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铜山的两次革命

2011-02-12 09:47肖隆平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维维实施细则山区

肖隆平

资源经济转型的县域样本。

画里有山有水,不过,山是荒芜的、水是黑色的、天空是灰蒙蒙的。这是20世纪末期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广为人知的一个小朋友的画作。当老师问这位小朋友为什么要把画画成这样时,小朋友回答,因为他看到的就是这样。

“小朋友是不会说谎的。这幅画反映的就是铜山当时小作坊式工业企业遍地开花的情景。”如今已是65岁的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维维)副总经理张秀诗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讲诉铜山区的过去时,就忍不住提起了这个故事。曾经在铜山县(2010年9月改为铜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工作10多年的张秀诗见证了铜山从依靠“五小”工业企业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成为有上百家销售收入逾亿元“俱乐部”的新工业区的奇迹。

逃离作坊

张秀诗虽然年过花甲,印堂发亮,但说起话来却掷地有声。当记者提起铜山的小水泥厂时,他不禁忆起了自己曾经任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时经常跟县领导奔走于各个乡镇的不眠之夜。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铜山就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煤炭、建材、冶金、造纸等行业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曾经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一位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到过徐州做水泥贸易的安徽人焦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那时候的铜山,小水泥厂到处都是。因为小水泥厂多的缘故,铜山在苏北、淮北一带还很出名。”

铜山县当时没有意识到“五小”企业的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张秀诗对记者说,刚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的铜山,作为农业大县,想要发展经济“就要发展‘五小企业——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这也是当时农转工的必然选择。

当铜山的县领导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铜山开始了第一次产业转型。不过,这次转型并不容易。张秀诗说,“五小”企业虽然是关停了,但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却不是一时半会能找到的。时任铜山县长刘忠达(现为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也为招商引资发愁过,一度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后来,铜山县决定“就地取材”——利用铜山是个农业大县的优势发展食品加工业,发展绿色产业。铜山县根据县内农业资源分布情况,兴办起了多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并以之为龙头,推出了维维、大地、维桑、胜阳、银龙等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其中,维维、大地、银龙和胜阳4家集团被列入江苏省30家贸工农一体化重点企业,在江苏全省甚至全国都具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由于食品工业的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又不高,开发能力还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铜山又以龙头骨干企业、著名品牌为依托,全面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规模创新四大战略工程,到2000年,全县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进一步巩固了“食品大县”的地位与思路。

在这些食品工业企业中,维维集团在政府的帮助下筹资了2亿元,完成了速溶豆奶粉的改造,并于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A股上市的第一家豆奶粉企业。

二次转型

在连接徐州和铜山的交通要道上,从南三环往南大概4公里便是北京南路,其西边由黄山路、彭祖路、嵩山路和长江西路构成的一块方区内,坐落着铜山区的各个政府机关,该区域也就是铜山的行政区。在这片区域里,每一条公路两侧都种满了树,在寒冷的冬天里树也依然是绿色的。这样的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铜山过去的马路两侧水沟里流淌着的水跟酱油一样的黑。

虽然2000年时就已从铜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职位上退下来,无法作为一名公务员继续为铜山的绿色工业做奉献,但张秀诗从心底里为铜山做出产业转型的决策感到欣慰。

其实,跟张秀诗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铜山区发展改革与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彭现元,在回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提出的问题时,他都不忘绕到铜山今天发展的5大产业上来。

所谓的5大产业,铜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思恬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介绍说:“就是‘食品、机械、冶金、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为了发展铜山经济,我们结合铜山的特点重点发展这五大产业。”

维维,作为食品加工业的传统企业,又是铜山新5大产业之一的龙头企业,张秀诗作为其中的一名员工,他介绍说,维维已经从过去的简单供应豆奶粉发展到了今天能够生产50多个种类的豆奶粉、牛奶、粮油等大食品的生产企业。永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商品事业群企划总监张卫萍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维维的市场占有率达39%左右,目前还是豆奶领域行业的老大。”

在铜山行政区的南边,就是铜山经济开发区。这里坐落着铜山五大产业的诸多公司,比如江苏云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意电气)、徐州精英电器公司、右任磁电徐州有限公司、江苏华特自控设备公司、徐州市恒源电器有限公司、三原电力自控技术公司等等。其中云意电气是一家2000年创办的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整流器调节器的高科技公司。云意电气品保部经理戴锦坤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称,云意电气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接近70%,处于垄断地位。奥秘是他们掌握了核心技术,现在与国际上其他三家同行业公司处于竞争态势。

除了云意电气,在彭现元推荐的公司中,还有美驰车桥、约翰迪尔、爱斯科耐磨件、肯纳金属,这四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强。在铜山“做大企业”的重要规划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甚至吸引他们的总部搬迁到铜山都是一项很大的贡献,政府将给予高额的奖励。

从引资到选资

在张秀诗的记忆里,20世纪末期刚刚开始关停“五小”企业之时,甚至在其后的两三年内,不管出台什么样的措施,铜山都很难引进外资企业,更别指望能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了。铜山区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主任丁维松亦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他们那时候的招商引资是,无论什么企业,只要肯进驻铜山就照单全收。而当前是招商选资,不符合政府对产业发展要求的一概不要。

这样的变化在铜山区相关的扶持政策文件里也能找到相关印迹。在铜山区发展改革与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业运行科科长陈静递给《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的两份2009年年中和2010年年中颁发的文件里,两个扶持政策就有很明显的不同。

2010年的《铜山县产业转型升级扶持资金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比2009年的《扶持企业发展、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实施细则》在扶持范围、条件、标准上都更为明确和细化。同时,2010年的《实施细则》还增加了“监督管理”一章的内容。

仅从扶持条件和标准来说,2009年6月8日颁发的文件是相对混乱的,而2010年

6月8日颁发的文件里却提炼出了“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响品牌”、“做精科技”、“构建人才平台”和“创新体制机制”六大要素,然后根据六大要素分门别类地设定奖励标准和奖励金额。用铜山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就是之前的《实施细则》是一幅印象派的人物画,而2010年的《实施细则》就成了一个有鼻子有脸的高清数码照片。

以2010年版的《实施细则》第六条“做强企业”来说,其下又分了4项考核类别,每个类别中又按等级来给予奖励。比如“规模扩张”一项,《实施细则》规定:原规模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5%以上,实现5亿元~10亿元的扶持10万元、10亿元~20亿元的扶持20万元、20亿元~50亿元的扶持30万元、50亿元~100亿元的扶持40万元、100亿元以上的扶持50万元且每增10亿元增加扶持10万元。

对于2000年就从县财办调任现职,并一直作为《实施细则》制定的牵头人的彭现元来说,制定这些政策都是为了实现铜山的产业转型升级。只是2010年作为铜山产业转型升级之年,他们更迫切地希望能够让产业转型升级得到更为显著的成效。所以,《实施细则》只会越来越细,为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

千亿身价

坐在显得有些陈旧的办公室里,陈秀诗仍然像当年做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一样,还得给维维的宣传工作做好书面材料,但他却很清晰地记得自己当铜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时,一个月也就800多块钱的工资,却要靠维维集团每个月拿出的1000万税收才能发下来,没有这些税收,他的工资就别想拿到手了。

时过境迁,铜山区政府如此窘迫的境地也随着县改区一去不复返了。在铜山区政府办公大楼后面,刚刚盖起了一栋3层的玻璃楼。就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的当天,铜山区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这栋还没装修完的玻璃楼里召开。

在这次会上,铜山区委书记周宝纯表示,2011年要确保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780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突破300家。食品、工程机械与车辆制造、冶金产业产值分别突破320亿元、320亿元、25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周宝纯的期望并不是白日做梦。2009年以来,铜山已有180余家企业进入销售收入“亿元俱乐部”,其产值占全区6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70%。实际上,铜山区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在2010年时已经达到了6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1250亿元、1200亿元和171亿元,分别增长了48%、54%和75%。

与此同时,以铜山区的“一区三园”即铜山经济开发区、维维食品产业园、利国冶金煤化工产业园、南部物流产业园为主平台,推进包括约翰迪尔、美驰车桥、爱斯科耐磨件、肯纳金属四家500强在内的一大批大企业落户园区的产业集聚工作也逐渐落地。

张秀诗虽然没有在县政府工作岗位上从始至终体会到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但他却亲眼见证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他说:“铜山以前财政收入五六个亿就算很好的了,但现在已经有60多亿元了。”

这种变化最为直接,也是张秀诗以及每一个铜山老人都能看到的变化——过去的铜山,由于水污染,没法种菜,现在的铜山到处都可以种菜,而且徐州80%的蔬菜都由铜山供应。同时,作为维维的投资助理,张秀诗还打算开发一种新产品,即抽取张集乡(维维的生产基地之一)的地下水来生产属于维维的饮用水品牌。这正是铜山两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新机遇。

猜你喜欢
维维实施细则山区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区
谭维维《秋收》
分组教学法在职校“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不动产登记细则施行
木偶复活记②
木偶复活记4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