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 风
六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共同承建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这一保障性住房工程未毕,六家“大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21栋楼被检出质量问题(新华社电)。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青海有三个月寒冬不能施工,保障房工程量大期紧,所有施工单位的思路是先干到封顶后再进行修整,发现蜂窝、麻面、露筋等施工通病后没有及时处理,忽视了整体质量。
为此,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青海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实行工程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参建各方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律清出青海工程建设市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指出,“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的必然要求。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几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比普通商品房更显重要,在保障房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后,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将严重违法违规企业采取坚决清理出工程建设市场,无疑是强有力的质量保障措施。
在为强力措施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财政、政策、资金、建设、管理等等诸多环节,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牵扯着诸多利益,其复杂性不亚于一场重大社会变革。在国家层面下大决心大力推进的前提条件下,作为建设责任主体,地方政府需摈弃各种利益纷争,将实践执政为民宗旨贯彻其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指导,在土地、资金、建设、管理等方方面面全力以赴、百倍地尽心尽责方可毕其功于一役。正因为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利益交织在一起,而房屋工程建设周期长、任务紧,在充分考虑原材料、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影响因素后,如何平衡各方合法利益,在操作层面更具人性化,也值得深入研究。
总之,“十二五”期间,全国保障房建设目标为3600万套。2011年,全国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预计总体投资接近1.4万亿元。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投资预计将达5万亿。如此巨大的建设规模,如何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任务,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这些目标更需要完善的、规范的制度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