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丽 裴艺芳 谭玲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病房药房由针剂调剂室和口服摆药室组成,为我院30个病房、1 000张病床和10个医疗技术科室提供药学服务。病房药房是药剂人员与医护人员及患者联系的纽带[1]。病房药房的工作质量、药学服务水平与医疗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如何从细节入手加强药房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是当前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笔者认为首先要对药房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制订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评价标准,才能有条不紊地使管理工作踏上新台阶,具体如下: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完成药房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病房药房在药学部主任的领导下编写了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违者必究。定期进行讲课培训,不断强化业务能力;通过制订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降低调配差错率;各工作区域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各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积极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细致、准确快捷,窗口服务主动热情、态度和蔼,与医生和护士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药品质量管理与改进是药房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对用药的安全性和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注意每个工作流程和节点的管理,从药品请领、储存保管、调配发放等各个环节做到分工明确、步骤清晰、责任到人。
按照药品效期预警制度,除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实施批号管理外,采用“三色管理法”对药品的效期进行管理,即:在效期药品检查表上有效期在3个月内的药品用红色标识打印,有效期在4~6个月内的药品用黄色标识打印,有效期在7~9个月内的药品用绿色标示打印。同时,在药品的货位上也相应放置这3种颜色的“近效期药品”警示牌加以提示,提醒调配人员注意。把通常统计的半年内效期药扩大为9个月,并有专人负责与其他调剂部门或药库协调这些药品的处置办法,既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又要把药房和医药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我院近几年来从未发出过过期药品,也极少出现过期报损药品,就是得益于这种管理方法。每月派专人负责对使用较少或基本不用3个月以上的品种进行统计并以书面形式上报主管主任并退回药库。病房基数药效期管理,每季度由专人到临床检查基数药的效期。若药品过期,需向病房药房提交报损申请,交回过期药品,凭内部支票到药房领取补足基数。若离效期还有6个月,可到药房换远效期药品。对病房的所有基数药品进行实时监控,加强监管,合理存放,保证无过期药品。
A类药品指年销售额占总销售额50%的药品及有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B类药品指年销售额占总销售额40%的药品,每天清点AB类药品(全部A类药品和少部分B类药品,近50个品种),用量大且金额较大的药品几乎都包括在内,掌握了这些药品就相当于掌握了药房70%的库存。并有专人负责清点后与理论库存对比,不相符的需找出原因。例如一次清点后发现少了28支注射用胸腺五肽,根据经验出院带药可能会带这个数量,检查前一天的出院带药处方,发现一张处方漏账,上面还有其他口服药品。于是立即联系患者,说明原因,请他补记账,挽回近5 000元损失。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由专职人员负责,实行“五专”管理,做好各项记录,并按照相关规定调剂使用[2-3]。每日进行交接班,做好交接班记录和消耗记录,日清日结,保证账物相符。设立专管员,负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领用、日常管理工作和对各病区麻醉药品基数的定期核查工作。保证处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法性。坚持麻醉药品空安瓿回收制度,空安瓿丢失、破损无法回收者要有科室证明。病房的麻醉药管理,每季度由专人到临床检查麻醉药。检查内容包括:药品质量、贮存条件、批号/效期、账物是否相符。对病房的所有麻醉药品进行实时监控,加强监管,合理存放,保证无过期药品。小结麻醉药品管理情况,制表并上报部门主管及药学部质量管理员和院质控办公室。
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提高药房管理效率,保证药品的账物相符。我院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所有药品的调配均经其确认发药,并定期抽查部分药品的库存量,与系统记录进行核实,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实行每月末清点,全面掌握了药品的使用情况,确保了药品账物相符。发现账物不符时,应重新清点实物。采用查看计算机账目、查对处方等方法,查找账物不符的原因,并作记录。按实际库存量调整药品账目,并形成盘点盈亏记录。统计、计算清点数据,应分别统计盈亏品种,计算盈亏金额。清点当日无法找到账物不符的原因时,可以先调整账目,作记录,再与其他班组联系核对来往账物明细目录。清点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由专人填写《清点报告》并提交调剂室主任审阅。《清点报告》包括以下内容:清点日期、部门、负责人、分别计算的盘盈、盘亏金额前5位品种详情、账物不符的可能原因、责任人、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等,报告后应附账物不符的品种目录和盈亏数量、金额。
2.5.1 库位码的编排 库位码即为本部门中现有的每个药品编排唯一的号码。根据药品的情况对药柜进行合理的摆放和科学编号,确定库位码由一个英文字母和 6位数字组成。首位英文字母代表各个剂型,如“B”开头的为冰箱货位,“D”开头的为大宗药品货位,“J”开头的为针剂货位,“Z”开头的为杂项货位,“T”开头的为片剂和胶囊货位,“QGY”开头的为临时请购药品货位。6位数字中第1、2位代表药房的一组药柜,第3、4位数字代表药品在这个药柜中的摆放层数,第5、6位数字代表药品在该层中具体排列的位置。例如库位码为J030402,代表该药品在针剂柜第三组药架的第四排第二位。
2.5.2 库位码的维护 将按“2.5.1项”编排好的库位码输入HIS系统的药品信息中保存,如果有的药品因为库位的移动而需要更改库位码,药师可直接进入到“药品货位管理”进行维护更新。药房增加的新药,及时增加库位码并输入HIS系统,以保持药品与货位的一致性。
2.5.3 库位码的应用 使用库位码准确的定位,优化调配路径,快捷方便。病房药房通过打印按照药品库位码顺序排列的病房摆药单,调配人员依此代码只要依药架顺序走一圈即可调配好全部药品,因此,避免出现回头重复取药现象,提高了调配效率且有效降低了摆药差错率。调配人员将药品按摆药单上的药品顺序放至摆药车上,也便于护理人员的药品核对。
病房药房进行药品盘点时,通过HIS系统生成按照药品库位码顺序排列的盘点表,与实际药品摆放的顺序相符,盘点时只需按顺序依次填写实际数量,提高了盘点的效率及准确性,账物相符率大大提高,且不会发生遗漏。
2.5.4 方便药品位置查询 当遇到病房急需大量抢救药品或护士紧急借药时,即使是新参加工作的值班人员也可通过查询药品资料得到药品库位码,顺利取到应急药品,保障了应急药品的及时供应。药品摆放发药要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4],确保上一批药品使用完后才开始使用新批号药品。药品货位标签清晰明朗,改进药品货位标签,不同颜色代表药品不同信息,更加醒目地提示调剂人员,避免差错发生。如一品双规药品用蓝色标签提示“不同规格”,同品种不同厂家药品用紫色标签提示“不同厂家”。指定临床科室药品存放专有位置,方便各个病房和医技科室临时药品存放,防止病房之间拿错药品。设计借药条,解决患者抢救药品或患者押金不足但又不能断药的实际问题。设计出院带药标签,在标签上注明病房及床号,大大方便了护士和患者。为病房临时请购药品固定专柜,并放置标牌注明病房、药品名称、数量、请购日期,保证专人专用。为临床设置欠药登记本,特殊药品请购药本等,方便及时与临床沟通。
“把护士还给患者”是近年来卫生部提出的提高护理质量的倡议。2007年我院药学部领导与护理部协商提出了“送药到临床”的新举措。引入现代医院服务和管理理念,从“药品供应模式”向“药学服务模式”转变,并开展为全院临床科室无假日药品配送服务。每天早晨给各主要医技科室(麻醉科、手术室、静脉高营养室)送药,待各病房录入医嘱后由药师接收医嘱调配药品,再用药车把所有病房的口服药和针剂杂项类药品陆续送到各护士站,由护士逐一核对后签收。这一举措为每个领药护士至少节约了半小时,让她们有更多时间服务于临床。同时,药师深入临床也能更多听取医护人员对药学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收集用药信息和不良反应报告,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服务。这一举措,在医院医、药、护之间架起了一座新桥梁。
了解药物的临床特点,对剂量不准确、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予以登记,分析原因并告知病房,提示医师修改医嘱;对临床上所反映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时上报院临床药学室,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了合理用药。
先进的硬件设施使现代化的药学工作如虎添翼。为改善人工摆药易污染口服药品,拆去包装后的片剂易吸湿潮解,药品剂量难掌握,服用方法的准确性问题,药品的浪费及丢失问题[5],服药杯污染问题[6]的现状,药学部于2005年引进了2台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确保准确无误的摆药,为临床科室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7],开创了全国病房药房口服摆药的新领域,使口服摆药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这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一套先进的工作管理经验。另外还不断改进工作模式,如,配备拆零药品储存的密闭盒、切片机;增加密封袋上药品信息,使患者服用更安心透明;DTA(摆药药盒)药品的加入由每条医嘱加一次改为每个病房统一加入,缩短了摆药时间。全自动摆药机摆药,药师进一步核对,护士核对医嘱后直接发给患者,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将护士的时间还给患者,护士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因而得到了患者与护士的称赞。几年来我病房药房共接待国内外同行参观访问近百次,介绍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及先进的工作管理模式,受到一致好评。
过去药师大部分精力用在药品调剂工作上,与患者接触少,药师的专业知识发挥不充分。现在提高了工作效率,药师有一定的时间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服务。如,部分高年资药师每周可抽出时间去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
“一切从合理开始”[8]。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患者治疗用药是否能做到安全、有效、经济,药师应该承担更多责任。病房药房是临床用药的中转站,负有监督和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的重大责任[9]。为此,本部门从实际条件出发,立足本职做好不合理用药的发现和提示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对问题用药的辨析能力。一是做好登记和分析。病房药房在摆药过程中如果发现药物超剂量或使用不合理时,会及时与病区医师取得联系并说明情况,同时做好登记便于在日后学习讨论中进一步分析原因,提高对此类问题的认识。二是出院带药处方的审核。在审核中如果发现有疑问时,需要搜集必要的信息,查阅该患者病历了解病情及用药情况,如果感觉仍有问题则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三是药物的正确使用。有些护理人员对药物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知之甚少,如何从外观上判断药品优劣,怎样正确溶解、稀释粉针剂,正确储存药品等方面的知识欠缺,尤其在静脉给药时,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不甚清楚,本部门组织有经验的药师对此类问题加以总结,必要时给予具体指导。
为加强药剂人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将所有的工作都细化到个人。分工明确就是加强每个人的责任心,每个人都有发展的空间,都有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我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制度,每项制度都有专人负责,使制度不落空,同时大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组成一个和谐的团队,我们的工作理念是当你做这件事情时要为下一道工序的人提供方便。例如,确认出院带药处方时标明药品实发数量,一品多规、一品多厂家时需注明;遇到大处方时及时通知库管人员领取药品;做好用药前的准备工作,以便更快速、准确调配医嘱单;往药筐和药车里装药时尽量归类码放整齐,让核对药品的人更容易查找;调配时遇到需要拆箱的情况会拆完后把药码回药位,纸箱和打包带收拾干净等等。
4.2.1 临床药师的培训 我院是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也是北京市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医疗机构。每年我部门除了培训我院新进药师,还担负了外院轮转临床药师的实践带教工作。对此我部门十分重视,规范化带教专科药师和进修人员,细化培训制度,考核项目等,每名新药师都会由一名有带教能力的高年资药师一对一指导,对于部门内每个岗位都按轮转要求进行培训,一直跟踪到离开我部门。同时把平时工作中的严谨作风和团结互助的好传统也传达给新成员,为新同志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培训期结束后在教育处的指导下,由部门主管和指导老师考核他们的学习情况,考核内容分为笔试和实践技能操作两部分。把本部门的工作要点和应掌握的技能融入试题中,专人监考,现场打分,较客观地反映了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最后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逐一写评语,使每个临床药师真正学有所获。
4.2.2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 药学部非常重视培养实用型药学人才,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在职岗位培训,使药学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一是在药学部主任的支持下,为了拓展住院药师的知识面,加快向临床药师转变的过程,强化药学知识的培训,制定专业理论学习计划,定期举办临床药师沙龙,每期一个主题,使大家受益匪浅。二是在临床药学室帮助下定期请临床药师为大家讲解临床病例并进行点评,把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培训内容受到本部门全体人员的欢迎。三是药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在职继续教育,系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药理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参加科室和院部讲课,使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药师轮流外出听课进修,带回新的药学知识和进展与大家分享,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四是采取因人而异的学习方法,通过成人自考、函授专升本、攻读在职研究生等多种途径,逐步实现药学人员学历升级和知识结构改造,目前我部门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总人数的60%以上,各级别的药师积极考取技术职称资格,并撰写专业论文,学习气氛十分浓郁。
4.2.3 大胆启用年轻药师 本部门的老药师已陆续退休,中年药师已具备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急需培养年轻药师,我部门大胆启用年轻药师,在有经验的中年药师“传、帮、带”的保障下,将药品请领工作、药房重要的管理工作交与年轻药师,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阶梯性。
综上所述,重视并正确认识上述因素,是我院病房药房规范管理和药学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出适合我院的病房药房药学模式,使药房药品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适应现代医院药学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
[1]胡晋红.医疗改革中药剂科的责任[J].中国药房,2001,12(2):85-86.
[2]国务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42号令.2005-08-03.
[3]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2007-02-14.
[4]胡晋红.实用医院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
[5]林伟斌,季波,吴佩芝.住院药房口服摆药常见问题及对策[J].药事组织,2010,19(12):70.
[6]袁洪泽,陈晓霞,任立霞.住院药房实行中心摆药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执业药师,2008,54(6),41-42.
[7]谭玲,孙春华.有助于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J].中国药房,2006,17(3):228-230.
[8]李健伟,崔颖嘉.医师的助手患者的朋友——李大魁描述医院临床药师形象[N].健康报,2005-01-04.
[9]徐雯.住院药房的管理[J].海峡药学,2003,15(4):113-114.
[10]杜守贤.浅谈医院药房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7,2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