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11-02-17 05:46:43张丹关云富卓春英李晓华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8期
关键词:我院实训高职

张丹 关云富 卓春英 李晓华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张丹 关云富 卓春英 李晓华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高等教育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即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命题,又是一个时代性、先导性很强的课题。如何办好高职高专教育,使其有限的资源科学合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间良性互动关系研究已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即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命题,又是一个时代性、先导性很强的课题。如何办好高职高专教育,使其有限的资源科学合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间良性互动关系研究已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因此,在黑龙江经济发展中,对如何发挥高职高专教育的优势,实现高职高专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地区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等都具有实际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的经济迅速发展,急需要各色各类的科技人才。高职院校是向各行业输送人才的摇篮。要根据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提出,“结合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而做到这些,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关键。

一、 抓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学校建设的根本

人才的培养靠教师,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过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都是从中专而来,在学历层次上和科研项目上都是低水平的。对老师的学历提高上学校给优惠政策,通过函授、脱产、在职进修等不同办法,使部分老教师拿到本科文凭,中年老师拿到硕士学位,鼓励青年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晋升高职后再进校的老师最低要求是本科学历,大多都要求为硕士学位。我校现有教授30多位,副教授70多位,都是晋升高职之后评聘的,有这样一支队伍,才能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二、 抓科学研究,县校共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专时代,老师以讲课为主,很少有科研项目。晋升高职后,从2003年开始,我院到目前为止,承担的科研课题,国家级的或省级的有200多项,已经结题的100多项,特别是专业课题与当地经济建设相结合,既促进学校的教学,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到目前我院已先后派出两位老师到宝清和林口两县挂职,实施县校共建,相应地这两个县都建立了“科技大院”,每年我院的一部分专业课老师都到那里去讲学或技术指导。深受两县老百姓的欢迎。

三、 抓适用技术指导,把先进技术挥洒在三江大地上

我们学校是以农业、园艺、畜牧等大农业为主,每年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到区域内的各市县参加农业科技大集。应各县的邀请,深入到村屯去介绍最新技术和方法,深受农民的欢迎。今年就有三项大的活动,一是集中各专业的专家到绥滨县讲了一周课,向农民传授最新技术;二是我院有九位专家受聘于佳木斯职业集团,到全区各县、乡讲学;三是根据农业厅的要求对全区每个自然村的“明白人”进行培训,使广大农民接适用技术或先进技术,使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 抓专业建设,促进专业与区域经济的结合

晋升高职后,我院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年年都要进行市场调查,年年都开辟几个新专业,到目前为止我院已形成八系一部,44个专业,八系为:农学系,有5个专业;园艺系,有3个专业;动物科学系,有4个专业;生物工程系,有6个专业;信息工程系,有7个专业;机电工程系,有7个专业;经济管理系,有8个专业;外语系,有4个专业;基础部,五年制高职由基础部主管。除了专业扩大外,还要有专业特色,如农学系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现在实施的就是3+3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和用人单位的欢迎。信息工程系与北大青鸟合作所设置的网络工程师专业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五、 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的融合

实习实训基地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学院专门有实验实训中心这个处级单位,来协调各系部的实习实训工作。到目前为止院内建有各类实习、实训、实验场所或基地,实验共100多个。还有发展实习农场和校内农学、园艺两大实验基地。校外,通过各系部的沟通与联系也建立了上百个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学生上学期间就可以顶岗实习,迅速融入社会。

六、 抓教材建设,整合教学体系

近几年我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学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编写和出版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教材、 校本教材,对各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参加教材编写,扩大对外交流,也能够学到全国各兄弟院校的有益经验,扩展老师的知识视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我院担任主编出版的各级各类教材有上百本,参编和出版的校本教材也有上百本,值得可喜的是大多数中青年老师都有编写教材的经历,对我院的专业整合,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研究”(项目编号:11555063)的阶段性成果

七、 抓教学质量,促进“动手”能力的提高

目前,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大多是中青年老师,他们虽然都是高学历,但专业课的老师都不是学师范的,不懂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在他们上大学和读硕士期间,实际操作能力或动手能力也不强。为了迅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我院一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请全国师范校的领导和部分老师到学院讲座、示范;二是走出去,每年都有部分老师到高校或企业,甚至是出国、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方法;三是院内每年都搞不同形式的比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动手能力。如院内教学名师推选、教学能手比赛、说课大赛、教师实践技能比赛等,一大批中青年老师脱颖而出,对全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老师实际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八、 抓学生素质提高,检验教学成果

高职高专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院从不嫌弃、不放弃的理念出发,从“宽进严出”的教育思想出发,从教学到实践进行最大投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想道德品味,加大技能培训,注重与实际的结合。通过一系列努力,提升学生的素质,从而检验教学成果。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一入学在入学教育中,在专业教育和参观校园、实验实训基础上,就突出这个专业特色,这个专业的带头人、这个专业在全国和省内有什么位置、以后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这个专业毕业的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教学中每门课都要复出这个专业的特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钻研进去;在提升思想道德的品位方面,我们政治课的两门课都采取案例教学模式,这两门课的案例教材都是我们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在教学中采取参与型教学,师生互动,就讲发生在校园的、学生身边的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辨别是非,分清美丑等。

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职能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寻求现代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进而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投入合理化与科学化,促进教育与经济,尤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相互结合是我们重点研究的目标之一。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黑龙江区域经济发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8.187

张丹,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政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
我院实训高职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5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