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志军
不依赖政府的合作
臧志军
300多年前,托马斯·霍布斯悲观地指出在政府存在之前,自然王国充满着由自私个体的残酷竞争引起的矛盾,所以没有集权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可这个论断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符,因为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在没有政府或法律管辖下的合作。所以,各个学科的理论家一直绞尽脑汁试图在理论上推翻霍布斯的观点。
曼瑟尔·奥尔森在1965年用一本《集体行动的逻辑》来试图说明霍布斯在大群体的集体行动上是正确的,而在小群体中,无需借助任何类型的公共权力,社会合作和社会秩序也会自然发生和形成。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在七十年代设计的“重复囚徒困境”的计算机游戏中发现当博弈持续进行时社会合作会产生在一个没有公共权力的环境中。
说到合作,职业教育领域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校企合作,而这一直被认为是职业教育中的难点问题,长久未得到良好的解决。无数的论文把校企合作的困境归结为两大原因:政府的缺位与文化的顽固,要求政府加强主导或引导作用的呼吁不绝于耳。
我远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我也相信在中国的现实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学术研究界众口一词的呼吁政府介入似乎不是一件好事:学术研究的职能之一就是为这个社会保留一些冷静的头脑,但在强大的呼吁声中,呼吁者和被呼吁者可能都会冲动起来,忘记了事情的另一种可能性。在校企合作问题上,政府应该参与进来还是让市场自主生成一套不依赖于政府的合作方式应该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科斯曾讲过一个农场主与放牛人的故事。放牛人的牛对农场主的作物造成了损害,根据法律,放牛人要对农场主做出赔偿。但如果没有法律来保护农场主,情况会怎样?我们一般会设想双方起争执,最终有一方被迫离开。但科斯说,如果假定交易成本为零,最终结果是农场主会付钱给放牛人,让他采取措施(比如建围栏)来看管牛群。科斯想说的是在没有外在力量干预的情况下,交易双方会找到一种平衡机制。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一般被认为处于不利地位,只能通过向企业不断示好、对企业作出各种承诺与让步来换取合作,就像科斯故事里的农场主。但科斯假设过交易成本为零,也就是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底牌,农场主怎么还可能做吃亏的买卖呢?显然,农场主是有收益的,这是因为牛的破坏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价格反而提高了。所以,在科斯的故事里,没有所谓的赢家或输家,双方只是平等的“经济人”,谁也不用对对方的损失心怀愧疚。那么,在成功的校企合作中,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学校为了获得某种收益而向企业购买合作呢?换句话说,有一种可能性是,在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下,校企双方都不是输家,但在政府介入并做出有利于学校的表示或指令后,学校就成了双重赢家,既能保持原有的收益,又能获得因政府介入而产生的超额收益。这对参与合作的另一方似乎不太公平。科斯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观点:“人们一般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但我们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也将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把这个观点放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中,大概可以理解为:迫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会不会是在保护了学校的同时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科斯因这个故事而名声大噪,这个故事也被后人抽象为“科斯定理”,但也是这个故事,饱受各方批评。所以,科斯的农场主与放牛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打交道我们还不敢武断地下结论,同样,在校企合作的故事里,谁是获益者我们也不敢轻易地下结论。但作为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应该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如果科斯的故事是正确的,或者如果我们对科斯的引用与类比是正确的,那么还是把校企合作的主动权交给市场吧!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退到幕后,从参与者转型为对校企合作参与方而言不可见的制度环境。
写到此,想起八九十年代期间的国有企业困境,那时步履维艰的国有企业的厂长、工人一再希望政府伸出援手,但政府好像没有心软,只是告诉他们“找市场,不要找市长”。多少年过去了,很多企业死掉了,但中国的经济好像反而进步了。看来,有时市长超脱一点并不是件坏事。以“市场和市长”的故事与职教界同仁们共勉。
以上的研究无非想说明,在这个星球上还有许多人不相信离开政府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混乱。许多西方人一直对政府保持高度的戒备之心,就像到死都没搞清自己是哪国人的那个托马斯·潘恩在那篇著名的《常识》里所说:“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所产生的”。如果说对政府的态度有两极,这些西方人站在一个极端,那么,许多中国人正好站在另一个极端,他们似乎患上了政府依赖症——至少许多职业教育研究者是这样,君不见,那些论文里的对策部分经常用一句“政府应该加强重视”来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