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现状及对策

2011-02-13 03:37陈炜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永康市菜农产品质量

陈炜平

(浙江省永康市农业局,浙江永康321300)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蔬菜产品彻底摆脱了供应紧缺的局面,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产品质量逐步提升[1]。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农残检测合格率近年来均稳定在95%以上。但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2],2010年出现的毒豇豆事件,近年来时常出现的蔬菜食用中毒现象,都说明了蔬菜产品的安全隐患仍然严重存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目前蔬菜产品的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健全,检测标准混乱,检测内容单一,取得的检测数据还不能完全反映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3],有关部门估计,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如果按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衡量,合格率仅为30%左右。主要蔬菜产品特别是生长周期短的叶菜类产品和反季节蔬菜产品,有超过1/3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

1 存在的问题

我国蔬菜生产普遍存在菜农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生产规模小,经营主体多,种植分散,标准采用率低,设施装备水平差,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从生产环节看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1 菜农质量意识淡薄,从业人员道德水平低

从永康市蔬菜办及相关单位近年来组织的生产检查情况看,有70%以上的菜农配药随意性大,用药后随意丢弃农药包装物,近2/3的菜农在虫害高峰期生产的小青菜上每季施葯在10次以上,大部分菜农在选择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种类时首先考虑的是防治效果,部分菜农不知道或有意忽视农药使用后的安全间隔期,个别菜农甚至边施药边采收上市销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食、售分开现象普遍,其结果是蔬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1.2 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先天不足

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耗总量、“三废”排放总量增加,空气、水源等环境因素恶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投入量不断增加造成了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流失的化肥,农药又加剧了江河湖海的水质变劣。城市化进程加快挤压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使农业生产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常年蔬菜基地由于复种指数高,土地不能得到有效的休养生息,地力下降十分明显。步入了生产过程的高投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又促使更多的投入的恶性循环当中,使蔬菜生产处于先天不足的环境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基本模式,生产规模小而散,由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差,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蔬菜生产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知识缺乏的情况十分普遍。大部分菜农只凭经验从事生产,标准意识十分淡薄。由于蔬菜品种繁多,种植茬口重叠,影响因素复杂,随机性强,也给生产标准及操作规程的推广制造了一定困难。从永康市的情况看,目前除几个市级一线蔬菜基地的部分蔬菜品种有较为完善的生产标准外,绝大部分的菜地生产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市场上出售的蔬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蔬菜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高。

1.4 投入品混乱,使用不规范

用于蔬菜生产的化肥农药大多是通用的,缺乏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需要的专用肥药。生产厂家、经营网点小而散、产品标识不清,安全警示缺乏、质量不稳定的现象普遍存在,菜农使用时极易混淆。不少产品同一成分却有多个商品名称,即使是专业技术人员,稍不留神就会搞错,更何况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菜农。大部分菜农只能依赖销售人员的并不可靠也并不科学的推荐来使用产品,据作者平时与菜农的接触,发现大部分菜农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主要是依据平时经验积累和销售人员的推荐,缺乏必要的鉴别知识与试验意识,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给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2 原因

蔬菜生产由于品种多,茬口复杂,气候变化大,形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但期间也有普遍性的问题,作者经过认真的总结思考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2.1 市场准入门槛低

建国以来由于生产水平落后,市场流通缓慢,我国的蔬菜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强调数量的增长,忽略了质量的提高,遍布城乡的蔬菜市场(摊点)给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制造了障碍。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能像工业产品一样可以通过外观和试用来加以区别,客观上也为劣质蔬菜进入市场流通创造了条件,可以说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的蔬菜产品市场准入毫无标准可言。市场监管缺位,社会转型时期的信用危机,降低了蔬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的可能性,导致了实际上不利于高品质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参与市场竞争的局面长期存在,即使在各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上也很少有相应的准入机制,客观上出现了鼓励生产劣质蔬菜产品的尴尬局面,导致了蔬菜生产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加重了蔬菜产品的安全隐患。

2.2 蔬菜生产条件不完善

蔬菜生产条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用地面积严重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设施装备水平低下等方面。以永康市为例,全市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接近100万,蔬菜作物播种面积不足0.67万hm2,常年蔬菜基地仅96.7 hm2,设施蔬菜面积不足66.7 hm2。全市年产各种蔬菜约15万t,人均日拥有量不足0.5 kg,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量蔬菜需从外地调入。常年蔬菜基地由于复种指数高,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化学物品,土壤盐渍化、肥力下降现象严重,蔬菜作物长期处于恶劣生长环境,易引(诱)发诸多病虫害,加大了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的投入量,进一步加剧了蔬菜产品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不断加快,土地挤压现象愈加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永康市耕地面积减少了50%以上,仅存的耕地中相当部分紧邻工业园区,弃耕抛荒现象严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部分田块已无法实现排灌畅通。由于“三废”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相当一部分田块实际上已不再适宜种植蔬菜。

2.3 菜农缺乏科学知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造成了高素质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是所谓的3860部队即妇女和老年人,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对缺乏,生产方式落后,思想观念守旧,极度缺乏投资能力。2002年永康市相关部门在东城街道西竹园村规划建设千亩规模的钢架大棚蔬菜基地,在市、街道二级补助70%以上的基础上,也只搭建了600个左右的8 m棚。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为了改善蔬菜生产条件,提高产业效益和蔬菜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连续几年出台补助政策,配套防虫网及微喷(灌)等设施,由于菜农缺乏投资能力,推广工作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二项设施配套齐全的不足基地种植面积的1/3,免费安装的频震式杀虫灯也由于电费、日常管理费用的分摊难以落实而在一年后弃用。永康市蔬菜办的相关技术人员先后在该基地推广性诱剂、诱虫板,生物防治农药等无公害生产技术,由于菜农认识不足,多次技术推广都停留在免费使用的试验示范阶段,一旦真正需要菜农为新技术埋单,就出现无以为继、半途而废的现象。为了配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永康市相关部门尝试在市蔬菜基地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并对生产记录齐全的种植户进行补助,其实际效果也不理想。

3 对策

3.1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抵制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11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强制性技术规范。第32条规定: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同时在33条明确规定了不得上市销售的农产品的情形。要依法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检验检测、市场监管等手段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促进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4]。

3.2 制订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的扶持。作者认为,政府在制订扶持蔬菜产业政策时,首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蔬菜产业的现状,从造成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普遍存在的关键环节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制订鼓励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扶持政策,引导菜农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3.3 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质量安全控制

蔬菜生产由于品种多,茬口重叠,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十分复杂,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首要制约因素,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要解决农业生产人才外流问题,政府要制订相关政策,鼓励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事关国计民生的蔬菜产业,加大对蔬菜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各级财政要建立蔬菜发展基金,增加政府对蔬菜产业的投入,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稳定的蔬菜生产基地。选择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建设连片的蔬菜基地。在种植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并要尽可能安排同一品种、同一时间播种。在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地方,要注意单户经营规模的适度。实践证明统一品种的规模种植便于监督管理,便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从各地的检验检测结果证明这是有效的,永康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基地生产的蔬菜产品和散户生产的蔬菜产品的农残检测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基地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明显高于散户。

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现代生产方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其产品质量的整齐划一,要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尤其重要。国家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蔬菜生产的标准化技术体系,推广部门要将推行标准化生产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面提高我国蔬菜生产过程的标准采用率。

同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步伐,在选好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化学物品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降低蔬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土壤养分信息资料及蔬菜品种的养分需求规律科学制订施肥方案,推广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基本不用硝态氮肥,少用叶面喷肥,使用化肥要采用深施、早施的蔬菜无害化集成施肥技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改变轻防重治的落后观念,注重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推广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在禁止使用高残高毒农药的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最终达到降低蔬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目的。

建立健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农业部门要负起蔬菜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监管,蔬菜生产者要按规定要求建立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载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时间、使用数量、使用次数、使用间隔,采收上市时间等情况,以便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相关机构要加大检验检测的力度,对上市前的蔬菜产品进行抽检,并及时反馈检测情况,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增强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让消费者放心。

[1]刘荣茂,何亚峰.加快我国蔬菜出口产业发展的策略[J].浙江农业科学,2006(1):1-5.

[2]王冬群,韩敏晖,陆宏,等.慈溪市蔬菜农药残留时空变化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6):609-613.

[3]郜海燕,于震宇,陈杭君,等.浙江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和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05(2):81-83.

[4]杨新琴,赵建阳,潘慧锋,等.“十二五”提升浙江蔬菜产业的对策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11(2):224-226.

猜你喜欢
永康市菜农产品质量
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胡志刚 典藏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神秘的湘西菜农
浅谈五金工艺材适用优良树种筛选
你猜我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