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1300)
“家”文化视角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李敏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1300)
传统文明中的“家”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在倡导吸收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促进文化先进性的今天,“家”文化的道德内涵随着现代性的推进而发生嬗变,如功利化倾向冲击着“家”文化的道德平衡力,“独生子女”时代家庭德育功能的弱化等问题。如何在保持传统和适应现代的过程中把握“家”文化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同时加强以“家国”文化为内容的基础教育,创导“家庭伦理关系”的体验式教育,把道德品质的培养贯穿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为青少年创造一个以“家”文化为核心的道德环境。
“家”文化;青少年;道德教育
“家”文化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和家庭伦理三大要素。李亦园认为,“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实质上是“家”的文化。〔1〕在传统社会,由“家”文化衍生出的宗法观及人伦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根本,诞生于小农经济社会的“家”文化虽然天然存有着封建社会的因素,但其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当今时代,“家”文化作为一种仍然存在于现代人心灵深处的积淀,作为一种曾经以核心地位平衡过社会道德的力量,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修身齐家的道德要求每个青少年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人格。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家的组合管理方式与国的组合管理方式基本统一,都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都是按照纲常等级秩序来组合和运作的,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几乎就是一个放大的家庭,而家庭又似一个缩小的国家,即为家国同构。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中,逐渐形成了“齐家治国”的道德评价机制,即一个人把家庭管理好了,才有可能担当起对国家的责任,通过这一评价机制继而又对个人提出了“修身齐家”的道德要求,即一个人要不断地去修炼自己的道德人格,要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每一位有志之士的理想人生追求,而道德则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二)以孝为首的道德体系体现了家族社会的思想认同和责任认同。中国传统社会“家”文化形成了以维护家族秩序的宗法关系系统“,孝”是这一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认为是儒家伦理道德之首,一直是几千年以来社会普遍宣扬、奉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黑格尔对中国文化也曾作过这样的论述,他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孝”体现了家族社会的思想认同和责任认同,在家庭内部,父辈将生儿育女、教育儿女及为儿女的发展创造条件视为份内之事,视为人生最大的价值之一;晚辈则将孝敬父母、光宗耀祖视为自己的人生责任。
(三)“家教”式的德育机制贯穿于青少年生命成长的精神层面,影响着他们的处世行事。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变成了一个伦理社会,即社会道德化。由于家庭在社会以及个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每个人从小就十分重视来自家庭的各种价值观念、宗法制度、家族荣耀、父母权威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贯穿于个体生命成长的精神层面,影响着他们的处世行事,正如刘小枫先生指出的那样,传统时代的教育主要是宗法教育,宗法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无关。
总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国同构让每个人把自己的国家当成自己的小家来看待,把君主当作自己的父亲来看,具有高度忠诚感,而在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又由“孝”文化所统领,极具紧密度,“家教”式的德育环境也使得每个人时刻都在接收着道德的影响与教化。因此,“家”文化便以一种最突出的文化形态占据着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并以一种稳定的态势维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平衡。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了,但从根本上来看“,家”文化依然以家庭为载体延续着它的影响力。从文化的承载性角度,鲁洪生认为,作为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势必比其他的传统文化更具有传承力,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就是心中一个挥不去的影子、一个斩不断的情结。然而,从现实来看,当今社会积淀下来的传统文明与正在迈进的现代文明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家”文化的嬗变也是其中的一种现象。
(一)功利化倾向冲击着“家”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开放”等特点让国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个人对国家和社会乃至家庭的依附逐渐松解,转而开始注重个人利益的获取。现代社会,一方面能尊重个人,充分发挥个体潜能,解放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从未经历过个人本位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经历了几千年家本位的小农经济以及接下来的集体本位的计划经济,这样,当社会的个体解放一旦松动,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有矫枉过正的危险,目前社会中存在着的功利主义倾向即是如此。这种功利化倾向冲击着“家”文化的道德平衡,个体对国家和社会乃至家庭的责任意识变得淡薄。因而,对国家和社会命运负责不再是个体生命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而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评价也很少以道德作为尺度,这对于生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的人们来说,功利追求远远胜过道德追求,对个人利益的获得多少要比对国家和社会命运负责来得现实,在这个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也无疑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关注个人的前途命运,追求个人利益的获取,个人感官的享受,不是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很少能将自己与国家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工具理性日益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也无疑沾染了市场经济功利化的倾向。市场经济下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个人”及其权利,这一体系其实很难融入以“家庭”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中,这样的一种冲突造成了许多中国孩子沦为父母和家庭奋斗的牺牲品。在“家”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当竞争洪流席卷到每个人头上时,作为可塑品的子女,就成为了父母手中参与竞争的砝码,大家都努力督促自己的孩子投入到这场滚滚的竞争潮流中去,而且是“越早越好”,最好是在母腹里的时候就开始竞争。因此,造成了青少年的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如何在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培养孩子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每个家庭与社会要面对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和独生子女时代使“家”文化德育教育功能呈现出弱化和消解。家庭是青少年伦理道德培养的基地,对于任何民族的个人而言,家庭就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母亲就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中国人的所谓家教,几乎是约定俗成地专指道德教育。事实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也确实是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在传统社会,父母不仅成为儿童道德上的楷模更成为智慧的象征,老人一定要受到后辈的敬重和爱戴,当前由于我国的整体转型、价值观念的激烈动荡,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造成代沟的加大和加深,两代人各自具有以自身群体为中心的价值观。青少年对家长的说教不屑一顾,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去探索客观世界,在价值取向上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因而家庭观念淡化,个人希望在家庭的空间中充分展示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对父母缺乏孝敬感。而对父母所推崇的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一些美德,则被青少年当成了保守、落后的代名词。这一代青少年普遍是独生子女,有的甚至是几代单传,这就使得“家”观念浓厚的中国父母非常珍爱自己的子女,他们爱子女甚至超过爱自己,父母亲经常扮演着一个服务员的角色,于是孩子在日久的习惯中把父母的这种服务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对父母亲的感激日渐减少,甚至一些青少年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他们本来就应该做的。于是,长久以来承担着社会个体德育教化功能的家庭教育,因而在市场经济和独生子女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弱态和消解,使家庭德育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家庭如何能更好地成为青少年道德本性发芽的土壤,是我们值得去探索的问题。
(一)在学校方面。其一,要加强以“家国”文化为内容的基础教育。目前在一些学校对青少年的家国责任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使他们缺乏滋生强烈爱家爱国的情感,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和对国民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家”文化的各项内容,并要以新的角度重新对这一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把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要以家庭情感为基点,发掘与青少年个人成长体验相符合的爱家爱国情感。其二,创导“家庭伦理关系”的体验式教育。社会学家指出,中国和西方的家庭养育模式不同,西方是接力模式,重视父母养育子女,到成人为止,老人的赡养靠社会和自身,不靠子女。中国是反馈模式。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反馈模式是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这种模式实质是一种代际互报关系,它保证了父母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仍然能有所养,安度晚年。在家庭提倡孝道,在于培养子女的感恩之情,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据调查,感恩也是目前青少年道德缺陷中最薄弱、最重要的环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有大量的人物和事件都充分诠释着“孝”文化,因此,在学校德育课中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各种体现“家庭伦理”的课程,特别是体验式课程,让学生进行家庭角色扮演,在体验中领悟到个人与家庭和父母之间的伦理责任关系。其三,搭建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的平台。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与他们的家长成长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他们必然会产生较深的代沟,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时代,父母的教育权威也受到挑战,使得家庭内部在教育问题上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弱,学校是一个介于家庭和子女之间的教育场所和桥梁,通过学校搭建平台实现父母与子女间的对话,解决家庭内部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继而实现学校教育引导的目的。
(二)在家庭方面。虽然我国进人了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的功能和结构与传统不尽相同,但家庭的育人功能始终没变,家庭是一个一脉相承下来的血统,它也是传统与现代不可割裂的纽带,家庭道德是社会生活全部道德的基础,因而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忠孝”观全都浓缩在家庭道德中,因此,家庭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在现代社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要科学,家长对子女不能一味的溺爱,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把道德品质的培养贯穿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灌输中华优秀文化和儒家思想,用完美的德育思想充实孩子的灵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得成长环境,家长努力工作,反而将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身心成长予以忽视。因此,家长们要树立一种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使孩子的品格在家庭环境中健康塑造
(三)在社会方面。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念也改变着担任“家庭德育”教育的父母们,他们在社会各个时期的经验以及成长期的经历和看法,决定着他们的道德水平以及对道德教育的认知,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家教传统,子女的道德教养很大程度源于他们的父母,父母的道德认知水平决定着他们对子女道德教育的态度,而父母的道德认知水平又来自于社会环境,因此,从根本上说,青少年德育教育需要有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环境作为基本条件,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层面的各个方面,我们的调查显示,有60.3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道德认知来自于社会,这充分证明,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将“家”文化的德育功能以社会化的方式进行某种回归,应当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另外,媒体和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广、受关注度高等特点,要利用这些新型载体对“家”文化的积极内容进行有效宣扬,多增加一些家国历史剧或家庭伦理剧等方面内容,这都是可行性的方案。
〔1〕戴烽.家文化视角下的公共参与〔J〕.广西社会科学,2008(4).
〔2〕高中建,张英敏.传统孝文化在当代青年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G52
A
1009-1203(2011)05-0128-03
2011-08-02
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课题项目(Z-2008-51)。
李敏(1980-),女,湖北荆州人,上海电力学院社科部讲师。
责任编辑 李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