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背后的难度比10%还要大
决定完成减排指标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新增排放量、减排潜力、新增指标和领域.
吴舜泽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抵消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是最大的难点所在.对此,刘炳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指出,控制新增排污量某种程度上比削减排放量更重要,新增量和减排量就像“两架马车”,关键是看谁跑得快.
从减排潜力看,“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建成5.78亿kW燃煤脱硫机组,脱硫机组比例从14%提高到86%;累计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650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25亿t,处理率由52%提高到77%.“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工程减排的空间和潜力收窄,通过新建治污工程的减排潜力变小.
从减排指标看,国家新增氮氧化物和氨氮两个约束性指标.相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的控制局面将更为复杂,难度很大.今年上半年的减排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在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63%、1.74%的情况下,氨氮排放量仅下降0.73%,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则增长了6.17%.
从控制区域看,“十二五”期间,国家首次把农业源和机动车等纳入约束性指标管理范围.在这些领域,基础能力还比较弱,统计、监测和管理手段有待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和农业源总量减排监管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以化学需氧量为例,农业源占排放量基数的一半左右,而其中畜禽养殖又是主要的污染来源.
从污染类型来看,除了传统污染类型,“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些领域,技术规范有待完善,政策措施有待细化.
摘自《中国环境报》
20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