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宝囡
(江苏省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443)
“利益分析法”视角下中职校企深度合作路径探讨
方宝囡
(江苏省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443)
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中小型企业技能型人才的专职机构,目前正面临生存危机。因为职校毕业生不能掌握相应职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加上人口高峰已过,招生竞争激烈,职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尤为迫切。只有中职校企深度合作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由于各方利益不同,校企合作途径值得探讨。
职校;职业技能;校企深度合作;利益
从江苏省工商联主任周洁提供的关于江苏的调研报告来看,江苏全省中小企业已超过12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提供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在江苏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由此可见,职校生毕业去向主要为中小企业,那里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而现实情况是,大批职校毕业生不能对口就业,企业也抱怨人才难招。其主要原因在于,职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不能令企业满意,解决途径在于加强校企合作。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每年举行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关注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职业学校也寻求政府帮助,联系合作企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职校生的职业技能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主要是“工学结合”得不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因此,从“利益分析法”角度浅谈如何加强和落实校企合作的问题。
利益分析法是从利益的角度,通过社会历史现象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利益分析法尤其适用于利益矛盾问题的解决,解决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构建有效协调各方利益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析方法论的基本元素有:利益主体分析、利益目标分析、利益观念分析、利益分配机制分析。下面对职校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目标、利益观念进行分析,探讨校企合作中需要构建协调各方利益的利益分配机制,借以寻找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教育。在就业市场中,“产品”是职校毕业生,他们是未来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供方是职业学校,承担培养中职学生的重大使命;需方是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竞争对手是其他职业院校。所以,职校的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有:学校高管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分支机构、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及其他职业院校。利益主体各方有利益交点,即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因为这对职校、中小企业、政府及家长都有好处。
1.职校高管与教师。职校高管为了学校的发展,主动寻求校企合作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对口就业率,保证在生源大战中获胜。然而,由于职校一般不能给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加之学生素质不高,企业对与职校合作不感兴趣。校方寻求企业合作难度很大,有可能会消极放弃。职业高管认为职校是事业单位,学校的发展与个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教师是具体承担职业技能形成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最重要的主体。一方面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操作技能而期盼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认为校企合作可能会增加自己的工作强度与难度,导致部分教师对校企合作不太热心。
2.学生及家。他们对任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做法都会尽力支持。然而他们处于被动地位,但其可以通过入学前选择学校,来尽力使自己受益。
3.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分支机。他们也关注职校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想从职校招收到有一技之长、肯学肯干的优秀毕业生。但企业不太愿意为校企合作办学投入太多。他们认为职校没有产业科研成果供他们利用、学生因职业技能等素质低,当今就业处于买方市场,可以从人才市场中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4.政府及相关部。近几年来,全国、省、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每年都举行一次职业技能大赛,目的是以此为风向标,促使各职校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另外,政府还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学校联系合作企业,借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政府若全力帮学校联系能够深度合作的企业,则需要有财政与税收等政策制度方面的支持,将大额地牺牲收入或增加开支。
5.其他职业院校。他们会积极关注其他职校的校企合作,主要意图是学习借鉴校企合作的新思路,促进自身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手段,提高本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本院校竞争力。
目前,大多数职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普遍停留在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参观或短期实习等肤浅层面上,而能到企业参观或短期实习,对于职校来说已经不易,因为企业怕学生实习会影响正常生产活动。总体而言,在当前的校企合作实践中,企业界对校企合作态度比较冷淡。校企深度合作困难重重,在生源高峰已过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职校的生存充满危机。
收益与风险权衡,投入与产出比较,是每个组织在做出某种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根据职校各相关主体利益目标及利益观念分析,可以看出校企合作不能深入的主要原因是,各自都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与风险,对对方了解很少;各方都没有把校企合作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去深入研究各种资源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问题。所以,需充分考虑投资各方的利益与风险,建立以下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校企深度长期合作。
1.建立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分摊风险。首先需要由政府指导确定校企双方投资比例,建立“校企联合职教组织”。由资产评估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认定双方投入资产的价值,双方按投资比例分享收益分摊风险。真正实现校企一家,利于双方深度合作。
2.建立明确的分工、合作。企业是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也最了解市场,所以由企业负责学生(学员)的“供”与“销”的相关事宜,学校负责按需“加工”,按要求培养人才。同时,明确双方的合作事宜,做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师资共组、文化共融。”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是可以“治病救人”的,是任何组织抗风险增效益的重要手段。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职校也没有建立内控制度。校企一体后,单位规模扩大,职教经营项目更加复杂,将与方方面面发生更为复杂的关系及业务事项。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编制内控手册,便学便用便查。这样,双方可以按内控规定设计经营职业教育的相关业务流程,确定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合理安排双方经办(授权)人员,达到细化分工强化合作规范经营的目的。同时能够提高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保证职业教育业务的合法合规性,提高校企双方资产安全增值性,实现校企双赢。
4.建立合理实用的职业教育评价。职业教育的主要业务是对人进行“加工”,所以,不能像对待一般产品那样用单一的指标体系去评价。而需要建立以学生获取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体系,参与评价的主体应有独立的政府职业教育评价机构、行业人才评估机构及用人单位等。这样,“联合职教组织”的教学质量就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促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目的。
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苏南经济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的经济,那么,完全可以利用政府的这种优势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根据上述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分析,结合考虑职校生源、师资、规模等因素以及职业教育兼有市场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又兼顾到本地经济企业多行业多所需人才跨度大等的特点,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1.政府筑巢。利用政府超强干预力,规划国有土地投建大型“职教园”。中职、高职、企业免费入驻园中,走规模型、科技型经济发展之路。园内设立政府职教专管机构,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权,促进校企合作。政府职教专管机构可以有计划的安排普通中学初中学生入园参观,重点是让学生详细了解本地大致的职业岗位,各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使更多初中生对职校产生兴趣,从而提前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树立重技术重技能的观念要从初中抓起。
2.职教园内有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兴建的“两个中心”,即校企联合职教中心和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培训中心。其中培训中心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提供不同职业岗位应持有的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的详细介绍,不同技能及等级证书考试内容介绍;(2)每年发布一次本地区不同等级工种平均月薪及最低月薪情况;(3)对社会成人及中高职学生进行各种技能证书培训、考试。
由于本地企业多,所需各类人才跨度大数量多,客观上还需要中高职一体化,走规模经营的道路。所以,需由政府指导中高职学校合并,代表校方与企业共同投资这两个中心。以利于职校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决定什么时候考职业技能证书或者继续读高职。这样可以实现人才的充分挖掘与培养,满足本地区对各层次人才的需要。
3.政府可以规定在中职阶段实行奖学金制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奖学金等级的设置与专业技能证书等级相对应。对于在校期间有打架斗殴品德等第差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规定对录用中职毕业生人数达到职工人数一定比例的可享受税收优惠。
1.职校要重视专业课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在政府相关部门帮助下联系好实践单位。在校上课的课时要相对集中,让专业课教师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参加专业实践。聘请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为教师的“师傅”,同时也是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值班教师的管理下,实习场地在实习时间之外也应尽量向学生充分开放,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技能。
2.目前,我国没有中高职贯通的课程标准体系,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策划。所以,当地政府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包括企业及行业知名人士,共同制定中高职贯通的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标准体系,规定中职需设置的课程及课程标准、教材要求,职校应积极主动的按要求进行课程教材的调整,为中高职一体化做好充分准备。
3.职校应想方设法与企业达成各种协议,充分利用园内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教师、学生的职业技能。努力打造一两个品牌专业,保证该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多数能考到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
在土地资源昂贵、企业经营风险巨大的今天,企业应主动与政府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将重要的分支机构或实质管理机构入驻园区,并对园区建设投入资本,成为园区的“主人”。企业将“职教”列为经营的项目之一,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企业在遇到困难时也便于得到政府的帮助。
校企一家后,需要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编制内控手册,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另外,国家需要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评估机构,负责组织行业、企业知名重要人士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促使办学质量逐步提升。
此外,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营造重技术重技能的社会氛围,使家长改变重学历轻能力的人才观,重视培养子女。使其认识家庭教育有哪些不足、子女有哪些缺点不足,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使之成才。校企合作中,不能忽视学生家长的支持。
财富是“人”“创造”出来的,社会需要量最大的人才是技能型人才。所以,政府首先需要花代价营造重技术重技能的社会氛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地位。否则,勤劳善良的国民也会惰性孳生投机产生,品质丧失导致经济衰退。根据本地经济情况,政府需要通过创建职教园区,采取中高职一体化,校企资本合一共同经营等措施,促使校企深度长期合作,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促进本地经济高质快速发展。
方宝囡,女,讲师,注册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会与内控。
G710
A
1674-7747(2011)22-0046-03
[责任编辑 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