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芝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公务卡制度是我国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监管,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进行反腐倡廉等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实行公务卡改革以来,在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公务活动等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显现了公务卡在预算执行上的良好效果。
公务卡是一种信用卡。公务卡具备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即公务卡能够像其他信用卡一样,由持卡人方便快捷地办理支付结算并形成相关消费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务卡属于银行卡范畴,是一种现代支付结算工具。
公务卡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卡。公务卡同时又具备财政财务管理属性,即公务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卡,而是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规范与银行卡的结算方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财政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公务卡在卡种选择、额度设定、组织申办、结算报销和支付结算的信息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于普通银行卡的专门管理制度规定。因此,公务卡又属于财政财务管理范畴。公务卡这两个属性不可分割,不能简单地将公务卡作为一种替代现金支付的结算工具来理解。
作为公务业务的一种新型结算方式,公务卡操作可以概况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例如,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公务消费时,可以不再预借现金,而是持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出差回来后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审核无误后将报销款项通过银行网银系统等操作,划入该工作人员公务卡账户中。
推行公务卡有利于规范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公务卡制度是财政部门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之后推出的又一项制度创新,是对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在预算单位公务支出领域引入银行卡管理,实现支付信息的电子化,使财政部门能够将公务支出信息统一纳入财政动态监控的范围,每一笔支付都能实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支付信息和还款信息实时反馈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使资金的运行轨迹一清二楚,完全置于财政、财务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地堵塞了管理漏洞,进而扩大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信息范围,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加强对公务消费行为合规性、真实性的监督管理,促进公务消费的透明化。对于保证预算资金安全、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务卡结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由于现金交易不具特殊标记,很难追溯交易历史,在实现财富占有的同时能掩盖交易痕迹,容易产生违法动机,不利于规范经济金融秩序,易发生腐败。作为一种电子化的支付结算手段,公务卡刷卡消费的所有信息,包括消费商品名称、日期、金额、消费地点均会被真实、全面地记录下来,单位财务部门在报销时通过公务卡支持系统的公务卡报销流程,自动提取上述信息,对个人报销的公务消费事项除审核原有的发票、入库单等会计凭证外,增加了持卡人签名的消费交易等。这样可以全面地对定点消费等公务活动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抑制了虚构经济业务和虚开发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使用公务卡消费,可以有效控制预算单位现金管理风险。 当前,我国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发展水平相当先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公务卡对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开支进行结算,可以减少预算单位现金的使用量,从而减少财务人员存取现金、核对现金和保管现金的工作量,控制单位现金管理风险,避免支付差错以及收取假钞,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使用公务卡结算可以减少财务人员对现金的直接接触,能有效地防范财务人员利用现金进行违法犯罪。另外,单位工作人员持卡进行公务消费,不用携带大量现金,避免失窃等不安全现象发生。
公务卡结算简化了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公务卡结算的一个特点是,不用事先存入现金,而是利用其授信额度进行刷卡消费,然后,在其免息期内,报账人持有关票据到财务部门报账,财务部门再将资金转入报账人的公务卡中。这样,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务活动时,就不用事先到财务部门预借资金,而是先采用授信额度刷卡消费,然后通过报账,再由财务部门将消费资金划到其公务卡上。通过公务卡结算方式,可以取消单位的预借现金制度,减少借款环节,解决了少数人员长期占用单位资金的问题,从而简化了财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同时,一些小额支票改用公务卡结算,也减少了因支票书写错误、印章不清等银行拒收而产生的各种麻烦,提高了支付速度和工作效率。
推行应用公务卡,促使了工作人员及时报账。公务卡虽然有免息期,但超过免息后,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原因不及时报账还款,而会导致循环利息、滞纳金等,这些资金的还款责任是公务卡持卡人。为此,公务人员会及时到财务报账,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不及时报账的现象。
公务卡制度丰富了预算单位的结算手段。传统的结算方式仅局限于支票和现金,支票存在着资金消费和到账的相对延后性,对于无法确认支票是否可信时,消费往往要等到资金转账完成时才能够执行,增加了时间资本的投入,给实时消费带来极大不便。现金是流通领域中的直接消费媒介,与消费项目可以实现即时对等互换,但是由于其数量的累计性,从而在数额较大时,将增加记数、鉴真等环节的难度,尤其是现金的无特征属性,会给其保存、运输带来安全隐患,也将直接影响到消费。公务卡弥补了支票、现金的不足,使消费更加顺畅。
公务卡持卡人应注意维护个人金融信誉。公务卡主要用于公务消费,也可以用于个人消费。当持卡人用于公务消费时只要及时报销,一般会及时偿还透支款项。但当持卡人用于个人消费时,如果不能及时偿还,特别是持卡人退出单位时,还有未偿还款项,会给单位带来一定的麻烦。虽然此卡属于个人行为,但在办理时单位也承担了一部分连代责任,当透支额度较大,又得不到偿还时,银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持卡人原单位进行追偿,进而影响单位在银行方面的声誉。因此,公务卡持卡人要注意对私人消费进行及时还款;同时,预算单位要及时掌握本单位人员变动情况,对有变动的人员及时与发卡行联系,确认此公务卡与发卡行确无债权债务关系,并办理停卡业务后,方予办理变动手续。
注意不同类款项消费支付。公务卡单笔支付要求是同一类款项的经济活动,对于不同类款项暂不能用作同一笔支付。例如:单位管理人员王某和业务人员李某一起出差外地,住同一宾馆同一房间,用王某公务卡结算了两人发生的住宿费300元。但王某和李某的差费支出分属不同类款项,其中王某的住宿费150元应从事业运行支出(即1220015030241额度进行还款),李某的住宿费150元应从矿产资源补偿费支出(即2220011730241额度进行还款)。但网上银行对于上述300元支出,无法实现两个不同类款项同时还款,建议使用公务卡支付时,要注意不同类款项消费分别支付。
注意不能超标准支付。公务卡消费和财务制度密切相关,对超报销标准部分的款项,不能用公务卡支付。如赵某到某地出差,按规定只能乘坐经济舱,票价800元。出差时赵某乘坐了头等舱,用公务卡支付了机票款1000元。报销时只能报销800元,但网上银行系统只能按照单笔消费款1000元还款,而不能做到800元还款。这样就给财务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提醒公务人员要按规定合理使用公务卡。
非财政资金是否使用公务卡结算,预算单位应向持卡人予以明确。公务卡制度是国库资金制度改革的产物,一系列资金使用还款等系统都是建立在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的。对于应当由非财政资金报销的公务消费支出,预算单位设立双向转账财务POS的,采用双向财务转账POS完成还款,没有设立双向转账财务POS的,暂时无法实现公务卡还款。特别是预算单位的实有资金账户(基本户)与零余额账户不在一个银行的情况更是如此。这就需要预算单位在公务卡使用前限定公务卡的使用范围,对于非资金暂不使用公务卡消费。
目前我国金融业发达程度不够,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许多地方从事公务活动时还不能刷卡,只能支付现金。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公务卡作为最为安全、便捷的金融活动方式,必将越来越完善。
我单位公务卡结算运行几个月来,其优势已经初步显现,现金和支票的使用已有所降低,结算速度加快,公务卡费用报销操作流程简便易行,还款方便快捷,不但给财务人员减轻了工作量,持卡人也因方便好用而乐于使用,推行公务卡前景光明。
推行公务卡制度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公务卡制度的认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职工刚开始不太愿意使用公务卡,有些职工不够了解公务卡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出现有些消费应使用而未使用公务卡结算,有些消费公务卡使用不当,或不保留刷卡记录单等等。因此各单位要加大对公务人员公务卡基本知识的宣传力度,讲清公务卡管理的各种要求,让公务人员熟悉公务卡的使用功能和方法,减少用卡和报销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财务人员要对本单位职工做好公务卡制度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要让职工清楚以下注意事项:①公务卡不仅仅是差旅时使用,日常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都可使用;②随时掌握预算执行程度,避免超预算支出;③与商家结算时注意支出项目的类别,不同类款项的支出要分别刷卡,特别是结算机票款、差旅住宿费等时不能将不同类款项的支出汇总一次刷卡。④保留好刷卡记录单。
推行公务卡制度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公务卡使用功能。预算单位应采取切实措施,调动公务人员用卡积极性。财务人员在这一方面要特别注意,要对已报账的公务卡消费信息及时录入网银系统,及时还款,以保证持卡人的公务卡内随时都有足够资金可使用;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还款时一定要进行还款汇总单与单位财务账的核对工作,核对二者金额是否一致,避免发生已报账漏还款,因财务人员失误致使个人信用受损的现象。
推行公务卡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和业务特点,健全公务卡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操作程序,修改完善公务卡结算后现金使用规定等管理办法,严格限定单位现金支取范围及额度。强化公务卡使用,以确保公务卡结算内容的统一规范。合理配备财务人员和设置财务岗位,增设公务卡结算信息维护专门岗位。
推行公务卡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相信,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定能让每一笔公务消费都花在“阳光下”,定能使财政预算资金执行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1]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
[2] 陈卫.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西部财会,2010(2).
[3] 任献伟.推行公务卡的实践与思考[J].财会研究,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