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相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750001,银川)
宁夏水资源情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吴洪相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750001,银川)
水资源;供需矛盾;应对;措施;宁夏
宁夏地处西北干旱内陆,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当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黄河流域的1/3、全国的1/12,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670m3,为全国平均值的1/3,呈现资源型、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局面。
宁夏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289mm,不足黄河流域平均值的2/3,且年内分配很不均匀。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开发利用难度大。在地域分布上,降水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部平均800mm,而北部引黄灌区仅178mm,相差3倍多。全自治区平均蒸发量高达1250mm,是降水量的4倍。
宁夏地区水资源量少,且与地貌对应,呈明显的带状分布。
由于近年黄河流域的天然径流量大幅度减少,1987年黄河分水方案中分给宁夏的40亿m3黄河水资源量又包括自治区境内主要支流的3.0亿m3,因此自1998年以来,实际平均每年分配给宁夏的耗用黄河水指标仅为33.0亿m3,且逐年减少,其中2003年的分配水量仅24.9亿m3,不足多年平均值的65%。据预测,未来年份黄河的来水量将进一步减少,宁夏年度分配水量还将继续减少。
宁夏9.49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中苦咸水占22%,达2.13亿m3,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57%。主要分布在中部的苦水河中下游、红柳沟和黄河右岸诸沟,南部的祖厉河、清水河中游及葫芦河流域。地下水中17%为苦咸水,达3.99亿m3,主要分布在苦水河、黄河右岸诸沟,盐池内流区的部分地区,清水河、葫芦河等流域以及银北灌区。全自治区当地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4.5亿m3。
目前,宁夏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已达3.0亿m3,但污水处理率仅为67%,每年中水利用量仅2 000万m3左右,中水利用率不足13%,部分废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被直接外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投产后,矿井涌水量不断增加,但目前年处理回用的仅为22%,其余均外排,严重损害了区域水环境。此外,由于大量接纳城镇废污水,引黄灌区各主要沟渠和容泄区水质均为劣Ⅴ类,水体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水功能区达标率不足30%,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形势。
目前,宁夏经济发展整体欠发达,引黄用水以农业为主,且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工业用水中能源、重化工等高耗水项目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自治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经预测,2020年宁夏需水总量将达到86.4亿m3,全自治区缺水率达15.2%。到2030年,宁夏需水总量将达到91.16亿m3,若不考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补水,全自治区缺水率将达19.6%,考虑南水北调补给的15.3亿m3用水指标,全自治区仍将缺水 1.86 亿 m3。
(1)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
坚持依法严格管理水资源。加快建立全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保护、效率”三条“红线”指标体系,抓紧制定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保护等法规。推进行政审批,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水行政执法,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
严格水资源总量控制。严格实行各市县地表水用水总量、地下水可开采总量、排污总量和取水户取水总量“四个总量”控制,实现全自治区水资源供需总体平衡。对取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超过初始水权分配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用水建设项目;对取水总量接近初始水权分配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用水建设项目。
坚持水资源节约保护优先。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监督管理,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严禁破坏水源地的开发和建设项目,禁止一切排污行为;禁止在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地下水取水工程;禁止在供水管网覆盖区新增地下水取水工程,有计划地关闭现有水源井,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2)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
在农业节水上,必须大力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压缩水稻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加大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力争在5年内将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2提高到0.46。
在工业节水上,要以高耗水行业为重点,落实新建涉水企业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制度,加强对现有企业的节水技术革新,促进节能降耗,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全自治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现状91m3下降到65m3,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60%提高到75%。
在城市节水上,要通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中水利用等,提高用水循环效率。使全自治区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再生水利用率超过30%,城市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超过90%,并在服务行业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
在体制机制上,要尽快建立符合区情、水情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法规制度体系,采取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水型社会知识,强化意识,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形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合力。
(3)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
一是加快建立全自治区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通过引黄、扬黄、跨流域调水及调蓄工程的建设和连通,引输蓄配工程齐抓,大中小微工程并举,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利用、可调控的“南北配置、城乡兼顾、丰枯补给”的供水体系,根据丰枯变化在不同区域间调水引流,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有效提高水资源调控和供水保障能力。
二是进一步推进水资源优化调配。北部引黄灌区依靠内部挖潜,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的统一调配;中部干旱带拓宽扬黄供水范围,实现扬黄水与当地水的统一调配;南部黄土丘陵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实现雨洪水资源在流域间和季节间的统一调配。通过联合调度,实现对黄河水、地下水、雨洪水及中水等不同水源实施统一优化调配。
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的监测为重点,加强县界断面水量水质监测与控制设施建设。通过安装计量和控制设施等手段加快建设区级水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区、市、县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推进水资源和节水管理信息化进程。
(4)深化水利改革,构建水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推进“一龙管水,多龙治水”,尽快理顺行政区域涉水行政事务的综合管理职能,由水利部门统筹城乡水资源评价、规划、配置、调度、节约、保护,逐步实现对水资源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统一管理。
二是积极探索供水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水管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上缴财政,支出由财政拨给,改变现状“以水养人”的局面,从根本上理顺供水单位节水机制,实现由被动节水向主动节水转变。
三是深化完善水权转换机制。加快探索水交易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积极开展行业间、地区间水权交易试点,对农民、企业等用水户节约出来的水进行市场交易,逐步建立水资源合理流转机制,实现水资源向高效益、高效率行业和区域转移。
四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开展北部、中部和南部不同地域,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不同行业的水价核算研究,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加快调整供水水价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优化配置水资源中的调节作用。
五是深入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立足供水等经营水利的优势,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大胆走向市场,用好中央转贷地方国债资金、地方政府债券、银行贷款等政策性资金,积极争取外来资本,包括国际投资,努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扩大水利投融资渠道,全面加快供水产业的发展。
(1)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大柳树水利工程是有效解决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防凌、防汛问题,实施全河调水调沙不可替代的控制性工程,也是解决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和电力调度矛盾的有效手段,多年来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论证工作,因此,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尽早建设意义重大。
(2)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后,将有效缓解淮河、海河流域缺水局面,而西线工程则对补充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沿黄缺水省(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可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提供有效支撑。
TV213.4
B
1000-1123(2011)03-0023-02
2010-12-01
吴洪相(1956—),男,厅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 田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