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胜利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之我见
宋胜利
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课程理念,给学生很大的自主学习和动手的机会,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口的能力。在英语学科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放手”,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参与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不能将预先组织的逻辑体系、严密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和必要的学习条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根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情境,为学生搭建活动的舞台,通过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英语语感,奠定初步的英语基础。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语言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英语,形成初步的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点,要善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情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给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强化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师生间情感交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以下几种兴趣教学法是主要推荐的教学法。
1.1 游戏教学法
初中生刚刚告别儿童时代,心理上是一个过渡阶段,对游戏仍然喜爱。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轻松愉快中就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教学,适用于打电话、看病、购物等场景性很强的课文教学。游戏能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枯燥的复习为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1.2 歌曲教学法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调活跃和丰富听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的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歌曲,能使学生减少对语言的陌生感,使之更加感性生动。这种由歌曲所带动起来的接纳与好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树立学习信心,激发浓厚兴趣,使他们更渴望了解音乐语言与文化。可以说唱歌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3 网络资源法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一个浓缩的世界艺术博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开阔艺术视野,利用网络在世界中翱翔,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接受艺术审美教育的欲望,使学生将学习看成自己获得愉快学习的体验。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英语课堂,以其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激活英语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搭桥,拓宽视野,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使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凝,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这样既调动学生积极运用语音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些讨论性的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大量刺激,更好地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2.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
2.2 培养学生在句子中记单词、学语法的氛围
记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也是英语学生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在每周的教研日活动中,几乎每次都有教师把此困惑提出来讨论。对于解决这一困惑,笔者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做到两点。
1)教师不能太急于求成,不能对学生做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急于求成往往容易把一些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变得无形,抽象化起来。这样无意地就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一种心理畏惧感,从而对英语学习很快就失去信心。当然起初那种对英语强烈的好奇心也会随之而逐渐消失。
2)教师要改变常规守旧的教学思维方式,发挥逆向思维的无限优势。若穿新鞋走老路,总是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教师为教单词而教单词,学生为了达到教师的要求不得不为记单词而记单词、背语法而背语法,这样就把词和语法孤立化了,使它们与句子和语境脱离开。如果用逆向思维,教学生在学说句子中去记单词、学语法,教学生融单词和语法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中去活学、活记,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思维,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创新实践能力得以真正提高。
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课堂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整个环节中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自己不断创新,学生的创新教育才能真正地得到实施;教师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和教学反思,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开拓型的高素质人才。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125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丘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