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农田除涝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1-02-14 10:48陈广淳
治淮 2011年8期
关键词:大沟淮北农田水利

陈广淳 潘 强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蚌埠 233000)

安徽省淮北农田除涝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陈广淳 潘 强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蚌埠 233000)

本文从安徽省淮北地区农田除涝工程现状和涝渍灾害入手,分析了农田排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田治涝的对策及建议。

安徽省;淮北平原区;农田除涝;治理对策

1 引言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处114°58′~118°10′E,32°45′~34°35′N,全区国土面积为3.74万km2,为全省总国土面积的26.8%,但耕地面积达210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率接近60%。地势平坦,除东北部有少数低山残丘外,基本上为广阔平原,属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是安徽省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770~950mm,自北向南递增,降雨年际间和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最大与最小比值达3~4,年内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的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60%~7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涝渍灾害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治淮事业的发展,淮北平原区经过60多年的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大量骨干防洪工程相继兴建和完善,河道防洪标准大幅提高,防洪减灾体系基本构成,洪灾发生的几率和洪灾损失均逐渐减少。但由于淮北平原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除涝综合规划治理的投入长期偏少,至今虽已基本建成以大沟为单元的除涝配套工程体系,但除涝标准偏低,整体达不到3年一遇,涝灾已成为制约淮北平原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治涝任务任重道远,建立和完善农田排涝系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淮北农田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

2 农田除涝工程现状与涝渍灾害

2.1 工程现状

安徽淮北地区治水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目前的排水系统。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以大沟为单元的除涝配套工程建设,使得面上排水工程有了很大改观,现有除涝面积达到150万hm2,除涝标准为3~5年一遇,占易涝面积的87%。据统计,淮北地区现有大沟总数为1411条,总长度12331.3km,总集水面积26237.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70%,已配套桥梁6328座,涵闸649座;现有中沟13748条,长23960 km,配套桥涵28119座;现有小沟82459条,长46140 km,配套桥涵61013座。

2.2 涝渍灾害

淮北平原涝渍灾害的显著特征是易涝(渍)面积多、发生机率高、危害程度大。据统计资料分析,安徽省淮北平原区原有易涝面积173万hm2,占该区耕地面积的83.1%,占全省易涝面积的72.1%,虽然大部分易涝面积已经得到治理,但治理标准较低。20世纪后50年代该地区多年平均受灾面积达到50万hm2,占耕地面积近1/4,占全省涝灾面积的78.5%。进入21世纪以来,2003年、2007年淮河又发生流域性大水,该地区受灾面积均达到100万hm2。

3 农田排水存在的问题

淮北地区受水文、地理、土壤等影响,易涝的原因很多,暴雨是致涝的主要自然因素,农田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大中沟淤积重,排涝标准低

本区农田排水工程主要为上世纪70~90年代所建。由于多数大中沟多年未进行疏浚,目前普遍淤积堵塞,除涝标准显著降低,现有大沟约有60%达不到5年一遇标准,中沟约有70%达不到5年一遇标准。

3.2 田间排水系统不健全

田间沟密度低、深度浅,不能满足排水降渍要求;排水沟被平、沟坡沟底耕种情况时有发生;淤积、废弃物挤占沟槽现象严重。由此,若遭遇暴雨或受连阴雨侵袭,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3.3 工程配套差

目前多数地方没按标准进行田间桥涵配套,群众为了方便生产,自行修建许多小孔桥、漫水桥,甚至拦沟打坝;另外大中沟控制建筑物较少,现有涵闸也多数年久失修、启闭不灵,汛期易发生外水倒灌。

3.4 抽排能力弱

许多小型排涝站装机少、标准低、管理权限不清,设备损坏,排涝运行费筹集难,利用率低,致使仅有的抽排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3.5 存在未治理易涝区域

由于历史原因,本区中部及沿淮部分偏远地区基本没有进行除涝配套,总面积约有20万hm2,现状除涝标准仅合3年一遇的占30%~50%。

4 农田排水对策

4.1 排水分区及特点

安徽省淮北平原由于受自然、工程、农业生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区均存在涝渍灾害问题,但不同地域之间农业生产遭受涝渍威胁和危害的机率和程度又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北部地区降雨量偏少、地势较高、地面坡度较大、处于河道的中上游,一般表现为易旱不易涝,渍的问题也不明显,且容易解决。由于河道、农田排水系统淤塞和工程建设不到位所引发的涝渍灾害机遇较少,突发性的暴雨所引起的超标准涝水,在合理调度下,遭受涝渍灾害的影响也是短暂的。

南部地区滨临淮河及其骨干河道下游,洼地、湖泊众多,农田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干支流汛期高水位顶托,自排条件差,内水难以排除,“关门淹”现象突出。区域内部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排水矛盾也比较突出,需要解决的排水问题较多。

中部地区是介于北部和南部之间的广大河间平原区,属于易旱易涝区。本区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地势平缓,微地形起伏,存在诸多碟形洼地;河道上陡下缓,易受到外河水位顶托,上游洪水也时有侵扰,给本区域内的排水带来许多困难。

4.2 除涝排水布局

4.2.1 北部地区

本地区现有排水系统比较疏浅,在遇到特殊型式的暴雨时,可能酿成严重的涝灾。该区大沟控制面积为10~50km2,沟深宜3.0m左右,间距2.0~3.0km;中沟控制面积1~10km2,沟深1.5m~2.0m,间距800~1000m;小沟宜采用浅稀型,控制面积0.1~1km2,沟深1.0m左右,沟距200~300m。

4.2.2 中部地域

该区域河间平原面积较大,地形坡度比较平缓,缺少地面调节库容,总体除涝标准较低。该区田间排水工程规格标准基本上是介于北部和南部之间,其设计大沟沟深一般为3.0~4.0m,间距1.5~2.0km;中沟沟深2.0~2.5m,间距600~800m;小沟深度约为1.2~1.5m,间距为150~200m。

4.2.3 南部地区

本区域雨量较为充沛,地面水源条件较好,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骨干排水系统不但要求能排涝,而且还能蓄水、引水。在低洼区还有滞蓄涝水的要求,以减少排涝流量和排涝站装机容量。本地区规划大沟深度为4.0~5.0m,间距1.5~2.0km;中沟沟深2.5~3.0m,间距500~800m;小沟宜采用浅密型,沟深一般为1.5m,间距约在100~200m。排水系统应实行高低分片控制、排水,遇到大暴雨能适当调度排泄,解决高低地、上下游之间的排水矛盾。

4.3 配套建筑物

4.3.1 桥梁

排水沟和道路的交叉处必须配套桥梁,以便排水并保持道路的畅通。据调查,淮北地区的大沟桥梁密度还不能满足要求,中小沟桥涵缺口更大;现有桥涵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毁坏失修、孔径小、荷载低等问题。为了满足生产交通要求,保持沟通路畅,必须按需要、按标准配套桥梁。规划桥梁间距一般为大沟桥1 km左右,中沟桥400~800m,小沟桥200~300m。

4.3.2 涵闸

大沟兴建控制建筑物十分必要,可以起到拦蓄地表径流、进行排水调度、防止外河洪水倒灌等作用。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大沟蓄水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而淮北中南部地区又处于河道的中下游,大沟直入行洪河道的较多。目前,大沟没有控制建筑物或者失去作用的占其总数的一半。2003年和2007年的大水充分暴露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无控制或有控制但启闭不灵致使洪水倒灌淹没农田的情况屡有发生。按照蓄水、调度或防洪的不同要求各大沟都需要兴建控制建筑物,对于老化失修的涵闸应进行维修改造或拆除重建。部分直入河道的中沟也需要修建防洪设施。

4.3.3 排涝站

要加快淮北排涝站的摸底调查,加大更新改造力度,解决老化失修问题,着力对排涝站运行机制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得力措施,促进排涝站的良性循环。同时,利用淮北洼地治理的契机,进一步完善淮北洼地排涝站的布点和增容工作,适当提高重要洼地的治理标准,尽量消除排水空白点。

4.4 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直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造成工程效益不能很好发挥。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跨区划洼地综合治理方案的协调、制定与落实工作,全面提高区域排涝能力。对现行农田水利工程建管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落实管理主体,巩固建设成果,盘活水利资产,实现良性运行,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农田水利提出的更高要求,走出“投入不足—建管缺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怪圈,促使农田水利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陈广淳(196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规划工作。

E-mail:cgc1196@tom.com

猜你喜欢
大沟淮北农田水利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织金县大沟村:40年的“断头路”修通了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兵地融合谱新篇
专家解读《农田水利条例》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