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炎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李炳炎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4)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其中,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二是深刻理解从传统发展观转向“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性,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更加注重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胡锦涛主席提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个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概念是贯彻科学发展的具体表现。随后,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告中,科学发展观被给予了新的表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科学发展观可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新的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而深刻,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发展也依靠人,要注重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以人为本的人,即人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第二,全面发展,就是从单一的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进。其中物质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协调发展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即是说,我们讲的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速度和数量,而要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去实现速度的增长和数量的提高。必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放在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必须在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永续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人民是发展的最终目的。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中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党奋斗的最终目标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
第二,人民是发展的动力。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14,“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4]639。因此,要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同时应“利为民所谋”,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三,人民利益是检验发展的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在“三个有利于”中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开放中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我们党继承了这一思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5],“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4]111。可以看出,人民利益是检验发展的最高标准。
第四,人民参与决策是发展的重要保证。正确的决策是发展顺利进行的前提。为了避免决策失误以及由此带来的发展进程的延缓和资源浪费,决策就必须民主化和科学化。“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3]34
第五,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是文明的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关系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同样,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也关系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对抗。我们只有通过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将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性关系转向和谐性关系,进而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党在总结过去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认识到其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目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原有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随着改革的深化,诸多的社会问题反而显现了出来。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基于对过去发展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形成了用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
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需要提出来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
1.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义
其一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国内外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因此,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的实践,必须立足于发展规律。以发展规律来指导新的实践,必须遵循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二表现在发展方向上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对发展的目的、路径和手段提供了相应的论述。这就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其三表现为发展途径的指导。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知,遵循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统筹兼顾,同时注重发展的协调性,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其一表现为以三个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其二表现在通过结构调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构调整具体分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内外结构的调整。根据十七大报告,城乡结构调整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结构调整“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内外结构调整要求调整内需与外需结构,逐步使我国内需与外需形成良性互动。同时统筹协调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统筹协调“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统筹协调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
其三表现在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的注重效率的发展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从传统经济增长观转向“包容性增长”
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他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考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定义,不难看出,“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包容性增长”是致力于解决我国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统发展观将发展等同于 GDP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工业化及现代化,等等。在今天看来,这种发展理念已相当狭隘,物质财富的增长固然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的发展以及满足人的需要也是必须的。但物质财富的增加却未必带来人的福利的提高。过去,我国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选择了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的发展方式,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给我国的经济起飞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显现了出来。贫富差距的拉大、就业机会的不均等、社会保障体制的缺失,等等,诸如此类社会问题的产生,与我国过去的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具备相互依赖性,经济的成功不可能不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成就相联系[8]20。可以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者是互动的,社会问题的存在必将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我国的发展过多局限于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发展的最终目的,即满足人的需要反而被忽视了。人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社会问题也便显现了出来。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其出发点和归宿必定立足于人的需要。但和传统的发展观相比,“包容性增长”已不仅仅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放在首要位置,而是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人公平正义地参与到经济的发展中去以及享有发展的成果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人的需要的真正内容。
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使财富的增长逐渐从经济增长的首要位置退了下来。人们生活逐渐普遍富裕的同时,财富分配的相对差别却越拉越大,而财富的不均等也造成权力分配的不均等以及人的地位与机会的不均等。例如,人生来家庭背景、天赋才能等自身无法掌控的因素造成社会成员的机会不平等,而这种不公平无法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而改变,机会的不平等又引致结果的不平等。这样便形成了地位不等的群体,引发社会不满及社会成员之间的对立,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社会动荡,社会排斥便产生了。因此,从机会平等的视角出发,“包容性增长”应通过经济增长创造机会,使社会所有成员都可以平等地利用这些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收入和能力。包容性增长强调以公平正义为基点的公民权利,使每一个人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参与到经济增长中去,同时,充分享有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
阿玛蒂亚·森以一个新时期的视角对发展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即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包括消除贫困,解除各种人身束缚,消除各种歧视压迫,改善政治环境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8]1-3。森提出了人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即人的自由;而如果缺乏机会上的均等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按意愿来生活的能力无法构成可行能力,那么人的自由发展也无法实现。森的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是新时期对发展认识深化的结果。他们与以往发展观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片面地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后者更注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经济政治权利,使人们公平合理地参与并分享经济增长。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动起来,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作为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其更加注重对当前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包容性增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的同时,向公众倡导一种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三点:
(1)“包容性增长”应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注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不同,其不再单纯地只重视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是强调人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包容性增长”看到了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因此,推动“包容性增长”就要注重以人为本,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去,并享有经济发展的结果。
(2)“包容性增长”应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为立足点。消除因制度缺失造成的人的地位与机会的不平等,消除社会排斥,使人们公平地参与到经济、政治生活中去,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3)“包容性增长”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从单一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建设,促进其相互协调。人民积极参与发展决策、人民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包容性增长”要作为一种价值观,向全社会倡导一种崭新的发展理念,赋予人民真正的权利,让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为治国方略。建国以来的几次波折,使我国始终没有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生产力没有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从体现。面对生产力的落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其本质要求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肯定三十多年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该认识到的是,这些成就主要是在以“物质经济增长为本”、片面的“物的依赖”社会关系中实现的。过于注重“物的因素”,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指标,把人看做是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虽然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诸多社会问题也显现了出来。
一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刺激了竞争、激发了活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区域及居民间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趋势得不到抑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二是基于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加剧了对土地、淡水、矿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从而严重削弱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片面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民生的改善,较少关注人的自由、道德、健康、安全等非物质层面的发展及社会公平、正义与秩序的构建,从而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严重影响社会进步与人自身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并非完全忽视掉“人的因素”的作用,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避免地强调物质经济增长及物质财富的增加。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着片面强调增长速度、“GDP崇拜”,忽视发展质量、忽视人民群众利益、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问题。过于注重物的因素,使人——这个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因素被忽视了。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9]马克思明确指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不可分离性。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忽视发展中的人的因素,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性阶段、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从目前的现实条件来看,我国尚未达到“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但是马克思认为,“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所以现阶段我们更应创造各种条件来摆脱人对物的过分依赖关系,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诸多社会问题的显现,需要更加注重人的发展。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科学发展观时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告中强调,“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公告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看出,科学发展的重心,已转向更加注重人的发展。
科学发展,需要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需要把人的发展放到发展的首要位置,摒弃把人作为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的传统发展理念。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被彻底摒弃,只是我们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以人的需要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因此,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必须首先肯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地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发展理念取向从“物本”到“人本”的重大转变。它是对传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扬弃,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及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升华,是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解决过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所导致的发展不协调、不公平、不可持续等诸多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作为我们党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其内涵已不仅仅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发展是为了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在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的今天,人的需要发生了变化,如何才能真正满足新时期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增长”给出了答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从“发展才是硬道理”上升到了“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的发展相协调,人的发展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高度的重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本性,必然驱使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步取代物本的发展观。因此,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本经济发展观将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人的主体地位,一切发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人各方面的需要。同时让人民充分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去,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前提条件。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需更加注重人的因素,这样,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保障。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04-04-04)[2010-10-22].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40404/100323.shtml.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23.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119.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2010-09-17(1).
[8]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马克思.资本论: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4.
Leading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wit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LI Bingyan
(The Party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04,China)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s people-oriented,comprehensive,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re concept is persisting the people-oriented.Marxist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is the important theory bas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should be led with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To practic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three aspects can be done:first,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second,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concept to“inclusive growth”,and the third,change from the central task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people-oriented;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F120.2
A
1671-9476(2011)01-0001-06
2010-11-26
李炳炎(1945-),男,江苏无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