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1-02-12 18:44李东艳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李东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北京 100083)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李东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北京 100083)

目前,大学生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校园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所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建立校、院、班、宿舍4级心理危机预防监控体系;教育重于管理,以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为切入点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工作;重视家庭的影响,建立家校合作的心理危机预防长效机制;关注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开展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重要的核心内容,同时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校园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维护高校的安全和稳定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遭遇应激或挫折自己不能处理时所发生的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心理危机的确定需要符合下列3项标准: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如亲人死亡、天灾人祸等);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效[1]。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较复杂,综合概括主要包括3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不成熟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渡时期,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同时还面临情感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以及自身价值和自身角色确立等各种重大问题,所以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发生思想观念的碰撞、冲突实属难免。这些问题都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导致大学生容易出现苦闷、焦虑的情绪状态。如果大学生的负面心理状态不能及时得到调整,缺乏有效的教育辅导或者社会支持,就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情绪偏激、报复心理、攻击行为等。

(二)教育培养的原因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教育和成就教育、轻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状况。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学校和家长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能力等看得见的指标,而忽视学生的情绪情感、心理需求、心理调适能力等看不见的指标,以至于学生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的苗头,而家长和教师竟然毫无察觉,直到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了才引起重视。

(三)社会的原因

一方面,大学生在现实中面临的各种生存和发展压力,如就业、升学、人际关系等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更加复杂。例如,父母离异、父母感情不合、亲子关系不良、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庭的经济困难等因素,都使大学生在成长环境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家庭支持,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人际适应能力,没有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友好的态度。此外,一些社会媒体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度渲染,使大学生模仿和效仿的概率有所上升;趋利的动机导致很多盈利性机构对大学生不良嗜好的纵容等诸多社会不良影响,都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求学校的全体师生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进行重点预防;还要求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协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要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测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导致心理危机的各种因素,采取系统的防范措施,减少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对不可预防的心理危机事件,要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应对,使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加强管理,建立校、院、班、宿舍4级心理危机预防监控体系

1.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高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在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高校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制定必要的制度规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考核;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要对家庭关系复杂或发生重大事件的学生以及性格内向、社会支持不足的学生提供细致入微的帮助;要建立灵活、完善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做到机制和体系相对完善、功能和措施相对高效。

2.建立校、院、班、宿舍 4级心理危机预防监控体系的要点

首先,高校要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准确了解新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适应状况,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其次,要建立校、院、班、宿舍4级心理危机预防监控体系,以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层层上报的形式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第三,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积极关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行为表现、价值观念、生活状态、健康状况等现实情况,在帮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难的同时,要辅以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转变认知、改善情绪,以增强学生自身的免疫力,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第四,对可能伴有人格障碍或者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诊断,抓紧治疗,把心理危机定位于事前干预,最大限度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教育重于管理,以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为切入点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心理调适的方法以及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区别,使学生在心理适应不良或者在遭遇重大危机事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最终使大学生安全度过大学阶段,逐步实现自我完善与提高。

1.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要着重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和恋爱等问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具备心理卫生知识以及较好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2.教育形式

在教育形式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将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正向引导与积极疏导相结合,通过课程、讲座、宣传手册、专业网站、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拓展活动、团体辅导和朋辈辅导等教育形式,使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例如模拟咨询室、模拟法庭、心理支教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说服力和影响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能力。此外,高校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

(三)重视家庭的影响,建立家校合作的心理危机预防长效机制

1.重视家庭对学生性格和危机事件应对模式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介入,既可以使学校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也可以在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产生积极的干预效果。尤其是可以在家庭的积极参与下,避免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必须把学生的家庭纳入进来,把探索家校合作机制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的重点,建立家校合作的心理危机预防长效机制。

2.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在大学新生入学伊始,学校就要与学生的家庭沟通联络,使家长了解大学生活和大学教育的特点,避免家长因责任迁移而忽视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同时,还要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给与积极的建议,以方便学校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妥善地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和情感问题等,使学生树立在危机中成长的信念,从而帮助大学生做一个自然的人、真诚的人、对自己负责的人。

(四)关注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1.心理危机预防的重点关注对象

(1)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如父母关系不良、亲子关系不良、家庭关系复杂、单亲家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近期自身生活遭遇重大挫折的学生,如患病、失恋、考试不及格、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

(3)在认知上有较偏执的超价观念的学生,如认为“只有我比别人都优秀才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做到完美无缺”的学生;或者人格有明显缺陷、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学生,这类学生可能比较容易发生自伤、自弃或者伤人事件。

(4)其他在心理普查或者日常关注中筛查出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

针对这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高校除了要做到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前兆早发现、早关注、早预防外,重点是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积极引导其进行自我调适,帮助其更加从容地认识和应对不安全因素,最终把心理危机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

2.心理危机预防的主要形式

(1)对现实情况复杂但心理问题尚不严重的学生,如果他们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关系较好,可以进行深度的心理辅导,使他们有老师和同学的陪伴,使他们能够感觉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2)对心理问题相对严重的学生,要主动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积极的干预,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开展不同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1.根据服务实施主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

(1)朋辈辅导,即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朋辈辅导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在同学和朋友中也同样存在,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消除面对问题的恐惧和自卑感;同时,通过伙伴的分享,有利于学生调动自身的资源,提高自我认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深度辅导,即学生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学生展开的心理帮助。心理深度辅导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生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例如,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可以与勤工助学岗位的提供和组织自立自强活动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而且对因现实问题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有比较好的解决效果。

(3)心理咨询服务,即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渠道。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较深入的了解,学会反省自己、关注自己,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随着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心理咨询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建设,心理咨询工作将能够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提供服务。

2.心理辅导队伍的建设

(1)建立由班级心理委员、学生骨干以及心理学兴趣爱好者组成的学生社团组织,并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中来,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和主观能动性,为学校的相关工作献计献策,活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

(2)加强学院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选拔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教师;同时,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骨干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此外,要积极制定政策,加强管理,激励心理辅导教师既要做好大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工作,又要保持敏感度,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不仅要发挥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使心理辅导教师在不断提高心理疏导能力与水平的同时,也能维护好自身的心理健康。

(3)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随着心理咨询师培训和教育机制的完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正在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专业机构,但是心理咨询师专业队伍的培训和督导尚待加强。

[1] 樊富珉.心理危机及可能引发的后果[EB/O L].(2003-08-01)[2008-12-26].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xzlt/xzlt20030801b.htm.zh.

[2] 章成斌,吴代莉.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4):80.

[3] GIUILAILD B E,JARNES R K.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

(责任编辑 柳小玲)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危机”中的自信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