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耤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调查

2011-02-15 15:29杨兰军唐瑞芸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3期
关键词:秦州梯田水土保持

杨兰军,唐瑞芸

(天水市秦州区水土保持局,甘肃天水 741000)

1 基本情况

天水市秦州区地处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与陇南土石山区过渡地带,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现辖16个乡镇、420个行政村、7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2 442 km2,其中属黄河流域的土地面积1 065.05 km2,涉及12个乡镇和城区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76万人。治理前,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947.87 km2,占该流域总面积的89.00%。流域内有黄土丘陵、红土丘陵、土石山区、河谷地带等地貌单元。年平均降水量560 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多年平均侵蚀模数5 426 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338.02万t,长期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8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耤河示范区项目立项实施,秦州区共列入29条小流域,项目期末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333.59 km2,其中坡改梯8 251.85 hm2、水保林9 706.88 hm2、经果林 9 422.77 hm2、人工种草1 624.66 hm2、封禁管护4 352.73 hm2,建成各类小型水保拦蓄工程2 536处(座)、淤地坝25座、中心苗圃1个,综合治理程度达87.21%,林草覆盖率达到54.84%。建成了罗玉沟产业开发型,韩家湾科技示范型,杨家沟生态修复型,吕二沟、水家沟城郊生态旅游型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小流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02年,秦州区被黄河水利委员会命名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先进县”。

2 做法与经验

2.1 围绕建设目标,实施规模治理

秦州区区委、区政府和水利部门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认真贯彻“综合治理,发展经济,依靠科技,强化管理,突出效益”的示范区建设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山川秀美”这一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与保护水土资源相结合,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科学配套,规模治理,综合开发,创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工程。这些示范工程,充分体现了“高质量标准、高产出效益、高示范效应”的治理特色,每条小流域都基本实现了“一道风景线,一条产业链,一片经济带”。

闫家河小流域通过修梯田、筑农路、兴水利、建果园、搞绿化等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通过创新机制,调整结构、综合开发,建成了蔬菜、果品、育苗、养殖等产业化基地,使农村社会经济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成了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人居环境,成为天水市的绿色屏障。

韩家湾小流域在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建淤地坝、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走出了一条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93.42 hm2,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0.17%,宜林、宜草地利用率达到100%。

杨家沟万亩生态林基地整流域推进,营造以侧柏、刺槐、落叶松、油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水保生态林,规模宏大,工程质量高,苗木成活率高,植被恢复快,生态效益显著,是治理与封禁管护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罗玉沟小流域建成了“五大体系”,即以坡改梯为主的温饱工程体系、以经果林为主的致富工程体系、以乔灌草为主的生态工程体系、以沟道治理为主的拦蓄工程体系及旱作科技体系,完成高标准梯田656.45 hm2,引进栽植大樱桃666.67 hm2,建成以刺槐为主的沟道防护林212.03 hm2,布设环形农机路60 km,坡改梯地埂绿化14.73 hm2,修筑谷坊680座、淤地坝19座,达到了土不下山、水不出沟的目标。

吕二沟小流域在修梯田、建果园、种牧草、调结构、兴产业的同时,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发展水保旅游产业,建成了吕二沟森林公园、青土坡珍稀植物园,绿化、美化了李广墓公园、烈士陵园。

这些各具特色的示范工程,不但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且在全区乃至全市起到了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2 与时俱进创新机制

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形势,秦州区在推行“三项制度”、强化项目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力度,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各界投资搞治理、搞开发,使耤河示范区工程建设上规模、上水平。

2.2.1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一是建立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联合的联动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合理配置、各投其资、各记其功、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原则,把农业开发、扶贫、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的项目进行整合,加快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

二是建立“四荒地”治理开发优惠机制。按照《天水市“四荒地”治理开发政策》,大力推行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治理形式,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坚持以物代补,重点倾斜,对开发“四荒地”的集体、单位和个人优先安排生产资料,优先进行技术服务,优先提供苗木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加快了“四荒地”治理开发的步伐。截至2010年初,项目区已承包、租赁、拍卖“四荒地”1 000 hm2。

2.2.2 实行机修梯田招标制,实现“一个降低、两个结合、三个转变”

从2001年开始我们对机修梯田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竞价竞标,广泛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工程建设,从而加快了坡改梯和农田道路配套工程建设步伐,降低了机修梯田的成本;实现了梯田工程、地坎工程、道路工程相结合,机械施工与人工整地坎相结合;转变过去以土方核算为按面积核算,转变过去机修梯田主体工程与地坎工程分离施工为二位一体同时发包、同时施工,建设一块、竣工一块;转变过去农机路粗放施工为科学规划,精心施工。

2.2.3 实行专业队承包造林制

专业队承包造林以“两定、两保、一明确”(定面积、定进度,保质量、保成活,明确权利与责任)为内容。在造林过程中,秦州区水利部门技术人员现场提供技术服务,把好整地关和苗木关,坚持高标准整地,高标准选苗。坚持从有育苗资质的国营苗圃调苗,并加强苗木的调运、栽前假植、修根剪枝等管理工作。在栽植中,全力推广根系蘸浆、刺槐截干等技术,做到挖深坑、回熟土、展根系、踩实苗、浇透水。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2.2.4 遵循径流调控理论,加大造林科技创新

在荒山造林中,科学利用径流做到以水定树,将栽植密度由4 950株/hm2降至3 300株/hm2,以提高单株降雨径流分配量,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改在荒山上修台子、挖大坑整地为小鱼鳞坑、拦引水的“燕尾式”、“蝌蚪式”整地工程,保护了植被;改过去重乔轻灌、单一栽植为乔灌草结合、多树种混交,通过封山育草、生物互补,提高生态效益;改过去重造轻管为一分造九分管,采取边造边管、封禁治理的方法,提高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

2.2.5 建立项目建设保障机制

为增强业务部门的服务功能,保证项目建设所需苗木,1999年,秦州区水利部门从农民手中租赁33.9 hm2土地建成了北山育苗基地,配套了节水灌溉设施,建成高效日光节能育苗温室20座、苗木组培快繁中心1处。2001年,又建成太京镇三十甸子优质经果林育苗基地4 hm2。这两个苗圃年出圃各类苗木760余万株。

2.3 建立健全制度,狠抓项目管理

一是完善封禁管护制度。采取“十定一建”的方法,即定地点、定四至、定面积、定制度、定人员、定效益、定报酬、定标准、定奖罚、定标志,建立封禁档案,明确工程治理产权,签订管护合同,聘任管护人员,加强封禁保护力度,巩固了治理成果。

二是落实责任,严格质量标准。将区级领导包乡镇抓点与年底政绩考核挂钩,将乡级领导包流域抓落实与政绩考核、职务晋升挂钩,将乡镇干部包村抓任务完成与工资、年底考评挂钩,将技术干部包规划、抓质量与职称晋升挂钩,将村组干部包户抓劳力与全年报酬挂钩。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甘肃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技术规程》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技术规范》施工和验收,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是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杜绝了挤占、截留、挪用现象的发生。

四是完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设置专柜,及时地将规划设计、施工、竣工合同、验收资料及其他资料,科学、合理地分类建档,为治理决策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支撑。

2.4 查处违法案件,巩固治理成果

一是充实机构,落实人员,统一着装,持证上岗。区水利局确定一名副局长主抓预防监督工作,各乡镇成立监督领导小组,完善区、乡、村三级监督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水土保持法宣传活动,教育群众增强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是依法行使“三权”,严肃查处水保违法案件。

3 成果与效益

3.1 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99.78 km2。闫家河小流域是耤河示范区5条示范小流域之一,境内辖闫家河等11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6 727人,土地面积13.29 km2。治理前,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差,坡耕地面积大,坡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2.25%,一遇暴雨,洪水常冲毁农田道路。通过治理,兴修梯田251.65 hm2,营造水保林 82.43 hm2、经果林 267.16 hm2,种草 31.27 hm2,修农机路10条40 km,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01 hm2提高到0.05 hm2,当地粮食产量也逐年增加。目前,闫家河、韩家湾、罗玉沟等示范小流域减蚀率都达到了70%以上。近年来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治理区粮食生产不但没有减产,而且稳中有升,充分显示出耤河示范区工程的抗灾减灾作用。

3.2 改善了农业基本条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近5年来,秦州区共兴修基本农田12 182.85 hm2,人均基本农田达到了0.1 hm2,农业人均产粮达到了337 kg,实现梯田化的芦家湾、师家湾等村,人均产粮达到768 kg。建成了一批经济林果和牧草基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秦州区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总值达到40 548.26万元,较1998年增长了66.8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 628.81元,比治理前增加了62.19%。

3.3 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

通过近几年的治理,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 45.30%、14.51%、0.22% 调整为 28.69%、45.07%、9.77%。随着水土资源的治理与开发,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口粮问题,而且解放了劳动力,搞起了集约农业、经济林果和第三产业,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现已建成韩家湾流域核桃基地、美国大樱桃基地、地埂牧草示范基地,闫家河流域大葱基地、胡萝卜基地,形成了一系列有规模、有效益的高科技产业链,治理区单一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模式已被打破,开始向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迈进。

4 建议

耤河示范区工程建设,使秦州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区域内生态环境还很脆弱,社会经济还很落后,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治穷致富的愿望很迫切,进一步深化治理十分必要。要在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的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做好后期项目立项准备工作,争取黄委、甘肃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为全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要不断探索耤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新思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水土保持措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生产用地的水土保持改造和生产力提高上,通过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生态用地的最大化,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秦州梯田水土保持
明代秦州卫考略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