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诗慧
(湖南省汝城县水利局,424100,汝城)
浅谈汝城县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及水管体制改革
朱诗慧
(湖南省汝城县水利局,424100,汝城)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水管体制改革;汝城县
湖南省汝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管单位担负着全县农业灌溉、防洪保安等公益性职能。笔者对该县龙虎洞水库、文明水库和李家洞水库等3个主要水库水管单位和乡镇水管站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收集到的情况谈谈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及水管体制改革。
龙虎洞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总库容 3448万 m3,有效库容3105万 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040 hm2,实际灌溉稻田面积5093 hm2。同时,还担负下游6个乡 (镇)3467 hm2耕地面积、14万人口的防洪保安任务。龙虎洞水库灌溉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7%,粮食产量占全县总产量的65%,商品粮占全县的56%,是汝城农业的“半壁江山”。龙虎洞水库管理所现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经费差额拨款。内设5股1室,9个渠道管理站,现有在职干部职工62人,退休人员33人。
文明水库始建于1971年,大坝工程于1998年完工,渠系配套至今尚未完成。该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库容1520万m3,支渠全长70.47 km,设计灌溉面积为2627 hm2, 实际灌溉面积 800 hm2,涉及汝城、宜章两县4个乡32个村。目前,干渠部分汝城段12 km已经开通,宜章境内的干支渠一直未施工,目前尚有22 km的干渠和10条62 km的支渠有待续建。灌溉水费总收入的10%返给移民村作为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所年收水费仅几千元。文明水库电站现有装机2000 kW。电站发电全年收入70余万元,目前累计欠银行贷款200多万元。文明水库管理所现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经费差额拨款。现有在职职工71人,退休人员11人,人员多,负债大。
李家河水库管理所负责的李家洞、横洞水库、洞背水库等3座小型水库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总库容287万m3,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13 hm2,实际灌溉面积553 hm2。3座水库均处于县城上游,保护水口、迳口村及县城7万多人的防洪安全。李家洞水库管理所为县水利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经费自收自支。现有在职职工5人,退休人员3人。
目前,汝城县将全县3个主要水管单位和23个乡镇水管站列入了体制改革范围,其中1个水库管理所和23个乡镇水管站定为纯公益性单位,另两个主要水库管理所定为准公益性单位。
目前灌溉水费计收都是由受益乡镇向农户收取,再与水库管理所结算。但是乡镇欠收、挪用严重,水费很难足额及时交给管理所,造成水库管理所经费运转困难。
水库管理所人员过剩,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存在大量内退、提前离岗人员,这些人员只拿工资不上班。
存在养老保险拖欠、退休人员工资没有保障的问题。目前退休人员逐步增加,势必造成不安定的隐患。
加强基层水管单位管理,完善水利设施,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基层水管单位造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第二十四条“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第二十五条“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要求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及水管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县级地方政府及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改革的信心。针对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议:
水利工程水费由水管单位按核定的各类水价直接收取。农业供水水费收取方式由水管单位自主确定,积极推广实行 “供水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共同收取或供水单位直接向用水户收取等形式,使用统一收费票据,建立农业供水水费公示制度,实行用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逐步推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水利工程供水逐步实行计量收费。在目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农业供水继续推行基本水价和按亩定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非农业供水实行计量收费。农业税已经取消,如果继续由受益乡镇向农户收取,则建议按比例上交县财政。县财政拨付水库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企业经营收益列入单位预算,由县财政监管。
对水管单位实行“三定”:定性,定编,定岗。
定性:李家洞水库承担防洪、排涝、灌溉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属纯公益性水管单位;龙虎洞水库和文明水库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兼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性功能,又承担工程管理、运行、维护和农业灌溉任务,属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定编: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人员编制。按照水库的库容和灌溉面积,经编办、财政、水利等部门测算,李家洞水库管理所编制数5个,龙虎洞水库管理所编制数52个,文明水库管理所编制数20个,同时,加强乡镇水管站的公益性职能,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管理,水利任务重的大坪镇、三星镇、附城乡、土桥镇、文明乡等5个乡镇水管站各配编2个,其他18个乡镇各配编1个,以上均为全额编制,享受公共财政拨款、补贴,工资纳入县级财政统发。
定岗:各水管单位在批准的人员编制总额内合理设置岗位,要确保重要岗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定期考评,优胜劣汰。水管单位工作人员的定编补员,必须专业对口。定岗定编后的富余人员,由各水管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妥善分流,确保社会稳定。水管单位内部实行人事、劳动、分配等制度改革。按照精简高效原则,科学设置内部管理机构,按需设岗,上岗人员推行聘用制,竞争上岗,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鼓励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把职工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
水管单位要按照企事分开、管养分离的要求,将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人员以及从事供水、发电、养殖等其他经营性生产的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组建独立或水管单位所有的企业,人员不再核定编制,自主管理,经费自收自支。规范经营活动,严格资产管理。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严格划分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职能和承担城镇供水、发电及多种经营职能,将经营部分转制为单位下属企业,事企分开,独立核算。
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按其核定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公益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县级财政负担;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发展改革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经营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由企业负担,更新改造费用在折旧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发展改革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纳入单位经费预算。县水利局及时向县财政局报告各种收益情况,县财政局实行动态核算,适时调整财政补贴额度。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数额,由县财政局会同县水利局依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确定。对所有水管单位,严格按人员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拨付结构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准公益性水管单位所属企业,按规定提取工程大修、折旧费,确保工程的维修养护。县政府出面清收水费欠账,所收水费主要用于解决社保遗留问题,今后不再形成新的欠账。■
责任编辑 张金慧
TV697
B
1000-1123(2011)09-0031-02
2011-03-03
朱诗慧,监察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