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峰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北京市 100070)
我国仓储业2010年回顾与2011年展望
姜超峰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北京市 100070)
在全国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2010年仓储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势头良好,仓储业与宏观经济增长关联度增强,仓储基地与物流园区建设速度加快,铁路物流中心建设速度快,物流地产持续发展,冷库建设快速增长。但物流中心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金融物流业务增速放缓,物资储运行业变化巨大,仓储业能力相对不足,很难满足高速增长的物流需求,仓储业资料缺乏,仓储业税负过重情况尚未改变。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机遇,我国仓储业将进入合理分布、功能扩展、服务规范、平稳发展的新时期,仓储企业运营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期货交割库、电子商务交收库及网购物流中心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仓储业;回顾;展望
2010年,我国仓储业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的回升势头,在全国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仓储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取得较快增长。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国60个大型仓储企业的调查,有54家企业赢利,有6家企业亏损,亏损率10%,亏损额减少。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5亿元,比上年的192亿元增长了22.1%;实现利润总额4.69亿元,比上年的3.83亿元增长了22.5%,收入利润率为2%,比上年略有增加;完成货物吞吐量8430万吨,比上年的8582万吨降低了1.8%;期末社会库存438万吨,比上年的483万吨减少了45万吨;货物周转次数9.6次,比上年增加了0.35次。2010年仓储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宏观经济走势影响仓储业务量。随着制造业、流通业、农业经济的增长,货物流通量增长,仓储业货物吞吐量也不断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样本企业2009年的业务收入下降了11%。而2010年GDP的增长,又使其业务收入增长了22.1%,平均每个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9亿元。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影响仓储业务结构。2010年,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管理力度,钢材、有色金属库存分别比2009年初下降了17%和10%。随着煤炭资源的西移和煤炭企业的调整,煤炭仓储物流节点正在发生较大变化。在功能方面,煤炭仓储的洗、选、配功能增强,其布局向港口、火车货运站集中。三是随着《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金融系统普遍加强了与仓储企业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增加固定资产贷款和开展质押融资监管业务等方面。在样本企业中,65%的企业开展了金融物流业务。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物流基地建设,其中主要是仓储基地建设。一是以港口码头为依托的仓储设施增长速度快。环渤海地区已经建成、在建和规划中的码头有1500多座,其后方均规划了相当数量的仓库区和货场区。二是以原有仓库群为基础,重新规划物流园区,提升改造原有仓储设施。三是部分城市调整了物流园区规划,将规模小、分布散的物流园区重新规划为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如厦门市将象屿、保税、空港、东渡等物流园区合并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达9平方公里。福建省有关部门确定了全省的重点物流园区,并给予规划、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四是在新规划的园区中,商贸型、综合型物流园区数量增加。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将物流园区改为现货市场。五是部分企业走出国门,在国外投资建设综合物流设施。如天津泰达公司在埃及投资建设集展示、仓储、报关报验、租船订舱、融资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贸园;诚通集团在莫斯科建设集保税、销售、展示、仓储为一体的商贸城,投资达3.5亿美元。六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加大物流中心建设力度。荷兰天地快递公司(TNT Express)宣布将对天地华宇投资15亿元,用于建设物流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湾桃园县、台中市规划了大型的综合物流园,已经在招商。
铁路部门规划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更名为铁路物流中心),凭借自身占地面积大、联运能力强的巨大优势,成为新的物流枢纽,一大批仓储和物流企业,包括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聚集在其周边,形成新的物流基地。此外,铁路货运场站的布局调整也在进行之中。
2010年10月18日,新加坡国家投资公司(GIC)旗下的普洛斯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发行11.7亿股,募集资金39亿新元(约折合人民币199亿元),中国社会保障基金、阿里巴巴网络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都认购了股份。中资10家公司占总股份的13.8%。普洛斯公司此次募资,将主要用于投资中国的物流地产业。至此,该公司稳居中国物流地产第一的位置。普洛斯公司自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短短七年就发展成为最大的物流地产商,说明物流地产在中国仍有较大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看出金融资产的巨大力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布前后,全国兴起了冷库建设的热潮,各省市都规划和动工建设了一批冷库项目,主要涉及肉类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储运、医药、茶叶、食品等行业。在新批准的物流重点项目中,66%是冷库项目。这项规划确立了未来五年新增冷库容量1000万吨的目标,届时我国冷藏库容将达2500万吨。
据估计,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万亿元。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移动电子商户数量急剧增加,给仓储和配送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仓储公司能够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多客户、快进快出的需要,其仓储设施、货架、装卸、拣选设备要与其相适应。二是仓储企业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系统和作业流程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变化,能实现IT对接、订单跟踪、在线管理、查询、退货等功能,能具备快速拣选、盘点、越库操作等能力。三是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交易的特点,要求仓储企业网络化,能实现同一个商务网站下的统一操作和多个商务网站之间的同时操作。总之,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将给仓储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010年中国物资储运协会成员企业该项业务增幅为29.6%,比上年增加9.6个百分点,但与以前年度100%以上的增幅相比,这个增幅大大降低。其主要原因是质押监管风险加大,一些不法之徒盯上了这项业务,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强制提货,收买贿赂有关人员,侵害银行和监管人利益。此外,该项业务收入比例逐年下降,竞争日益激烈,也是其增速放缓的原因。
物资储运行业原属物资部、内贸部等单位。经过近五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改变了传统仓储的形象,向现代物流发展,综合物流业务取得进展,2005~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1%,利润总额增长380%,货物吞吐量增长35%。收入结构中,创新业务的比例占到58%。二是信息化、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主要业务实现计算机管理,约40%的企业主营业务信息化覆盖面为100%,94%的企业配置了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还有部分企业使用了物联网技术。三是部分企业退出仓储行业,转变为商贸或商业地产企业,这主要是由于城市扩张,迫使仓储企业转型所致。
从2009年我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仓储业基本情况来看,全国仓储企业共17415家,比2004年增长了71.9%;仓储业从业人员51.1万人,比2004年增长了28%;资产总计5694.5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21%;营业收入3021亿元,增长了237%;营业利润240.3亿元,增长了918%。仓储企业平均每单位就业人数为29人,比2004年减少了10人;平均每单位资产3269.6万元,比2004年增长了29%;平均营业收入为1734.7万元,比2004年增长了97%;平均每单位营业利润138万元,比2004年增长了495%。
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仓储企业普查数据,仓储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有2883家,其次是上海市1612家,广东省1163家,江苏省1200家,河南省1025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珠江三角洲地区仓储企业占全国仓储企业总数的40%,这个比例比2004年降低了10个百分点,说明中西部地区仓储企业比例在增加。
但这个普查数据有一些异常情况,一是仓储企业利润增长过快,四年间增长了9倍多,而仓储企业资产增长仅为121%,人员增长仅为28%,其利润来源是什么尚不清楚。二是仓储业每万元资产营业收入5305元,而河南省仓储业每万元资产营业收入为24105元,山东省为46853元,河北省为38629.4万元,这与其资产数量不匹配。三是仓储业资产利润率平均为4.2%,而山东省这一指标为66.8%,极不正常。四是吉林省仓储业资产和营业收入都比2004年减少了,而利润却由亏损2.8亿元转变为赢利5.26亿元,情况较为异常。
主要表现在对高档消费品、工业制成品、大型连锁企业服务能力不足。一是仓储业投资能力有限,面对急剧增长的仓储需求,新型库房数量短缺,配送车辆、集装技术、拣选技术、信息技术等急待提升和改造;二是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不能与制造业、连锁商业实现对接,仓储业与上述行业融合速度太慢;三是企业综合素质不能很快与国际接轨,现代仓储理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缺少仓储行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导致目前仓储业数据失真、零散、不完整。例如,占地面积、库房面积、作业设备水平等均无精确的统计数据。二是缺乏对仓储业发展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使这样一个与银行业同等重要的行业长期游离。
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使仓储企业取得土地的难度加大,土地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同时,铁路专用线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国内外形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阶段,但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仓储业也会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机遇。
仓储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任何服务都需要仓储。仅就制造业来说,其增加值每年有40多万亿元,原材料的采购、产成品的销售,都离不开仓储环节。特别是在生产企业推行零库存的时代,原材料、零部件库存被大量转移到供应商那里,而大量的中小供应商无法独自建立存储系统,必须集合在一起建立存储体系。例如,宝供福田物流公司在福田汽车供应商集中地区——丹阳,建设了一个集货中心,统一存储供应商的产品,统一安排福田汽车零配件的运输业务。在生活性服务中,日常生活用品的仓储配送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的配送中心类似于城市运转的蓄水池,水龙头一打开,生活必需品就会像自来水一样流到超市、连锁店、专营店和各类市场。
合理分布是指仓储设施的布局要科学,要符合物流的规律。城市物流的规划分三大要素:一是交通组织,二是仓储布局,三是组织管理。其中,仓储设施的选址、规模、定位、功能的确定是重中之重。功能扩展是指仓储的概念、仓储的服务项目、仓储的服务对象要扩展。仓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保管场所,而是增值服务的载体;仓储的服务项目要向加工、组装、包装、分拣、配送、代收货款、信息服务、金融物流扩展。服务规范是指仓储企业要有统一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与服务质量要求,要有诚信,要成为各方信赖的“中介”。平稳发展是指仓储业的发展不能急涨急落,那种盲目占地、盲目建库、盲目膨胀的现象将会减少。这是因为,国家的土地政策将更加严格,会出台限制物流用地的有关政策。
一是土地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提高。一些地区仓储用地挂牌价大约上涨了30%~50%,土地使用税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以某大型仓储企业为例,该公司2009年仓储、装卸、租赁收入为104723万元,扣除直接费用之后的主营业务利润15708万元,缴纳营业税4487万元,土地使用税4486万元,房产税1741万元,三项合计10714万元。二是库房建造成本增长。随着钢材、水泥、铝型材、防火设备价格的上涨,库房建造成本比2009年大约增长了15%。三是人工费用增长,最低工资限制、三险一金的交付以及农工荒的出现,使仓储企业人工成本迅速增长。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的调查,企业人工成本平均较上年增长20%。以上成本的增加,会压缩仓储企业的利润空间,迫使企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水平,减少人工的使用数量。2004年,全国仓储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为39人,2008年平均人数为29人,下降了25.6%。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的重点企业座谈会上,汽车物流公司提出需要整车中转仓库,特别是与铁路运输相连的仓库。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增加仓储面积和网点,快递企业暴仓,现有仓库容积不能满足其40%以上的业务增长速度;期货交易品种和数量都在增加,交割量与现货交易量的增长需要更多的标准仓库。
责任编辑:陈静
Abstract:In the light of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all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have been growing well within the year 2010;the degre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and macro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enhanced;the construction of warehousing bases,logistics parks and railway logistic centers have been accelerated;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 real estate;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ld storage warehousing has been accelerated.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with this industry.The logistic centers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the growth of financial logistic business is slowing;changes in material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re very huge;capacities of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is comparatively weak that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growing logistic demand;the lack of warehousing material and the heavy tax on this industry has not been changed.The year 2011 is the beginning year of the Twelf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which present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and living service industry.China's warehousing industry will enter into a new era of rational arrangement,functional expansion,service standardization and stable development;the cost of operation of warehousing enterprise will be further increased;and the demand for future delivery warehouses,E-commerce delivery warehouses and On-line purchasing logistic centers will continually increased.
Key words:warehousing industry;review;perspective
The Review of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in 2010 and the Perspective of that in 2011
JIANG Chao-feng
(China Materials Storage&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Beijing100070,China)
F253.4
A
1007-8266(2011)03-0012-04
姜超峰(1950-),男,河南省汝南县人,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监事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仓储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