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2011-02-12 18:25
中国林业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校企基地

高 蓉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 353000)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高 蓉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 353000)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纽带。因此,结合实际分别探讨了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模式、学校主导模式和企业主导模式等3种主要建设模式的优点、缺点和具体形式;并提出人才培养是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校企合作是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路径,互利共赢是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内在动力,机制建设是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高效运行的保障。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环节,不仅是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一、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只有以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从而将实践教学活动融入生产活动,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靠近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使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跟随产业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实现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深化以项目为支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

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接受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锻炼、获取生产经营现场的实际知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进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巩固和提高,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组织教师统筹社会教育资源、制定建设方案、确定功能设置、选配设备和参与建设等,可以有效地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强教师的产教研结合能力。在实习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促使教师保持与生产经营活动的紧密联系,使教师始终与先进的技术、工艺保持迅速的对接,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

(四)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纽带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必须寻找一个有效的结合点[1]。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使基地成为校企双方利益的共同体,形成校企紧密合作的发展状态,不仅可以使校企双方获取和平衡各自的利益,而且可以通过技术报务和项目对接等形式,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层面,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为了培养适应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学院领导和行业企业领导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校企以利益、资源共享为纽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开发、教学任务承担和教学场所提供等方面深度合作,按照“强化4项功能(设备生产化、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管理企业化)、搭建3个平台(职业训练平台、教学科研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实现1个目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以再现工作过程、实施工作任务、生产真实产品为原则,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共建共享模式

共建共享模式是指由学校与企业按照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模式。这一模式一般由学校提供土地和房产,由企业投入设备、技术和技师;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开发生产和实训项目,积极营造职业氛围;同时建立健全保障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产性实训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共建共享模式是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也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其具体形式包括:①校企合作型。它是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类型。例如,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国有南平市郊林场合作共建的教学林果场实训基地就是这一类型,承担着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和园艺技术等专业学生相关内容的生产性实训任务。②校企合资型。它是由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出资,实行股份制经营和企业化运作的一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类型。例如,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共同出资设立的森南种苗有限公司就是这一类型。目前,该公司具有每年生产1 500万株速生优质组培苗的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共建共享模式的优点是责、权、利明晰,资金、设备、技术和实践教学师资的投入有保障,能够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设备设施及产品品种更新比较快,新技术能得到及时采用,企业化管理水平较高,产品销售渠道通畅。学校不仅可以节省实训耗材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支出,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校内进行生产,一方面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掌握的熟练技能进行产品生产,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工费用,也有利于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储备问题。共建共享模式的缺点是校企合作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可能会影响合作的稳定性;由于在教学安排上要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所以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灵活性相对较小;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同也会导致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效果差异很大。

(二)学校主导模式

学校主导模式是指学校作为投资主体,通过自筹资金方式建设,由学校运用市场机制经营管理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其具体形式包括:①校办企业型。它是由学校独自筹资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一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类型,主要承担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并面向市场需求或承接企业订单生产小批量的产品。如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林业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就是这一类型。②技术服务型。它是学校利用自身设备和技术的优势,在组织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时完成对学生的生产性实训的一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类型。例如,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林业调查设计院、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科技服务机构为平台,对外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服务和项目对接,近2年来组织师生完成了50多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任务和全省10个县(市、区)600多万亩的森林资源调查及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等任务,不仅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且取得了400多万元的技术服务收入。

学校主导模式的优点是学校在教学安排上自主性强,更能满足专业实习实训的需要;同时,兼顾生产和实训,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校主导模式的缺点是由于经营管理人员大多为学校职工,所以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同时,对市场的反应相对滞后,在设备设施的更新上与企业有较大的差距等。

(三)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是指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2]。其具体形式包括:①企业经营型。一般是由学校有偿提供土地、厂房及生产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吸引企业来学校创办生产性经济实体——实行企业自我经营、自行管理、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并在开展生产经营、加工服务等项目的同时,在规定时间内承担学生的生产性实训任务。例如,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江南校区超市就是这一类型,既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商品和服务,又承担着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任务。②企业资助型。它是以企业投入为主的一种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类型,通常是企业为了推广和宣传产品,以无偿赞助或以半赠送的形式向学校提供企业生产或营销的仪器设备。这样,企业通过无偿赞助形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而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企业产品义务推广者,甚至是忠实的用户,还为企业承担客户培训任务,实现了校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如福建晨曦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工程软件实训基地就是这一类型。

企业主导模式的优点是校企双方同时受益,对企业来说,既节省了大量的基础投入,又可以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成本;对学校来说,既获得了生产性实习实训场所,又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企业主导模式的缺点是企业偏重于生产和经营,可能影响学校实习实训的质量。

三、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一)人才培养是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通过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教学上实现“教、学、做”相融合,在功能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使实习实训基地成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知识应用相结合、学校学习与企业就业相结合的桥梁与纽带。因此,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实习实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服务和职业素质训导等功能合理布局,充分体现职业性、真实性和开放性。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要大力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倡导项目式、过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生成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二)校企合作是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路径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一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场景,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二是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反应能力能够较好地解决学校教育相对滞后于市场的问题,有利于克服学校独自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存在的相对封闭、对市场反应迟钝、设备更新困难等不足;三是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的企业化,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又有利于提升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有利于校企之间形成紧密合作的发展态势,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因此,在选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时,应把校企合作作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路径。

(三)互利共赢是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内在动力

学校与企业是2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学校的主要宗旨是培养人才,追求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提高经济效益。校企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在于学校利用企业的优势,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使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互利共赢是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内在动力,也应是最终的结果。因此,对学校而言,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利用学校拥有的土地、厂房以及部分实习设备为企业降低基地建设成本。对企业而言,应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学校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

(四)机制建设是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高效运行的保障

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构建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营机制,规范合作各方的行为,明确各方的责权利,使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因此,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过程中,一要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化运行[3],实现基地共建、人才共育、利益共享;二要全面加强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既要体现以人为本,又要体现校企的融通,把行业要求、企业规章、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等作为学生职业训练的要求,把企业管理方式融进学校的管理之中;三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四要制定出科学的制度实施流程,以确保实习实训基地运转科学、管理精细。总之,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保证实习实训基地的高效率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使之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最终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夏源庆.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1):51-52.

[2] 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7-58.

[3] 杨理连,安静宜.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开展内涵式生产性实训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26-28.

(责任编辑 柳小玲)

猜你喜欢
生产性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