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空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代表执法检查组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作关于检查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表示,节能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够。华建敏指出,煤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关系尚未理顺,能源价格尚不能充分反映能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价格对节能的政策导向较弱。针对这一问题,报告建议,要按照节能法的要求,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要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逐步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鼓励电力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负荷。报告建议,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严格实行差别电价政策。要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采利用水平的提高。我国还存在节能监管体制不健全、能源统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体制机制不完善,难以适应节能工作的需要。对此,报告认为,要更多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推动节能,切实纠正突击性的限制企业正常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做法,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近日,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的2010年煤炭经济运行通报会上获悉,“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完成了一批国家、行业重点科研项目,建设了一批国家大型科技示范项目和技术中心,获得了3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介绍,“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完成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科研项目31项,重点科研课题336个;实施国家科技大型示范工程项目13个;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技术中心12个;2006-2010年共计评审出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奖97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0项。2010年,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富含腐植酸的劣质煤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大型矿山提升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特厚煤层安全开采关键装备及自动化技术、大型露天矿开采新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国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等6项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煤矿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直接液化和煤制烯烃技术取得突破,煤矿充填开采、矿区环境治理等绿色开采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同时,神华集团特大型矿区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晋城煤层气开发与关键技术产业化、大同塔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取得成功。
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日前发布通知,宣布进一步扩大煤层气开采对外合作,新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而此前仅有1996年专门成立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国唯一一家享有煤层气对外合作专营权的煤层气企业。事实上,放开煤层气开采对外合作早有预期,时至今日才最终得以明确。早在200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就已经提出:“对外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公司实施专营。”此后,商务部等四部委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煤层气开采对外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与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在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之外再选择若干家企业,在国务院批准的区域内与外国企业开展煤层气合作开采的试点工作。2009年,国资委发文批准将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部分区块和资产有偿转让给中石油,也从操作层面上给予中石油煤层气的对外合作专营权。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大力开发本土煤层气也被提上日程。
在日前召开的陕西省能源重化工产品深加工技术会议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虹安表示,根据目前正在编制的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成为承载陕西能源化工产业深度转化、实现石油和化工产业均衡发展的突破点。据介绍,“十二五”期间,陕西将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煤化工技术为支撑,以甲醇后加工为重点,充分延伸下游产品深加工,形成煤—甲醇—烯烃—合成材料及深加工产品、煤—甲醇—醋酸—精细化工产品、煤—焦化—焦油—成品油及系列产品、煤—液化制油4条产业链。拟规划投资5557亿元建设27个现代煤化工重大项目,分别布局在榆神煤化工园区、榆横煤化工园区、府谷煤化工园区、彬 (县) —长 (武) —旬 (邑)煤化工园区、蒲城煤化工园区、渭南煤化工园区、华县煤化工园区、宝鸡煤化工园区等。到2015年,陕西现代煤化工产品规模将达到甲醇4200万t/a、煤制烯烃1000万t/a、下游化工产品2200万t/a、煤制油1500万t/a;完成工业总产值3787亿元,占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的45%,实现工业增加值1800亿元、利税932亿元。
从日前召开的冀中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论证会上了解到,未来5年,冀中能源将加快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步伐,到“十二五”末,形成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3个主要生产基地,原煤产能突破1.5亿t/a,成为河北省首个亿吨级能源企业。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冀中能源规划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达到946亿元,重点发展煤炭、医药、航空、化工、装备制造、电力、物流7个主导板块,形成以煤炭产业为主体,医药化工、航空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冀中能源将完成煤炭主业投资474亿元,建成15个300万吨级现代化矿井,在河北省形成4000万t/a产能,在山西省形成5000万t/a产能,在内蒙古自治区形成6000万t/a产能。同时按照建设生态矿山标准,推广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煤炭开采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在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十二五”期间,冀中能源在化工领域计划完成投资97亿元,实现医药、化工制剂产能500亿支/a,使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由原料药、中间体向高端制剂转变升级。在航空领域计划完成投资141亿元,河北航空飞机达到20架,旅客输送量达到300万人次/a,进入国内航空企业前10强。到“十二五”末,冀中能源将力争资产总额突破16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a,跻身世界500强。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大同煤矿集团和太原惠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完成的“QJ R-400/1140(660)S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双速真空软起动器”、“QJ R-350/3.3S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双速真空软起动器”两个科技成果进行鉴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德仁等15位专家及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上述两项科技成果针对目前国内煤矿重载设备软起动难题,提出了实际的解决途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上述两项科技成果在理论和方法上均有所创新,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科技成果具有以下创新点:研制了集软起动与双速磁力起动技术为一体的双速软起动器,实现对1台双速电机或2台单速电机的刮板输送机的软起动,具有多种起动控制方式,电流、电压、时间参数可按需求设定;提出了限流张紧和全压突跳的控制策略,可根据刮板输送机工况实现平稳起动;开发了多台软起动器级联信息交换技术,保障了多电机刮板机低速转高速时的同步性和准确性;开发了完善的软起动器保护系统,实现了起动过程中的堵转等保护。
目前,QJ R-400/1140(660)S双速软起动器已在市场推广应用逾100台,主要使用客户有大同煤矿集团、西山煤电集团、龙煤集团、开滦集团、郑州煤业集团等所属大型煤矿。QJ R-350/3.3S双速软起动器已在市场推广应用20台,神华宁煤集团羊场湾煤矿、大同煤矿集团云冈矿、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峻德矿、长治三元煤业公司等使用单位用其控制刮板输送机的起动、运行,使用效果良好,被控刮板输送机型号分别是:SGZ960/1400、SGZ1000/1050、SGZ1000/1710、SGZ960/1400。
(责任编辑 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