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森林脑炎患者治疗体会

2011-02-10 21:35潘光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4期
关键词:肌麻痹脑炎林区

何 军 潘光明

(吉林省敦化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吉林 敦化 133700)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起病急、症状重、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治疗上以抗病毒、退热等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现将我院自2006至2009年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50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2.5岁,所有患者均生活在疫区.至少1次蜱叮咬史,叮咬部位多为腋下、上肢及头颈部。潜伏期3~28d,平均9.5d。3例患者在当年曾接种过森脑疫苗。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周身酸痛等始发症状。体温波动于38.0~40.2℃。其中头痛者19例;呕吐者8例,自述呼吸费力27例,双上肢近端肌肉瘫痪或胸锁乳突肌的瘫痪11例,意识障碍6例,抽搐发作7例,有11倒后期出现震颤、不自主运动等椎体外系症状,2例有言语障碍及吞咽困难。双下肢病理征阳性6例,脑膜刺激征阳性5例,合并肺感染12例;呕吐咖啡样物6例;血性泡沫痰3例。6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其余患者心电图正常。死亡7例,其中4例死因为呼吸肌麻痹、延髓麻痹,1例死因为肺内感染、衰竭。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3例。

所有患者均作了脑电图、头部CT及腰椎穿刺检查,脑电图中度以上异常者37例,主要表现为呈静漫性慢波或散在性慢波。腰穿压力增高者54例,细胞数增多者52例,均表现为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14×109/L~274×109/L,蛋白轻度增高者5例,糖、氯化物均正常。全血分析白细胞计数≥10.0×109/L者16例,余患者细胞数正常。头部CT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于发病1周内采血,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检测,60例血清效价在1∶20以上,5例1∶10,5例阴性。全部患者均排除了可引起相同症状的其他疾病。

2 结 果

明确的蜱叮咬史,潜伏期后出现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森林脑炎免疫荧光抗体阳性,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除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后诊断。

对高热患者应用常规物理降温,严重者加用冰毯辅助降温,对抽搐者应用抗癫痫药物及冬眠药物;对有高颅压伴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用20%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必要时补充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给α-IFN 100IU肌内注射,连续3d,丙种球蛋白5.0g日1次静脉滴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奥美拉唑40mg,日1次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有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有肢体瘫痪等神经体征者,加用脑细胞活化剂、扩血管、营养神经等药物。本组50例患者,治愈38例,死亡7例,放弃治疗3例,遗留肢体运动障碍、智能减退、精神症状等后遗症者2例。

3 讨 论

森林脑炎是以蜱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虫媒病毒性脑炎,是由B组虫媒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2]。而在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流行于5~6月份,8月后下降。本地属中温带冷凉气候区,山区气候特点明显。随着林区、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森林探险、野外生存游的兴起以及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变,进入林区的人员逐年增加,林业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学生、家务人员所占比例上升。致使森林脑炎的流行范围逐年上升。该病在本地区发病率较高。森林脑炎病例有蔓延的趋势。

本病潜伏期7~21d,多数10~12d。可先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但头部下垂、呼吸肌麻痹、眉下垂及两手无力而摇摆等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森林脑炎的病死率较高,病死率高达20%~30%。

森林脑炎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主要侵犯人类的大脑及脑干[3]。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炎症性病变,引起脑水肿肿胀。患者可出现大脑半球受累的患者表现为“三偏”等症状。如果病毒侵犯脊髓颈段,则迅速出现颈部、肩部和上肢肌肉瘫痪。如有脑干的炎症多较重,易引起呼吸循环中枢衰竭的表现,如呼吸肌麻痹,呼吸节律的变化,心律失常、心率增快,休克等。患者多早期出现较严重的意识障碍,而且可能进行性较重,为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中线结构受损的特征,可伴或不伴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吞咽费力等延髓受累的表现。其中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是患者的主要死亡的原因。另外肺部感染、高热、酸中毒高热、抽搐使耗氧量增加而加重或加速了周围性呼吸衰竭,加速了患者的死亡。脑组织水肿、肿胀引起脑疝形成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但脑干受累引起的呼吸、循循环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这也是森林脑炎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的另一个特征性表现。本组患者中3例接种森脑疫苗的患者,虽发病,但患者症状、体征较轻,经治疗患者很快康复出院,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总之,呼吸肌麻痹是森林脑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对于患者有呼吸肌麻痹、缺氧严重的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大大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其次,给予积极地抗病毒、输注丙种球蛋白、防治脑水肿、预防肺内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亦非常重要。加强科教宣传,对于进入林区作业的人员提前接种森林脑炎疫苗尤为重要。

[1]王淑英,李炎光,任国松,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调查报告[J].地方病通报,1995,10(2):72.

[2]Klinikum ST.Marien Tickborne encephalitis:infection mechanisms,clinical picture and vaccination options[J].MMW Fortschr Med,2007,149(5):29.

[3]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395.

猜你喜欢
肌麻痹脑炎林区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血管病相关性眼肌麻痹病因的研究进展
神经科疾病与眼外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柳林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技术分析
以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69例患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