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常牧乡卫生院,青海 海南 811701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 (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即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 (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属藏医“黄水病”和“痛风病”范畴。本人经过多年来传统藏医药浴疗法,通过对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愈率达80%以上,好转率达20%以上,现将其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38例,女性62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9岁;病程最长的55年,最短的半年,上述例均经中西医治疗无明显效果者。
1.2 诊断依据 关节呈对称性疼痛肿胀,多发于指关节或背脊,有晨僵,活动不利等症状。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发作期血沉可增快,X线摄片可见骨质疏松改变或关节面侵蚀呈半脱位或脱位,以及骨性强直,关节面融合等。
方药:刺柏,烈香杜鹃,水柏枝,麻黄,冷蒿等5种药物称5味甘露浴。将这5种药物采集回,切碎晾干之后用酒曲发酵,再次晾干。一般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配制,再次晾干。一般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配制,随症加减的有下列药物: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等等,将上述药物装入白布袋内浸泡一夜后通过蒸气再煎,将一满锅药水熬成半锅后,把剩余的药汁倒入另浴盆中,再把药袋放锅中加水煎,煎至水的2/3时,再次将药水注入前面已经煎好的药汁中,然后再加入煎至药水的1/3时,再次注入前面所煎的药水中,将3次所煎药水混合,然后在药水中倒入500g青稞酒,1g麝香,即可使用。7天为一个疗程,每天早晚各坐浴一次。
患者华某,女,50岁,双手指间关节肿痛,变形18年余,双侧膝关节肿痛8年,疼痛加重伴有红肿热,活动受限,行走不利6年,于2008年3月20日入院,查体,双侧膝关节红肿,压痛明显,手指间关节变形,肿胀,压痛不明显,脊柱生理弯曲,无法直立行走,呈全身关节疼痛,化验室检查:抗“O” (+)血沉38mm/h,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检查 (IgM,IgG)大约70%的类风湿患者可以出现IgM异常,IgG多为阳性。X线检查,双侧膝关节头端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反凿样破坏改变。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用上述药浴治疗1个疗程后病情有所好转,经2010年3月5日第二次入院药浴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活动自如,抗“O”和类风湿因子 (-),血沉正常,病情痊愈出院,随访一年半未复发。
供观察100例,治愈68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77%,好转率达17%,无效率5%.总有效率94%。
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病,也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的顽固性疾病。寒冷,潮湿,劳累,营养不良,精神因素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而且中老年忍的患病比较大。服用抗风湿西药者可加重或引发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严重后果,而该药浴即安全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尤其多年的顽固性类风湿性疾病更显著。
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或疾病复发前都有受凉、受潮等病史,提出了这些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较多,是“百病好发”之际,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季节,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不要贪凉、空调不能直吹、不要暴饮冷饮等,秋冬季节要防止受风寒侵袭,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注意避免被动吸烟,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可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