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史教育与党的作风建设

2011-02-19 10:30方卫红
治理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作风党史建设

□ 方卫红

党史教育和作风建设都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握好这一点,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史为鉴:中共党史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价值

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中共党史不但能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从人民群众中得到支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翻开最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其中不但有经验成绩的总结和凝练,也有失误挫折的剖析与反思。尤其是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等章节中,以一个客观的视角和唯物的观点回顾了我党走过的道路历程,揭示了执政规律,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升党员干部化解矛盾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党史学习,才能借助于历史这面镜子,有更多的自觉和自省,有更坚定的信念,有更高的政治素养。

回顾我党走过的九十周年的曲折历程,以史为鉴、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越来越为学界和决策者所重视。最近,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指出说:“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党史、忆党史、用党史的表率,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讲党性、铸党性、强党性的表率,在学习党史知识、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修养党性、锤炼党性、增强党性,真正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①赵洪祝:《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的奋斗历程和历史启示》,2011年5月23日在省委党校作的中共党史专题报告。

二、党的作风建设在党史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党近9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党的作风建设使我党形成了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了与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并列的作风优势。因此,它必然也是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作风建设史是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看成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各位领袖人物的精辟论述,而这些精辟的论述本身就是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193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党的作风:“干部和领袖……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确立为党的三大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根据我党地位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和党的作风建设所面临的巨大考验,提出了“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表的《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周恩来发表的《加强党的团结,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刘少奇发表的《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等,都对执政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2001年,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五种作风”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以及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等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党史教育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石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的教育和学习。1941年,毛泽东在起草纪念党成立二十周年的党内指示中说:“在党内要使全党都明了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要加强策略教育与学习党在二十年革命斗争中的丰富经验。”③倪德刚:《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只图私利的小宗派》,学习时报,2011年4月25日。1942年,他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动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

党史教育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石。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我们党进行的一次轰轰烈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它不仅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党史教育在作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抓好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作风。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毛泽东同志突出强调了“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作了崭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即找出周围事变的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⑤《毛泽东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正式写入党章。

然而在毛泽东晚年发起的文化大革命中,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遭到了严重破坏。毛泽东逝世后,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后果,邓小平果断决策,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行。”他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支持和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原则,重新界定并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大力倡导,使之成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党的优良作风的主要内容之一。

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作了新的概括。他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论述,把与时俱进纳入到了党的思想路线之中,使之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融为一体,深化了党思想路线的内涵。

胡锦涛把解放思想看作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十七大召开前夕,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这一认识反映了党思想路线的发展规律,是对解放思想的新定位。

2、“理论联系实际”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党在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针对党内存在的严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毛泽东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毛泽东还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他提出了“三大作风”,将“理论联系实际”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子。

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开端和重要基础。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这一作风当中,先后创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理论创新成为了党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题中应有之义。

3、“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因素

党群关系问题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求党在一切工作中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紧密的联系。这一作风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是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党的优良作风中的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有所不同,但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早在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就着重阐明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第285页。的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建国以后,毛泽东多次强调,“共产党人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二分之一的心二分之一的意为人民服务”。④韩振峰、纪淑云:《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邓小平也讲,“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⑤。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为我党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2001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中指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才在几十年风雨历程中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党作风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党群关系状况的确是衡量党的作风建设成效的晴雨表。

4、“清正廉洁”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

清正廉洁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从第一代到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都旗帜鲜明地提倡廉洁,反对腐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打击就非常严厉,先后发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通告》和《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法规。1941年4月毛泽东同志指出,“部分共产党员被资产级所腐化,在党员中发生资本主义思想,是可能的,我们必须和这种党内的腐化思想作斗争,但是不要把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错误地移到社会经济方面,去反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我们必须明确地分清这种界限。”这一教育,使党员干部在复杂环境中明辨了是非,在思想上保持住纯洁性,保证了党和革命队伍的清正廉洁。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亲自领导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斗争,特别是通过果断处置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再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反腐败作为党和国家的大事来抓,多次强调,反腐败斗争“我们一定要说,这是一个长期经常的斗争。我看……每一天都会斗争。”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从“三个代表”的高度,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反腐倡廉。他曾多次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他指出,“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的现象”。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苏联东欧剧变之后,他强调反腐倡廉应该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区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绝不重蹈覆辙。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反腐倡廉建设上升到党的建设的新高度,使之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一环。他指出:“要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持之以衡地抓紧抓好,一刻也不能放松。”同时,中央还提出了依靠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理念。2005年1月,中央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在如何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提出了许多新措施新办法,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把握“清正廉洁”的前进步伐,有助于我们将党的作风建设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抵制歪风,弘扬正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三、加强党史教育,推动作风建设

(一)加强对我党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的总结

加强对我党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的总结,能够使我们从教训中增强警惕性,从成绩中增强信心和勇气。

一是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经验昭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正如当年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比较;邓小平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建立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正反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重要原因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正反经验的对比研究,可以使我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更客观、更科学、更具说服力。

二是要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带领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①《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专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5-03/3011224.shtm,2011.5.3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研究党史,就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生产力的标准,坚持三大作风。我们过去在党史的研究中,也出现过一些思维定势,或者说受传统思维的束缚,比如说“左”的指导思想,这实际上就是为成见所蔽,违背了客观规律,也脱离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三是要按唯物史观的要求进行。总结经验教训要放到党史的历史环境之下来分析和判断,而不是离开历史条件的变化,用今天的政策去衡量和评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基本要求。比如对于统购统销政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是这样剖析的:“历史地看,实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是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必须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项政策不仅稳定了市场,在不高的水准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吃、穿问题,而且基本满足了初期工业建设对大宗粮食的需要。”“实施这一政策20多年的实践说明,它对供给和支持经济建设,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安定,维持物价和社会秩序稳定,每逢灾年调集粮食赈灾度荒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也应看到,统购统销制度在客观上割断了农民历来同市场的联系,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避免的。”这样的分析也是我党实事求是作风的体现。

(二)将我党优良传统与作风作为重要教育内容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性原则在全体党员身上的外在体现。因此,它必定是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要加强三大作风的学习。学习三大作风,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内生活健康发展。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使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升面对矛盾和问题时的意志、信心和勇气。二是要加强共产党人精神的学习。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先后孕育了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建国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又形成了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共产党人的精神,是党史中的瑰宝,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也是每位党员通过学习筑起的精神壁垒。三是要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要鼓励党员干部多读书、多好书、善读书,读经典、读原著、读伟人的思想,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质量。

(三)创新形式和载体,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积极开拓学习培训资源,丰富大家的“动力源”。在组织环节上,可以由组织部等部门安排参加党史、党建专题研讨班的学习,或者由各单位组织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汇演、知识竞赛等活动;在调研环节上,可以让党员干部分主题分赴革命老区、重灾区、改革特色区等地学习考察,不但要追忆足迹加强信念、立足当前勤勉干事,而且要了解国情问政于民、探究热点努力突破。

二是深度挖掘“红色优势资源”,激发大家的“精气神”。这当中,既要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纪念活动,也要关注各级各类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发挥,还要关注红色歌曲、红色影视、红色书刊等红色精品的宣传发扬。要借助于这些“红色优势资源”激发人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艰辛,净化自己的心灵世界,鞭策自己在修养上不断升华。

(四)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史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

从目前来看,虽然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是多样化的,但是党校特殊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把党史作为重要课程纳入教学体系”的要求。

党校要在党史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优势。一是发挥系统学习的优势。党史理论博大精深,与时俱进,所以党史学习不可蜻蜓点水,必须坚持全面的学、系统的学。作为理论学习的主阵地,党校历来把党史教育作为学员学习的重点课程,通过必要的课时量保证学习的系统性;通过详实的史料保证学习的全面性;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保证学习的实效性;通过多维的认知视角保证学习的创新性,力求在党史教育中做到史论结合、以史鉴今、以史促论。二是发挥调查研究的优势。党校的调查研究,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联手的力量,将上级党校专家教授的理论研究优势和基层党校熟悉、了解基层的特点紧密结合,形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根基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要发挥部门优势,了解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探索有效的路径和手段,形成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帮助的调研成果;要凝聚教师和学员的力量,围绕调研课题成立调研团队,一起攻关,一起协作,集思广议,和谐共赢。三是发挥成果转化的优势。党校的调研成果要在老师的知识传授中体现;要在学术机构间的探讨交流中深化;要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中实现效益最大化。

[1]黄宇:《新中国60年来反腐倡廉重大战略思想回顾》,《新中国党风廉政建设6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纪委监察部,2009。

[2]王彦军:《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新中国党风廉政建设6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纪委监察部,2009。

[3]韩振峰、纪淑云:《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4]肖小华:《论创新干部培训中的党史教育方式》,《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张玲:《党的根本宗旨与党的作风建设》,《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2月。

[6]吴寒斌、高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体系》,《前沿》,2005。

[7]欧阳邠袆:《试论新形势下党史教育在干部培训中的重要性》,《传承》,2009年第6期。

[8]熊晓红:《论我党作风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9]姚桓:《解放思想的时代内涵》,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6292295.html,2007.9.20

[10]蔡奇:《在新形势下大力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求是》,2011.4

[11]逄先知:《评〈党史〉第二卷:如实反映党所犯的错误及后果》,《光明日报》,2011.1.24。

猜你喜欢
作风党史建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