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夏季猪的主要疫病

2011-02-13 03:56黄明权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3期
关键词:蚊蝇肌注猪舍

黄明权

(安徽省定远县三和畜牧兽医站,定远 233200)

防控夏季猪的主要疫病

黄明权

(安徽省定远县三和畜牧兽医站,定远 233200)

1 猪夏季主要疫病防治

1.1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现发病多以临床症状轻微、发病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程长的慢性、温和型为主,但死亡率仍较高。

急性型猪瘟一般表现为持续高热41 ℃左右,眼部分泌粘性或脓性分泌物,肤上多有出血点或斑,指压不退色,粪便前期干燥后排稀粪,幼猪可见神经症状,而慢性、温和性猪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次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病猪消瘦、贫血,行走后肢无力。有些病猪早晨出现耳尖、尾端及四肢下部出现蓝紫色,或出现坏死,病猪病程长,可达到1个月以上。慢性猪瘟剖检时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可见“钮扣状”溃疡。

预防与治疗,猪瘟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制剂是猪瘟高免血清,但也只限于对发病前期的猪有效,而对病程进行到中后期的猪无效,并且治疗费用高。预防接种猪瘟疫苗作为当前预防猪瘟的主要手段。可采用在仔猪20日龄时用猪瘟兔化弱毒苗或脾淋苗进行首免,60日龄进行第2次免疫,后备种猪在配种前作第3次免疫。种猪每半年免疫1次。

1.2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蓝耳病)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是猪群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它主要感染猪,尤其是母猪,该病严重影响其生殖功能,临床主要特征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呼吸困难,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短暂性的两耳皮肤紫绀,故又称为蓝耳病。

发病猪多表现有呼吸困难症状,母猪染病后,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少部分耳尖发绀,一般持续1~3周,最后可能因为衰竭而死亡。怀孕前期的母猪流产,中期出现死胎、木乃伊胎,或者产下弱胎、畸形胎,哺乳母猪产后无乳;公猪感染后表现精神沉郁、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繁殖力下降;生长肥育猪和断奶仔猪染病后,主要表现为厌食、呼吸困难,有些猪双眼肿胀,出现结膜炎和腹泻,有些断奶仔猪表现下痢、关节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剖检病死猪主要可见病变是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水肿。

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的办法加以控制。注射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措施,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2个月,间隔1个月进行2免,经产母猪在妊娠60 d免疫1次,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

1.3 猪丹毒

猪丹毒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6月龄的猪只。当前主要是散发,有的呈地方性流行,农村养猪户发生较多。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在6~9月份,南方炎热的地区也有全年发生的。

急性病例多表现为败血症,病死率可达80%以上;亚急性病例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紫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病例则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四肢关节炎。

防治:进行药物预防可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在1 t料拌入强力霉素150 g与阿莫西林200 g或加四环素粉132 mg/ L 于饮水中均可预防本病。也可用注射猪瘟、肺疫与丹毒三联疫苗预防。发病时可以选用青霉素,20 kg体重以下每次用100~200万U,20 kg体重以上每次用250~300万U,以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5 mg)稀释后肌注,每日2次,连用3 d。或用四环素,7~15 mg/kg体重,肌注,每日2次,连用3 d。

1.4 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各品种和年龄的猪都有易感性,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急性病例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0~42 ℃,厌食、嗜睡、转圈、反应迟钝。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全身皮肤发红,以耳尖、鼻侧、胸、腹部及四肢明显,指压不退色,严重时出现紫斑。哺乳仔猪皮肤苍白和黄疸,有的可自愈。

防治:药物预防:母猪分娩前肌注长效土霉素,5 mg/ kg体重,肌注,2日1次,连用2次;1日龄仔猪肌注土霉素,每头50 mg,7日龄再注1次,可防止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出现疫情时,种猪群于1吨料中加喘速治600 g,黄芪多糖粉600 g,连喂10 d。仔猪群,可于1 t饲料中加四环素150 g,对氨基苯砷酸钠45 g,连续饲喂10 d。育肥猪,可于1 t饲料中加阿散酸120 g,连续饲喂10 d。

治疗:可用血虫净(贝尼尔),5~7 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分点肌注,每日1次、连用2次;同时配合肌注红弓链康注射液,0.1 ml/kg体重,重症加量,每日1次,连用4 d。对重症病例,特别是贫血严重者应给予支持疗法,注意强心、补液,如静脉注射,改饮电解质多维,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尽快康复。

1.5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种人兽共患的虫媒病毒病。本病的发生与蚊虫的孳生繁殖和活动特性有密切关系,因而本病的流行表现出严格的季节性。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一般发生于6~9月份,我国北方与东北地区发病多在8~9月达到高峰。猪只发病全愈后不会复发,但可成为无症状带毒猪,造成猪-蚊-猪的循环传播。本病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以及青年种公猪发生睾丸炎、睾丸肿大,失去配种能力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

预防:每年的4月份对猪群使用猪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保护期可达10个月以上。后备种猪150日龄的首免,3周后2免,每次每头肌注1 ml;经产母猪与种公猪每年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 ml,仔猪不注射。

治疗: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 ml、10%葡萄糖注射液100~300 ml,40%乌洛托品15~20 ml,10%维生素C5~10 ml,2.5%维生素B110~20 ml混合1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同时肌注板兰根注射液20~40 ml/头,每日1次,连用3 d;肌注干扰素,每头2~4 ml,每日1次,连用3 d。

2 高温季节猪病防控的措施

2.1 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

高温季节生猪因所处的环境气温高,易引起中暑,并可诱发猪的病毒病和细菌病,所以,要做好猪群的防暑降温工作,可通过增加猪舍的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增加喷雾消毒的次数、按装风扇、采用湿帘等措施来降低猪舍环境。

2.2 加强营养,增强猪体搞病力

气温过高,会使猪的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和肌体的抵抗力。高温季节要加强猪饲料的调制,增加环境饲料的适口性,并适当提高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在日粮中增添油脂、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来满足猪的生长需要。

2.3 消灭蚊蝇,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高温季节是蚊蝇大量繁殖滋生的时期,蚊蝇通过叮咬猪体来传播许多疫病。可通过按装纱窗、纱门来控制蚊蝇进入猪舍,也可使用蚊蝇净等杀虫药杀灭蚊蝇,每周1次;并在排污沟中投放烧碱杀灭虫卵和幼虫。

2.4 加强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消毒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存在的各种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个重要手段。对饲养场、周边环境等环境可每隔3天用石灰水、草木灰水或火碱水等消毒药来消毒1次。猪舍内每天消毒1次,并定期更挽消毒液

2.5 严格猪疫病的免疫

免疫接种是提高猪肌体特异性抵抗力,降低猪对某种疾病易感性。在进行免疫时执行的免疫程序要科学,执行要严,并且疫苗注射量要足。同时,要注意疫苗贮存保管,防止苗疫因保管不好而影响其效价和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蚊蝇肌注猪舍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夏秋季节规模养鸡场防控蚊蝇的有效措施
蜻蜓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家用食醋可驱蚊蝇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