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刚 李世新
钢铁企业属于资金、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钢铁产品则是工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料,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行业,由于其行业的特点,原料成本一般占成品成本的70%左右。在钢铁行业微利的时代,除利用控制原料采购成本等基本手段外,加强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开发,系统的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能力,成为间接降低采购成本的又一重要举措。
利用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ISO9001规则,要求供应商根据标准要求,建立起一套内部运作的管理规则体系,实现规范化管理,逐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控制好产品的质量,为钢铁企业提供数量充足、质量稳定的原材料,保证钢铁企业生产稳定顺行。
(1)对原材料需求量大。钢铁工业属于基础材料工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一般每生产1吨钢需要消耗3.0-3.5吨原材料。年产量千万吨级的钢铁联合企业,每年的原材料采购费用几百亿元以上。
(2)所需的原材料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是基础性的铁前原料,如铁矿石、煤炭、焦炭、辅料等占到了采购总量的绝大部分。对于铁后所需的原料以合金、废钢、耐材等为主、品种相对增多,但采购数量较小,对产品质量直接影响较大。
(3)原材料供应要求有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大型钢铁企业包含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辅料等一系列生产工序,企业生产线长,流水线作业,特别是炼铁和炼钢等连续性生产流程,更需要稳定运行,不能出现待料的情况。
(1)基础性原料供应商较稳定。为保证整条生产线稳定运行,保证产品质量,对原材料工艺参数及类型要求稳定,如果频繁更换原材料供应商,则无法确保原材料数量和质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般供需双方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和实力水平相差较远。既有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有年销售额仅几十万元的个体企业,各供应商之间的实力水平差距明显。为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一般原材料供应量的60%-70%由生产规模及实力强大的大型供应商负责供应,其余则由区域性的地方供户来供应。特别是随着采购成本控制力度的加强,地方户由于具有价格优势,供户数量和供应量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3)基础性原料供应商的区域性较强。如需求量较大的铁矿石,除大部分依靠进口矿外,国内采购部分因资源分布及运距的原因,区域性采购的特点强,采购半径一般在300公里以内;煤炭等燃料则主要以山西等产煤大省为主。
受供应商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复杂程度的影响,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差异明显。铁前所需的基础性原材料供应商除部分大型企业外,一般地方供户质量管理水平较低;铁后原料因加工工艺相对复杂,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高。随着企业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推广,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已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证书。但部分进行原料粗加工的地方企业质量管理基础相对较弱,除简单的加工设备外,甚至不具备对产品进行最基本的检验、化验设施,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较低。
钢铁企业是资源消耗型企业,随着行业间竞争的加剧,行业利润不断降低,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长期以来钢铁企业更多的是从钢铁产品本身生产过程优化角度来考虑降低成本,目前这种方式对控制成本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所以强化采购管理,对增强整个钢铁企业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降低产品成本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加强质量体系管理,提高原材料质量,可以直接降低消耗,减少综合采购成本的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质量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通过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的有效开发,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可以增强供应商质量体系的自控能力,减少产品质量波动,控制不合格品数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为供应商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国内外企业已将供应链战略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随着钢铁企业高端产品不断开发和走向市场,用户理念由只“关心产品质量”变为“更注重产品的生产过程”,由“关注终端控制”转变为“关注全程控制”,于是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的开发逐渐提到企业的采购管理日程。如在ISO/TS16949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中,要求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开发,以形成一个稳定有效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
随着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的推广,采购过程中,要求供应商提供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证明,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就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有助于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
为使企业适应现代化的竞争体制,适应国际潮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按照国际惯例,应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国标作为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开发的理论依据。
ISO9001标准是世界上众多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ISO9001国际标准,数以万计的企业已取得ISO9001品质体系认证证书。
ISO9000质量管理是一套自成体系的管理理论,该体系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纳入用户要求、法规要求及质量保证的要求;把过程方法的概念,顾客需求的考虑、持续改进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标准,把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和程度体现在标准的要求之中。这种管理模式给企业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
实施ISO9001标准,可以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实施ISO9001标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产品可信程度。按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促进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无疑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最有效的保护,也增加了消费者选购合格供应商产品的可信程度。
(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ISO9001标准鼓励企业在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以及对这些活动进行系统的管理和连续的监视与控制,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持续改进的框架,增加顾客(消费者)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程度。因此,ISO9001标准为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3)有助于企业的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这就促使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恰好为企业改进产品和过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的7.4条款中,对采购管理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采购过程中,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产品的控制,应取决于所采购产品对后续工序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组织应根据供方提供产品的能力来评价和选择供方,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规则。
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人员资格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采购产品的验证。组织应确立并实施检验或其它必要的活动,以确保所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当组织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采用的验证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
采取日常业绩跟踪和阶段性评比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供应商的日常动态管理评价体系。一般从供货计划完成率、供货质量、采购价格、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有关业绩的跟踪记录,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价,选优淘劣,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
按照所采购原料对钢材质量的影响程度、原材料的加工工艺及供应量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将对钢材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原料,作为质量体系开发的重点,要求对方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主要的原材料供户、炼钢所需的主要合金辅料耐材供户等;对于其它原料如矿粉、煤炭、废钢等地方供户可根据生产实际采取灵活的质量体系开发方式。
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开发,一般由两种方式,即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审核。
第二方审核存在很大的弊端:一个供应商通常要为许多需方供货,第二方审核无疑会给供应商带来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需方也需支付相当的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派出或雇佣审核人员的经验和水平问题。第三方审核则节省了第二方(需方或买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作为第一方的生产企业申请了第三方的ISO9000认证并获得了认证证书以后,众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对第一方进行审核,同时再申请CE、JQA、KS等产品品质认证,还可以免除认证机构对企业品质保证体系的重复认证。
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应以第三方审核为主,最终目标是使所有供应商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针对不同的原料要求,可采取灵活的处置方式,对没有通过第三方认证的供应商,先进行第二方审核,并督促对方加快体系认证的进程。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就是把企业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思想贯穿其中,就是要求企业能从中获得自我完善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素质。
因ISO9001质量标准是国际通用性标准,要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把国际标准与供应商的实际经营活动相结合,努力在生产及售后服务全过程中寻找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最佳结合点,将ISO9001标准的各个要素与公司生产运行和管理活动一一对应起来,同时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围绕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通过职责分解,使所有质量活动都要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个职能系统、每一个管理环节、每一个操作过程都处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之中,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首先要取得用户的支持,消除用户的抵触心理。部分供应商因供应的原料价值较低,基础管理薄弱,害怕审核后被取消供户资格。作为需方要消除供应商的疑虑,给予供应商持续改进的时间,以达到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对供应商进行第二方审核,应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审核小组,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经部门领导批准后再去实施现场审核。审核人员应熟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原材料合同技术》要求,审核过程中要保持严谨、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如实记录审核结果,向供方提出改进建议,督促供方整改不符合内容。审核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项目:
(1)供应商的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主要是指供应商的生产资质审核,主要包括经营范围、生产许可、特许准入、资质等级等内容。
(2)供应商生产系统。主要是对供应商的主体生产设备、厂房等设施进行检查,看能否满足生产需要,生产是否稳定运行,能否提供可靠的产品。
(3)管理文件。文件控制系统相关内容是小企业软件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它是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理论规定,是保证体系稳定运行的依据。
(4)人力资源。高效的人力资源是实施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保障,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主要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检验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资质;是否有教育、培训等提升人员能力的措施等。
(5)质量检验系统。检查供应商的质量检验设施或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检验资质和能力,从原料进厂、生产过程、产品检验管理控制是否有效。
(6)不合格品的处理。不合格品产生后的跟踪情况,主要是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游企业。
钢铁企业利用自身的管理、技术优势,主动地辅导小规模供应商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逐步解决影响原材料质量的主要问题。通过增强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可以改正日常采购管理中小户质量不稳的薄弱环节,培养自己的忠实供应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