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成国,杨爱龙,王广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近年来国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是以溃疡为主的慢性结肠炎症,以腹泻、腹痛及粪便中杂有脓血粘液,并反复发作为特点。类属于中医所称“肠风”、“肠澼”、“休息痢”等病证范围。本病病程缓慢,反复发作,临床上病例多是中西医药久治效果不明显前来接受针灸治疗,故治疗本病必须从整体上去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分清标本而后治[3],近年来,笔者采用电火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笔者自2009年7月~2010年9月观察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人。54例病人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42岁;发病时间不足1年者10例,1~3年者32例,3年以上者12例。
1.2 诊断要点 依据1993年6月山西太原《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有关诊断标准制定。可按下列标准诊断:①符合临床表现,并结肠镜检查标准可以诊断本病;②不能耐受肠镜,符合临床表现及钡灌肠诊断。
1.2.1 临床表现 以腹痛、腹胀、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血便为主。
1.2.2 结肠镜所见 黏膜多见充血水肿,多发性浅溃疡,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多呈弥漫性分布。
1.2.3 黏膜活检 组织学检查多呈炎症性反应。
1.2.4 钡灌肠 多见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呈管状,偶见黏膜紊乱及细颗粒变化,或多发性浅龛影。
1.3 排除标准 排除缺血性结肠炎、Crohn病、放射性结肠炎及血吸虫病、菌痢、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
2.1 取穴 主穴:天枢、关元、中院、内关、足三里;配穴:寒湿困脾加阴陵泉;湿热下迫加大肠俞;脾胃虚弱加脾俞;肝木乘脾加太冲;痛甚加梁丘;腹泻甚加承山。
2.2 操作方法 天枢、中脘穴采用2寸热针直刺,得气后将一组输出导线分别接在热针的针柄和针根部,调节热针温度为45°,留针20 min。其余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 min。
2.3 疗程 每天针刺1次,两个月为一疗程,并进行1次疗效观察。每个患者总疗程为半年。
3.1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1993年6月山西太原《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诊断标准制定:近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针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炎症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近期治愈37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9%。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复杂,致病机理未明,主要侵犯结肠黏膜层,多伴溃疡,鲜有穿孔,多始发于直肠及左半结肠,可向近端结肠扩展,甚至全结肠。本病按病程经过可分为4型,即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和初发型;按病情程度又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最为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致湿热蕴结大肠,腑气不利,气血凝滞,壅而化脓[5];或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脏气隔绝,精神本散,而致腹泻。《医宗金鉴》曰:“肠澼滞下古痢名,外因风暑湿蒸汽。”指出湿邪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无湿不成泻”。《景岳全书》载有“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土”[6],故本人认为泻皆因于湿,湿本于脾虚,治则上遵从《医学准绳六要·泄泻论》所说:“谨按泄泻之病,必以渗湿,燥脾为主,而随证加减。”笔者选用电火针法以温摄下元之气,健脾升阳、固肠止泻。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关元穴可温摄下元之气,以健脾升阳;两穴共用电火针可除湿止痛,调理脾胃升降气机,促进大肠小肠之功能正常。足三里,五行属土,治内腑之要穴;中脘,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内关具有和胃降逆,理气镇痛之效;诸穴合用,共奏温阳健脾、降逆和胃、除湿止痛之功,临床疗效满意。
[1]张红霞.蒙中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体会[J].北方药学,2010,7(1):64
[2]刘力,张欢.肠道菌群失调与溃疡性结肠炎[J].现代中医药,2010,30(2):45-47
[3]付宝庚.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283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9-133
[5]杨日和,沈国茹,赵雪,等.针药并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6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6,16(1):25
[6]白玉宾.气血水相关理论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相关性[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