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乡经济一体化新趋势与协调机制研究

2011-02-09 09:24陈鲁梅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城乡农业农村

陈鲁梅

(中州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郑州 450044)

长期以来,城市与乡村之间形成了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河南省面临的一个发展难题。如何寻求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早在 20世纪 5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国家的城乡经济关系问题,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理论,本文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寻找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城乡融合之路。

一、国外有关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1.“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于 1954年提出,该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分析城乡关系问题的一个经典理论。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内部都存在着发展状况不一的两个经济部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传统部门发展的是农业经济,仅能维持生存,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低;现代部门发展的是城市工业,劳动生产率高。两个部门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形式截然不同,它们在资金的筹集、运作、经营方式、规模大小、生产过程、生产效率、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发展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刘易斯认为随着现代部门的发展,劳动力、资本等资源会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造成经济活动中心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移。刘易斯主张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一些新的城市中心,每个城市都形成一个大的区域统一体,这样可以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

拉尼斯、费景汉在刘易斯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平衡发展概念。拉尼斯、费景汉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不减少农业产出,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利润存在创造条件。此观点强调了农业剩余对工业资本积累的作用。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不能单靠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还应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经济来缩小城乡差别。托达罗在分析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化的过程中指出,影响非农化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城乡预期收入差与失业风险。

2.“增长极 ”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的,他认为经济增长并不是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地区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佩鲁还阐述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佩鲁把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称之为推进型产业。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这种推进型产业就起着增长极的作用,它对其他产业和其他地区具有推进作用。因此,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佩鲁增长极理论的提出,后来的经济学家又丰富了它的内涵。法国的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他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盖尔在研究了各种增长极观点后,指出影响发展的空间再组织过程是扩散—回流过程,如果扩散—回流过程导致的空间影响为绝对发展水平的正增长,即是扩散效应,否则是回流效应。

3.“中心 -外围 ”理论

“中心 -外围”理论最早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生产结构同质性与多样化的“中心”和生产结构异质性与专业化的“外围”,表明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中心和外围的关系。弗里德曼认为区域发展是通过逐步积累的创新过程实现的,而发展通常起源于区域内少数的变革中心,创新由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周边地区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弗里德曼明确将经济增长的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他把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化阶段、中心 -外围阶段 (工业化初期阶段)、中心 -外围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一体化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中,资源要素流动状态不同,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弗里德曼还进一步从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发展了原有的中心外围理论。按照他的观点,中心之所以能对外围施加影响,除了它的创新活动比较活跃,还具有使外围服从和依附的权威和权力。弗里德曼归纳了六种自身强化的反馈效应:优势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生产效应。

4.“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

加拿大学者麦基通过对亚洲地区 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发现,在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地域的界线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类型。针对这种组织类型,他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提出了“Desakota”的概念,即“城乡一体化区域”。他对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双向交流的论述,为亚洲许多国家的城市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以上理论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家多强调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辐射周边地区,促进所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外与我国的国情差别很大,但是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仍值得我们借鉴。

二、河南城乡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河南城乡经济发展取得成就1.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增强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 22700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五年年均增长 12.8%;人均生产总值由 1000美元增加到 3500美元,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2.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十一五”期间,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全面展开,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 500亿千克以上;畜牧和果蔬、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提高到 17%,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食品工业营业收入五年增加了 2.2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五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 2000亿元,金融业得到快速发展。

3.城镇化发展呈现新局面

至 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预计达到 39.5%,比“十五”末提高近 9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城镇化进程最快的时期。中原城市群的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郑汴一体化深入发展,一批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之间快速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城际联系日益紧密。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县城以上城市新增建成区面积 800平方千米,城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 (市)达到 69个。城市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得到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4.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5000千米;铁路建设全面提速;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电网薄弱环节得到改善,输配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利建设全面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全面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4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7650万亩,防洪抗灾能力稳步提高。国土资源开发保护得到加强,林业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森林面积达到 5270万亩。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5.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 2016.8亿元,连续五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 9.9%和 9.6%。就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累计分别达到 648.4万人和 80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稳步提高。文化强省建设成效显著,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二)河南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河南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1.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城乡统筹难度较大,城镇化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2.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2010年,河南城镇化率达到 39.5%,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河南的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国 46.6%的平均水平,全省城镇化发展不均衡,郑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最高;洛阳市、南阳市、许昌市、新乡市、漯河市、焦作市、平顶山市等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大部分市县城镇化发展水平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3.城乡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而原始的农产品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相当低。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工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十分紧迫。

4.人均发展水平低

人均发展水平低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扩大就业任务繁重,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仍需加强。

5.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全省农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9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500元,差距依然较大。逐步完善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城乡消费结构和水平的趋同是城乡居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体化的重要体现。

三、探讨我省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以及协调机制

1.制度创新

首先是管理制度的创新,只有公正而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应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制度,实现政策的统一和制度的公平。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户口的农业和非农业划分,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重点增强县城和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其次,农业科技体制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推广是按行政级别进行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应建立多元化的渠道。可依托各行业协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并建立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利用方面,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可鼓励他们进行技术承包、农业入股、农业服务、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取得一定的合法收入,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带动农民致富。各地区还应根据自己的农业发展优势,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搞好科教农三结合,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最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政府应时时考虑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比如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进行收购价格的保护;农业生产的补贴;自然灾害的防御补贴;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公共投资等。

2.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机制,增加农村在资金、科技、人力、公共产品等方面的供给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政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技术研发、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等投资,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投资环境。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遏制农村资金外流,吸引城市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农村投资领域,形成农业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3.强县扩权

强县扩权是指一些经济强县在区域生产力布局中地位突出,这类县的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农业发展、工业基础、城镇化水平等指标都排在全省前列,有一定的经济特色和发展潜力,政府应赋予这些经济强县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以培养经济强县在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行政管理上,强县直接面对省级政府,减少了管理层次,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形成了“扁平化”的行政体制。在经济管理上,省级政府制定支持强县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把某些税费下划给强县,增强了县财政综合实力。在政策支持上,强县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进行试点,组建政策性保险公司。这样就形成了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一致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不仅能够转变县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思路,而且通过体制的改革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并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4.产业结构升级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可以借鉴他省的经验,比如在一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用农业的特有资源开发旅游、饮食、文化等产业;推广“公司+基地 +农户”的组织形式,使工业农业相互支持,以工带农、工农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市则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带动周围乡村乃至区域的发展;农村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可促进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各类产业集聚区和农业产业化园区带动企业聚集,以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会缩小城乡差距,减弱乡村人口流迁的拉力和推力,促进乡村城市化,而且又会导致劳动者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仍然存在的条件下,它又有助于乡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迁移。并且农业形成的产业链,从产业上突破了工业和农业分割的“二元化”经济结构,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应发挥各地的农产品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培育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行重点投入,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融为一体,形成产业优势。同时围绕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外资推动

“外资推动”是依赖外部资金推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要将利用国内省外资金和利用国外资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省外资金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只要方法适当,措施得力,引进上会更加容易。我们应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国际服务业转移和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向科技产业倾斜的机遇,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对外招商项目,合理确定投资导向,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在农村发展产业,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向农村投入,引导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向农村拓展。

7.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城乡居民的收入公平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构建城乡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使得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河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1]孙海波,刘俊昌.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进展及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

[2]党玉峰.集贤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刘丙章.中原城市群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研究[D].河南大学,2009.

[4]戴存华.济南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5]史小红.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与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09.

[6]宪世进.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经纬,2008(4).

猜你喜欢
城乡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