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婷婷 林梅
(1.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医学系; 2.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教研室 浙江湖州 313000)
围绝经期高血压妇女的家庭护理
钱婷婷1林梅2
(1.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医学系; 2.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教研室 浙江湖州 313000)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巢产生的雌激素逐渐减少,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加。如何做好围绝经期高血压妇女的家庭护理,对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围绝经期 高血压 家庭护理
女性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以至丧失,从而导致月经逐渐停止和生殖能力终结的时期[1]。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平均持续4年,可以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大量的医学研究和观察证明,雌激素是维持妇女健康的重要激素,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的逐渐下降,会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引发各种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疾病[2],血压不稳,特别是血压偏高的症状明显[3],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女性围绝经期临界高血压的关注。
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成因有着诸多因素,其中有2种因素似为主导因素:(1)围绝经期妇女的内分泌紊乱;(2)围绝经期妇女的精神、神经方面的失调(或称之为“反常”)[3]。而妇女围绝经期的内分泌紊乱,都与卵巢的衰老密切相关[1]。主要指卵巢分泌雌性激素逐渐衰退,生育能力和性生活动力下降,月经逐渐稀少,不规律,直到绝止,性器官也随之呈进行性萎缩。上述性功能的衰变集中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及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候群。如阵发性潮热、出汗、睡眠不好、头晕头痛、性情急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血压不稳,特别是血压偏高的症状明显[3]。其次,由于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常产生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方面的改变,往往产生悲观、忧郁、烦躁不安、失眠与神经质等表现,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性格及行为的改变[1]。而情绪的不稳定则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内分泌因素的影响更易引起肥胖,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围绝经期妇女在营养的摄取时应更加注意,要减少动物性脂肪(如肥肉)的摄取,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一般成人每天吃蔬菜400~500g,水果100~200g,食用植物油,每人每天不超过25g。有些食物还有治疗的功效,如大豆蛋白质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所以适当摄入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4]。若患者有吸烟、喝酒等习惯,则必须戒烟戒酒。
运动疗法已被认为是高血压康复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控制体重,降低体重指数,体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确认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就增加10%[6]。就目前研究而言,对高血压的治疗采用运动形式最经典的是以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为主[5]。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气功等,不要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要循序渐进、不断调整[6]。适宜的运动量是运动后稍有微汗,轻度的肌肉酸痛,休息后即可缓解。次日精力充沛,有运动的欲望,食欲和睡眠好。运动后脉搏在10m in内能恢复至正常,说明其运动量是合适的。运动时间,一般要求每次运动持续45~60m in,每周至少3次,经常运动者可以坚持每周5~6次[5]。
在注意饮食和运动之外,我们也要注意吃降压药。高血压是一种终生性的疾病,我们要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药物的使用关键就是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我们要从小剂量开始用药,然后根据血压水平适量减量或增加联合用药,不能自己随意减量或突然停药,也不能自己随意加服药物[6]。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很有可能会导致血压不降甚至更高,严重的威胁健康。
心理护理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高血压是一种身心性的疾病,所以我们还要注意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和情绪,而围绝经期更是妇女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所以做好心理护理可以说是关键。要帮助她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改变,了解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宣泄、自我管理,从而有效的控制围绝经期高血压。作为家人应关心和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需要,能设身处地地体谅她们的心境和困难,在生活中尽量满足其所需,给予尊重、同情、体贴,并能耐心地解答她们的问题,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
[1]姜秀艳.更年期妇女之我见[J].中国医药指南,2010,12.
[2]张华,马秀琴.关于更年期妇女保健[J].中国实用医药,2010, 1 2.
[3]王惠琴.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的诊断及药物治疗[J].天津药学, 1995,7(3):44.
[4]芦文丽,王媛,李永乐,等.天津市社区成年人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0.
[5]赵盛楠,燕小妮.高血压的运动疗法[J].陕西体育科技,2006,2.
[6] 唐玉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柳州医学,2007.
R173
A
1674-0742(2011)09(c)-0162-01
20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