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伦文
动物源性饲料是一种单一饲料,其原料来自动物或者动物副产品(见表1)。动物源性饲料的主要特征就是蛋白质含量高,大多数的产品蛋白质的含量都在50%以上,而且由于动物性特征,其氨基酸组成良好且含量丰富,尤其是家畜禽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另外,此种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不含有粗纤维;富含钙、磷元素,且比例适合;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特别是维生素B12的含量,因此动物源性饲料被普遍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当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
表1 动物源性饲料分类
首先,从生产和进口环节上看,一方面,由于市场呈现出的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企业为了达到效益目标,对生产的工艺、设备等条件放松了控制,导致了生产条件简单、工艺落后、管理松懈等现实情况影响了整个动物源性饲料的生产过程,这种生产环境当然容易诱发微生物污染。另一方面,从国外的进口动物源性饲料品种繁杂,进口的数量巨大,给监督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一些唯利是图的贸易商更是将一些疫区国家的动物源性饲料或掺杂或通过第三方出口到我国,给我国的动物源性饲料微生物污染增添了潜在的污染源。
其次,动物源性饲料的微生物污染种类繁多。在已知的微生物种类中,包括强致病性的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志贺氏菌、阴沟肠杆菌等等,另外还有对人类存在威胁的芽孢杆菌、非发酵菌等。在实践中证明,鱼粉和骨肉粉等动物源性饲料很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如果水分含量超过10%,温度高于20℃,沙门氏菌就会增长,而饲料一旦污染,在适合的环境下,该种细菌的繁殖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另外,通过检测显示,大部分的肉骨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其中霉菌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大肠杆菌。
第三,我国的进口动物源性饲料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也不可忽视,我国从进口的鱼粉中就多次检测出微生物的污染,分别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非脱羧勒克氏菌、球形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另外,在进口的肉骨粉中也检测出沙门氏菌。而且检测中的检出比例相当高,这表明我国进口的动物源性饲料的微生物污染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我国对微生物污染的平均指标主要包括四种,这些指标的具体参考数据在我国的饲料产品卫生标准当中都有明确的规范,具体见表2。下面对具体的污染指标作简要的介绍。
饲料中的细菌总数就是被检测的样本,通过特殊的环境培养后,所得到的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体数量。这个指标反映的是饲料或者产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并能够推断出动物源性饲料的新鲜度和储存性能,是一个总体评价的指标,可以用于生产、存储、运输等环节的管理。
表2 部分动物源性饲料的微生物检测标准
通常意义上的大肠菌是一些和粪便污染相关联的细菌的统称,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动物源性饲料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标准为,按照每100 g饲料来检测大肠菌群的数量。这个指标的高低主要判断的是饲料受粪便污染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
我们把一些丝状的真菌称之为霉菌,也就是常说的毛菌、曲菌、青菌等。这些霉菌在检测中的标准是按照抽样培养后,所得到的检验1 g中含有的霉菌的总数来计量。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霉菌都产生霉素,但是所有的霉菌都会造成饲料营养价值的降低和适口性的下降。
在检测中主要的指标还有致病菌的检测,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和致病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菌等)。这些致病菌的检测在动物源性饲料检测的过程中规定为“不得检出”,其意义就是在饲料当中不得含有任何致病菌,可见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经过研究,人们知道微生物都需在特定环境下才能达到大量繁殖,因此要防止动物源性饲料被微生物污染,就要对饲料生产和存储的环境进行控制以此防止污染,例如:对于一些嗜温的细菌,适合其生长的温度为10~45℃,如果在加工的过程中利用高温的蒸汽进行饲料的处理,粒料在相对高温的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间,实践证明这可以有效的杀死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另外,在对鱼粉储存条件的研究中发现,在相对温度为(20±2)℃,保持湿度为(75±5)%的情况下,存放到第17 d的时候,鱼粉的总霉菌数量达到了7.4×105CFU/g。因此证明动物源性饲料应当保存在充分干燥的环境中,而且水分含量应小于10%。
试验中有研究人员利用伽马射线对饲料进行照射处理,然后将其存放在30℃,湿度80%的环境中,存储30 d,对其进行检测,发现没有霉菌繁殖现象。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使用伽马射线显然是有很多的困难,因为其具有辐射性、成本高,因此一般都采用紫外线照射来抑制菌类的繁殖。不过,紫外线的作用稍显逊色,如没有连续照射的条件,细菌可能出现复活,而且穿透能力有限,杀死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能力强,对真菌作用弱。在应用中一般采用的是253~260 nm波长的紫外线,因为这个波长杀菌的能力最强。而且在操作中可以先对饲料进行化学杀菌,然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经过证明效果较好。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对饲料的酸碱性进行人为的调节可以抑制部分有害的微生物生长。这就是在饲料的生产中添加一些有机酸物质,如甲酸、乙酸、乳酸等,以降低饲料的pH值,从而达到抑制有害菌的滋生。试验表明:如在饲料中添加0.25%的丙酸,在72 h之内可以抑制沙门氏菌的数量,如将丙酸增加到3%就可以实现对沙门氏菌的灭活。可见,在生产和储存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饲料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可以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的污染,并可以实现对其进行杀菌处理。
首先在生产的车间要设立完善卫生设施和管理规范。其次,应有效的防止苍蝇、鼠类对产品的污染;对加工废弃物做到收集、处理、防污染处理都有完善的措施,防止其影响生产和环境。最后,在生产的过程中对生产的工艺选择要尽量合理,并且对关键的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其执行生产的规程,防止人为污染。而且在生产中应对设备、工具、容器等进行必要的定期清理,防止长时间的使用造成细菌的滋生,污染产品。
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对成品进行自我的检测,并且提高检测的手段,必要的时候可以与质量监督部门联合,得到其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实现产品的零污染。而且在检测的过程中应执行较为严格的技术标准,让出厂的成品符合安全指标。尤其应建立对生产过程的动态化监控,随时对生产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抽样和检测,以保证每一个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这样才能实现生产过程的低污染。
生产企业的主要加工对象就是动物性的原料,这些原料的质量和污染情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卫生安全。因此,生产中应对原料的来源进行了解,购买时要防止疫区原料进入到生产环节,禁止采购腐坏、污染的原料。对进厂的原料要合理保存,应当进行分类管理,将不合格的原料、哺乳类原料分开存放,对新鲜的畜禽肉和鱼虾原料应及时加工或者冷冻处理,尽量做到先进先出。
总之,有害微生物对动物源性饲料的污染对食品的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防止微生物对动物源性饲料的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各个环节进行重点的监控。从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成品储存和处理等环节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以此保证动物源性饲料的卫生安全,并最终保证食品的安全。
[1] 班付国,刘占通.动物源性饲料与食品安全[J].中国畜牧杂志,2008(04).
[2] 刘忠琛,纪伟旭,李书勋.我国饲料安全存在九大隐患[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01).
[3] 李启新,张红军,李来树.动物源性饲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7(09).
[4] 杨吉华.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2008(01).
[5] 刁其玉,张乃锋.加强饲料安全性的监督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确保动物源饲料安全须追加的“元素”[J].中国动物保健,2008(02).
[6] 李绍钰.动物源性饲料安全使用控制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0(2).
[7] 卜登攀,王加启,贺云霞,魏宏阳,周凌云.动物源性饲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8(02).
[8] 马艳梅,李文君,王云霞.复合预混合饲料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