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强
沈阳市急救中心,辽宁沈阳 11000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126例分析
陈铁强
沈阳市急救中心,辽宁沈阳 110006
目的:利用院前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探索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对12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急救,到达医院前,浅昏迷转为昏睡39例,昏睡转为嗜睡32例,头昏、恶心、乏力症状减轻21例,呼吸心跳停止经复苏恢复2例,病情好转率为74.6%。结论:合理的院前急救是最有效的方法,使中毒症状缓解快,极大程度地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致残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极大,可引起脑、心脏等主要脏器低氧而引起一系列损害,危及生命,及早有效救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愈后进行分析如下:
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26例。院前诊断标准[1]:①有明确CO吸入史,查看环境。②急性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体征。③除外其他脑血管疾病。
①“120”接到电话同时如疑为CO中毒,立即电话嘱咐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平卧,松解衣服保持气道通畅。②到达现场后清理口鼻分泌物,立即持续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保暖。③给予静滴甘露醇(30 min内),地塞米松10 mg静滴,ATP 40mg、CoA 200 U、维生素C等静滴。④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肺复苏。⑤转经医院,转运过程打开救护车全部窗口。
嗜睡: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痛觉及其他刺激或语言唤醒,并能做适当的运动和言语反应,觉醒状态维持时间较短,当外界刺激停止即转入嗜睡状态。昏睡:介于嗜睡和昏迷之间的一种状态,觉醒功能严重受损,需用较强烈的刺激才可以唤醒,无自主语言或语言含混,对指令无反应或不正确,当外界刺激停止,立即转入昏睡。浅昏迷:对强烈的痛觉刺激仅能引起患者肢体简单的防御性运动,但对外界强烈的刺激无反应,自发性言语及随意运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或不稳定。深昏迷:所有反射(脑干反射、浅反射、深反射及病理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有自主呼吸,但节律可有不规律,多伴有通气不足。
126 例患者中,男54例,女72例;年龄6~66岁,工作场所吸入CO气体42例,日常生活接触中毒84例;浅昏迷52例,昏睡45例,有头昏、乏力症状21例,到达现场心跳,呼吸停止8例,立即于气管插管、呼吸机加压给氧。
经有效的院前急救,到达医院时,浅昏迷52例中转为昏睡39例,昏睡45例中转为嗜睡32例,仅头昏、恶心、乏力症状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心跳呼吸停止8例,经复苏抢救30min后患者恢复心跳、呼吸2例,另外6例抢救无效死亡,病情好转率为74.6%。
CO又称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当吸入气中CO含量达到或超过39 mg/m3时,就可使人中毒,吸入CO浓度高时,机体器官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轻者头痛、恶心,重者昡晕、肌肉无力,呼吸困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CO中毒的实质为全身组织低氧,机体对低氧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心脏,由于血液携氧和脑组织利用氧的障碍,有毒的氧自由基生成,产生细胞毒性脑水肿和血管性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产生急性中毒脑病的严重后果,HbCO可引起心肌损害,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引起心律失常。
CO中毒的治疗目的就是加速CO从体内排出,解除CO对组织的直接毒性作用,纠正机体组织低氧状态,一旦CO中毒引起心脑等重要器官的组织细胞的不可逆改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尽早有效的救治,对争取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至关重要的。急救者应蹲位或俯卧位进入室内,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将患者迅速移出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使其平卧,气道通畅,解开衣服,保暖,迅速供氧,防止脑病发生,迅速转至上级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院前急救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重中之重、是基础,及时诊断、及时抢救、适当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一环,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了分分秒秒,所以必须普及民众的急救知识,培训出有专业急救水平的高素质院前急救人员,缩短应急反应时间,缩短急救半径,提高救治好转率[3-6]。
[1]张欣平,张宗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84例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253-4254.
[2]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1.
[3]张均报,章天乔.急性一氧化碳院前急救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20(4):280-281.
[4]项学新,张立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4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70-71.
[5]史一焱,赵小斐,赵伟.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及急救[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22.
[6]吕桂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5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67.
R472.2
B
1673-7210(2011)03(b)-141-01
2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