法,这种唱名法的唱名依次是:bo、ce、di、ga、lo、ma、ni,因为前三个唱名是 bo、ce、di,所以把这种唱名法称为“波彻底(Bocedization)”唱名法。其特征是:第三级和第七级都用元音i来表示,已经可以看到类似于“mi-fa、si-do”这种自然半音标记方法的影子。法国音乐家们在公元1600年左右在一个固定的音高上把圭多唱名法的唱名放进去,比如将ut安在固定的c音上,re安在固定的d音上等,并且增加了si作为b音的唱名。半个世纪后,音乐家们又把不太好发音的唱名ut用比较容易发音的do代替,完成了从圭多唱名法向固定唱名法的历史性的转变。

2.2.2 贝比唱名法

贝比唱名法(Bebization)是由德国音乐理论家丹尼尔(Daniel Hitzler 1576~1635)在韦尔兰特模式的基础上发明的,它将降B和降E大调音阶的唱名作了规定(如表1),并要求把B唱成bi,E唱成mi,这个体系也因为B和降B两个音级的唱名而得名。该体系的其它变化半音的唱名分别是:把#C唱作ci,把#D 唱作 di,把 #G 唱作 gi。

表1 贝比唱名表

贝比唱名法的特点是把a、e、i作为元音为唱名音节进行搭配,这三个元音字母是国际音标五个单元音字母中的前三个,它第一次通过唱名的方式表明了音与音之间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的关系,使唱名法从“波彻底唱名法”的单纯自然半音标记进化到变化半音的标记,从而将唱名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也是贝比唱名法的最重要的价值。

2.2.3 达梅尼唱名法

达梅尼唱名法(Daminization)出现在18世纪中叶,由德国音乐家格劳特(Carl Heinich Graun)发明的。他把上行的C大调音阶用固定的音节式唱名:da、mi、ni、po、tu、la、be、da,其中降种音级的唱名均以辅音es作后缀,升种音级的唱名相应以辅音as作后缀(见表2)。

表2 达梅尼唱名表

3 唱名法的完善与发展

圭多唱名法的基础是自然音调式体系,固定唱名法是在圭多唱名法基础上的补充和发展。两种唱名法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一个音常常需要代表几个不同的音高。比如在一个带有升C的视唱曲中,如果要求用固定唱名法唱,唱成do;在一个带有降C的视唱曲中,如果要求用固定唱名法唱,也唱作do。由此可见,唱名do不仅代表C音的音高,还要代表升C、降C,甚至重升C、重降 C四个不同的音高。在固定唱名法中,各个唱名本身,还有各个唱名之间都表现出音高关系的不确定性,人们很难通过唱名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准确音程关系。而且,虽然固定唱名比较适合器乐演奏者读谱,却不适合演唱者的视唱。因其不能从固定的谱中找出各个乐间的调式地位,所以在演唱中是很难以使用的。为此,音乐家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瑞士籍英国女教师格格弗(Sarah A Glover,1785~1867)在19世纪初,第一次创造了首调唱名法(Tonic-sol-fa),经牧师柯尔文(John Curwen,1816~1880)加以修正和演变,在欧洲一些国家很快推广开来。在首调唱名法中,自然大调式音阶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用唱名 do、re、mi、fa、so、la、ti表示,如果遇到调式基本音级升高半音时,基本音级唱名的韵母则改为“i”;遇到调式基本音级降低半音时,将基本音级唱名音阶的韵母改为“e”。因基本唱名“re”与其降半音的唱名相同,将“re”的降半音用唱名“reh”来代替。如今,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已形成了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又自成体系的局面。随着音乐体系发展的越来越复杂化,半音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更好的唱名体系。

4 结语

唱名法做为音乐理论中最基础的理论体系,是随着整体音乐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而发展的。直到今天,音乐在不断的发展,对唱名法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我们也期待着更好的、更具适应性的新唱名法的出现。

[1] 多纳德·霍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 王瑞年.唱名法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4):57-65.

[3] 杨汉丹.唱名法体系的历史沿革和比较评价[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1):60-68.

[4]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 卞祖善.五线谱与固定唱名法及其它[J].人民音乐,2005(1)54-56.

[6] 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 尹正文.视唱练耳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音级半音音阶
浅谈半音键竖琴在竖琴启蒙教学与普及推广中的重要地位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一种序列思维的延展途径——布列兹音级乘法技术的原理及初次应用
调式音级“隐形结构”论
——与音级听觉心理相关的音级内在结构机理分析
科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昆曲曲学小讲堂之北曲的半音
李斯特《但丁奏鸣曲》和声中的半音化运动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