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伏宇 刘维
结节性红斑是以皮肤血管炎和脂膜炎为病理基础的一种结节性皮肤病[1],多见于青年女性,春秋季多发。常侵犯小腿伸侧,也可侵及膝以上大腿,甚至上肢,头面部少见。特点是结节红斑成批出现、散在,圆形或椭圆形,对称分布,可有自觉痛与压痛,一般不破溃。其起病与结缔组织病、呼吸道感染、结核等有关。
2008~2010年,笔者采用我院自拟湿毒净汤剂治疗结节性红斑35例,尤以结缔组织病居多,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为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门诊、住院患者,其中女31例,男4例;年龄15~49岁,平均34.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2年;类风湿关节炎8例,白塞病16例,结节性多动脉炎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结核1例。首次发作31例,反复发作4例;连续用药最短15天,最长3月。
1.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伸侧或四肢皮肤的红斑、结节,边界清,皮疹有疼痛及压痛,部分伴发热、关节痛、口腔溃疡、咽痛。双下肢胫骨前有皮疹者35例(100%),单发于胫前者14例(40%),胫前与小腿屈侧均有者7例(20%),小腿与大腿远端均有者6例(17.14%),下肢及前臂均有者8例(23.86%)。
1.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者6例,血沉升高者33例,抗“O”升高者6例,类风湿因子升高者12例,抗CCP升高者2例,抗核抗体阳性、抗SSA阳性1例,PPD试验强阳性1例。皮肤活检7例,其中2例为原发性结节红斑,3例为白塞病病理改变,2例为结节性动脉炎病理改变。
2.1治疗方法 我院自拟湿毒净汤加减化裁。基本方:黄芩 15 g,黄柏 15 g,栀子 15 g,丹皮 10 g,地肤子 10 g,白鲜皮10 g,苦参10 g,泽泻10 g,生地15 g,赤芍15 g,生石膏15 g,车前子10 g,马齿苋15 g,板蓝根30 g,甘草10 g。随证加减:表证明显者加荆芥10 g,金银花30 g连翘10 g;关节疼痛者加秦艽15 g,威灵仙10 g;下肢肿甚加防己10 g,冬瓜皮30 g;结节疼痛者加紫草15 g,川芎10 g,香附10 g;结节肿大者加夏枯草15 g,生牡蛎 15 g。1剂/d,水煎取汁 300 ml,分 2次服。
2.2疗效标准 治愈:红斑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红斑消退>3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红斑结节无变化或有新的皮损出现[2]。
治愈30例,占85.71%;好转3例,占8.57%;无效2例,占5.71%;总有效率94.29%。随访半年,复发 2例,复发率5.71%。
结节性红斑好发于青年女性,皮损多发于小腿伸侧,为对称性痛性红斑、结节,部分伴发热及关节痛。西医治疗以病因及对症治疗为主,轻者使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抗生素,重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结节性红斑与中医文献中“瓜藤缠”、“湿毒流注”、“梅核丹”等论述相似。“瓜藤缠”之名出自《证治准绳疡医瓜藤缠》中的“或问股生核数枚,肿痛久之,溃烂不已,何如?曰:此名瓜藤缠,属足太阳经,由脏腑之湿热流注下部所致”。中医学认为,结节性红斑是素体本虚,腠理空疏,风热毒邪乘虚而入,热毒蕴结,气血瘀滞,结于肌肤而发;或因脾虚湿盛,浊蕴成毒,湿毒下注,流注经络,阻塞血脉,凝而成结。舌脉表现为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数。方中黄芩、黄柏、苦参为清热解毒燥湿之君药;马齿苋、板蓝根增强清热解毒之功;佐以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地肤子、白鲜皮泻火解毒、燥湿消斑;生地、赤芍、丹皮清血分之热,凉血活血,共为佐使;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生石膏清热泻火,有收敛之效,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清热解毒、燥湿利湿、凉血活血之效。临床疗效显著。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6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