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贞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福建龙岩 364021
文献借阅中图书滞架和拒借率之探讨
张雪贞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福建龙岩 364021
探讨文献借阅中引发图书滞架和拒借重要因素,提出加强图书排架和书库管理、加强读者教育和馆藏建设、利用流通饱和测度公式和动态馆藏管理新模式、利用RFID新技术等重要策略,并提出展望。
文献借阅;滞架;拒借
图书排架不善导致错乱架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一科技日新月异各类书籍数量庞大。二现在大部分馆虽采用《中图法》对所藏图书进行分类但还按以前粗放式排架,造成读者索书费时费力。三读者道德素质不高,没养成良好借阅习惯。不咨询管理员或不使用检索系统或借阅量有限等乱放图书造成乱架,导致不少文献难被发现而长期滞架。有人为垄断知识故意藏匿图书,致使一些崭新图书落满灰尘变成“死书”。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巡库整架,其被动式服务致使不少文献长期滞架。五检索书目信息简单。
开架图书丢失、破损现象发生原因:(1)读者和工作人员方面。部分学生道德败坏,盗窃、污损图书。部分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违规读者放任自流等。(2)室内环境建设方面。维护书库硬件环境如清洁卫生、图书排列整齐有序美观等及软性环境如文明礼貌、服务周到等是开架借阅中书库管理员重要责任,可提高馆藏利用率减少文献滞架和拒借率。其他原因:编目揭示不完全甚至错误,典藏制度不合理或失误,有些书正在上架、修补或被他人阅览等,也有因借阅册数已满或有超期欠费、条形码不清楚等,造成拒借。
图书分类法是类分图书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分类法排架特色才能实现图书分类系统有条不紊进行运转。实践证明采用以分类法为主以主题法为辅的图书排架模式,无论从藏书空间、资料利用及读者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可行性。要按需要建立主题书架或主题书室,可帮助读者方便快捷找到所需资料,还可开展各主题专项活动。一按热点为主题排架图书。二按读者对象为主题排架图书。三设立新书专架方便读者借阅缓解上架压力加快周转率等。
要加强开架书库管理工作,首先领导要重视。其次要加强书库管理员管理思想的认识。再次要加强书库管理方法的探索。在开架环境下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育。要派专人管理书库。因为书库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更需要专业素质高的管理员充当导航员为读者提供一流服务。
首先要进行宣传使广大读者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手段进行监控和管理防止图书丢失、破损。第三建立读者反馈机制和实行奖惩制度。第四要增强采购针对性,精心合理地组织馆藏。严格审核入藏文献内容价值、实用价值、阅读对象等,准确利用有限经费购买读者急需文献,才能在开架借阅中杜绝文献长期滞架。要注重馆藏结构中学科、时间、载体、文种、复本等方面分析研究,满足各方面不同层次阅读需求。要走实物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道路,遵循发展与剔除原则使馆藏充满活力避免文献滞架。还要建立高素质采访队伍,分编部门对文献加工归类要准确,著录要标准,缩短分编周期,健全目录体系,加快破损图书维修工作并投入流通等。
流通饱和测度公式是:5年内新书总和/书库总库存×100%=流通饱和率。当图书出借率达到这个比例时说明书库已流通饱和,否则书库未进入流通饱和状态说明存在文献滞架和拒借现象,可对所藏图书进行调整。合理的借阅量和借阅期限有利于加快图书周转率降低滞架和拒借率。应适当增加借阅量并放宽借阅期限以提高利用率。动态更新馆藏管理机制是把读者、流通与典藏工作相融合,以围绕一线书库(新书借阅中心)管理作为调查读者藏书利用情况平台,围绕新书如何发挥资源效力而开展工作,以图书利用率、流通率、馆藏容量为标准,以客观真实反映读者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读者不同层次需求为目的,摒弃原有馆藏工作流程,克服旧藏书调配方式缺陷,减少各种主观因素不利影响,将旧有馆藏建设从单纯静态配置或单一配置扩展为多渠道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它通过新书借阅中心“过滤”,形成动态藏书良性循环机制。其目的是藏以致用,及时更新馆藏资源,尽快下架滞书,发挥馆藏资源良好社会效应。实践证明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馆藏管理工作的有效尝试。
2. 4 积极采用一种新技术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其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无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它与条形码相比具有相当优势,比如它可识别单个非常具体物体,还可同时识读多个物体,可透过外部材料远距离读取高速移动物体,可对标签所附着物体进行追踪定位;其数据容量大可达数兆字节,其内容可编辑可多次反复使用;可防水、防油、防污、防潮、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并具有密码保护和防伪防盗功能等等。RFID在开架借阅中可解决多种问题:(1)解决书目信息简单问题。可将图书详细信息如内容摘要、主要章节、面向对象等录入标签,还可编辑内容加上本馆馆藏信息直接导入数据库。(2)解决排架规则问题。读者不用了解排架规则通过检索和手持读码器可迅速准确定位所需图书。(3)解决乱架问题。读者手持读码器准确定位书库图书,乱架问题已不影响借阅,极大降低整架工作量。(4)解决清点问题。RFID可批量读取多个标签,可对馆藏图书进行快速清点,克服过去清点图书耗时耗力且易点错等弊端。(5)它使借还书过程更加自动化。借书机自动识别借阅证后再把所借图书自动扫描就可办完借阅手续,并打印本次所借书目、借/还日期;还书机对所还图书自动扫描。整个过程无须工作人员。(6)解决图书被盗问题,并节省藏书空间和人力。在RFID技术下全自动图书馆中,读者借书时在查询台找到所需书籍,用RFID机械手自动定位将书取出放在传送带上,等书传到读者面前时借阅手续已办完;还书时读者把书放入还书口,系统自动识别放到传送带上送往各书架。这些可解决图书盗窃问题并节省藏书空间和人力。目前虽然RFID尚存在许多问题被限制普及应用,但随着RFID技术在图书馆界广泛应用,相信滞架和拒借问题会得到更好解决。
21世纪随着数字网络信息社会高速发展,图书馆性质和职能将发生重大变化。开架借阅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是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必然选择。虽然出现滞架和拒借等问题,但只要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使开架借阅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图书馆朝着更加科学化、信息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1]胡 蓉. 浅议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1):299,297
[2]吴秀珊. 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图书布局之我见[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104(2):39-41
[3]唐光雄,袁毅. 流通书库开架借阅管理之我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75-77,92
[4]陈 伶. 馆藏文献滞架和拒借率高的成因与对策——根据闽西大学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情报.2004,(7):179-182
[5]夏玉玲. 对高校图书馆隐性拒借的探讨[J].唐山学院学报.2007,20(2):91-93
[6]王晓芳. 图书动态馆藏管理新模式——以淮海工学院图书馆新书借阅中心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1):169-171
[7]程川生. 图书馆开架借阅存在问题的一种解决手段——RFID[J].情报探索.2008,128(6):55-56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27
张雪贞,女,1971年生,副研究馆员,现于福建龙岩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