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相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750001,银川)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 号)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作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这一中心,创新完善“一个思路”,加快落实“两大制度”,建立健全“三项机制”,着力抓好“四大建设”,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
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治水理念、目标和措施,不断完善“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和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在指导思想上,确立民生优先、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治水理念,以强化水资源管理为核心全面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节约保护并重转变,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加快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在治水目标上,围绕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着力提高水利调控和供水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防灾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可持续发展“五种能力”。在治水措施上,综合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科技等手段,全面加大水利投入,加快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推动水利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特定的区情决定我们必须不断优化用水结构和水资源配置格局,做优做活“水”文章,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坚持以水定发展、定结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相协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围绕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全面落实“总量、保护、效率”三条红线,建立市县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评估、考核制度,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和监测预警监督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加大水权转换力度,综合运用市场调节等手段,开展水权交易试点,积极探索以工补农节水改造长效机制。到2015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水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合理,用水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推进“一龙管水,多龙治水”,尽快理顺各市、县(区)行政区域内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改革,逐步建立与水资源供需要求相适应的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制度,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资源的统一评价、规划、配置、调度、节约和保护,实现全自治区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涉水事务的统筹管理,加快推进水资源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
把完善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推进水利新跨越的持久动力,凝聚各方力量,社会共同支持,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实行防汛抗旱、节约用水、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水土流失防治行政首长负责制。自治区政府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各市、县(区)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节水工作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纳入各市县区政府年度考核范畴,与干部评价、任用等挂钩,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强化行政推动力。
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加大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投入主渠道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今后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各市、县(区)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要明显提高,增幅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征收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征收年限延至2020年。提高水资源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使用管理。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资金纳入各级财政。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对于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水利项目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按照 “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一事一议,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统筹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牧、扶贫等部门管理和实施的涉水农田项目,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质量标准、整合拼盘资金、发挥综合效益的建设新机制。自治区成立统一协调领导机构,审定各部门涉水项目规划,协调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安排。各部门管理实施的涉水项目由各市、县(区)水利部门牵头编制项目规划或规划大纲,水利厅会同相关部门审查或批复,各部门按国家投资政策审批实施项目,市县水利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验收,进行集中考核评比奖励。加大力度宣传区情、水情,增强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突出人饮安全、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强化措施,重点突破,加快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全力构建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好水平上造福人民群众。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为首要职责,优先解决生态移民用水。全力保障生态移民攻坚计划的实施,通过节水改造,切实转变移民安置区用水模式,降低水费支出,提高用水效率,通过多方筹资,全力做好35万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活生产供水工程建设,保障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快建设宁夏固原地区(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联通配套工程,全部解决剩余11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建设盐池、隆德等城乡供水工程,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一批集中供水工程,因地制宜延伸集中供水工程管网,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安全供水工程电价执行农业灌排用电价格。强化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建设,切实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成黄河防洪(凌)和贺兰山东麓防洪排水综合体系,实施清水河、苦水河重要支流治理工程,加快中小河流和山洪沟道治理;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银川、石嘴山等重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吴忠等城市达到50年一遇。完成61座小(1)型、启动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基本建立覆盖全自治区山洪易发区的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推进防汛抗旱组织建设,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快建设一批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工程。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加快构筑西部生态屏障。坚持不懈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封山禁牧、生态修复、水源涵养区保护,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0 km2以上。引黄灌区实施城乡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部干旱带实施重点地带生态治理保护工程;南部黄土丘陵区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大六盘生态圈和三河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强化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补偿制度。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紧兴建一批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实施黄河综合治理工程,推动“黄河金岸”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面完成黄河近期防洪工程建设,启动实施黄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重点城市河段综合治理,加强河道岸线资源整治利用,开展河道疏浚整治,形成“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景观河段,维持河道健康生命。抓紧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有效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通过唐西合并等灌区骨干渠系改造和骨干沟道整治,四大扬黄工程更新改造和连通,宁东等工业供水、长城塬等引水工程配套完善,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全自治区水资源“南北配置、城乡兼顾、丰枯补给”综合调配体系,实施渠沟、机井、库坝等联合调度,对黄河水、当地水及非常规水等不同水源进行统筹利用,进一步强化用水管理,实施精细调度,灵活配置水量,全力保障引黄灌区700多万亩(46.67万hm2)农田均衡用水和各业发展用水,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保证工业、城市、生态供水安全。努力做好重大工程前期工作,保障全区可持续发展用水安全。抓紧做好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资源配置、能源金三角水资源配置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
按照宁夏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要求,进一步创新完善组织和投入机制,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持续深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参与群众更多、声势规模更大、标准质量更高、综合效益更好、社会影响更广,不断提升农村水利设施标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加大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盐渍化改良,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加快发展盐池、海原等牧区水利。到2015年,基本完成沙坡头灌区以及重点中型灌区、百万亩库井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固海扬水等4个大型灌溉排水泵站和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完成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
以农业节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农业、工业、城市节水并举,工程、技术、行政、经济节水措施齐抓,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农业节水围绕“三大示范区”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进耕作制度,建设一批规模化高效节水示范区。灌溉种植区推广渠道防渗、水稻控灌、激光平地、小畦灌等节水技术。设施及特色种植区推广微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旱作种植区推广补灌、穴播点灌、注水灌、集雨窖灌等节水技术。工业节水围绕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及“五大十特”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老工业企业节水改造,新上工业企业全部采取节水新工艺,推进企业循环用水系统、工业园区用水循环网络系统建设,提高企业水循环利用水平。城乡生活强化节水管理,大力普及生活节水器具。加快供水管网系统改造,加强监测监管和公共用水管理,推行节水器具和设备认证制度。建立节水激励和补偿机制,加大节水载体建设和节水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引导公众支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到2015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自治区耗水总量力争控制在国家分配指标内,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48,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300m3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到50m3以下,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J].中国水利,2011(4).
[2]陈雷.全面提升规划计划工作执行力着力推进“十二五”水利跨越式发展[J].中国水利,2011(3).
[3]矫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做好规划计划工作[J].中国水利,2011(3).
[4]宁夏 “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纲要[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