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佳士 陈 亮 马妍妍 李 骏 朱继勇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教育如何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闻事业发展需求,这是当前高校新闻专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新闻单位人才招聘动向、浙江树人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部分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改革趋势等近一年的调研,得出一个可供操作的“全媒体实训”教改设想。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设置数量激增,就业队伍不断扩大,而各新闻单位在招收新人时又要求新进人员是熟练的新闻工作者,致使就业矛盾进一步激化。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闻学专业教育迅速发展致使毕业生相对过剩。2010年上半年,笔者走访了省级、市(地)级、县(市、区)级新闻单位,联系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部门,调查了近年来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浙江省新闻单位对人才的挑选情况。2000年前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是各新闻单位争抢的对象,而到了2009年,就业情况一落千丈。分析其原因,与全国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迅速发展有着直接关系。1994年,我国仅有66所高校设立新闻学专业。从1995年到1999年,设立新闻学专业的院校每年都在增加,到2000年,全国有新闻系或点的院校有260个。从2000年到2004年,每年增加几十个,而2005年一年就增加了202个,使全国设立新闻院、系的院校总数猛增到661个。到2007年,这一数字刷新到700多个。目前,我国高校中有860多个新闻传播学教学点。①上世纪90年代,浙江省设立新闻学专业的大专院校只有3所,2000年增加到17所,2010年已经有34所院校开设了新闻类专业(含二级学院)。②
新闻传播学教学单位增加的直接结果,就使新闻学专业成为高校的长线专业。全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在校学生几年前是12至13万人,到2009年达20万人之多,①全国高校新闻学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相当于增加一个省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与此同时,浙江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给省内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可以预计,今后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将越来越难。
2.新闻学就业队伍膨胀,致使新闻单位招收毕业生条件几近苛刻。据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调查,2005年12月,全省新闻工作者有31903人;2006年12月,猛增到50 014人。③由于前几年的大规模扩容,近几年新闻单位人满为患。这样一来,各级新闻单位对招收毕业生的条件自然就较为苛刻。比如,某新闻网站招收编辑,报名的有200人,第一轮就淘汰了150人。在剩下的50人中,先按成绩挑选10名;再以只取男生、不取女生的条件,按照成绩顺序再挑选10人,进入下一轮。最后录取10人,录取比例约为5%。又如,前几年某晚报招收摄影记者,报名210人,第一轮淘汰180人;第二轮淘汰8人;第三轮淘汰7人。15人进入第四轮,最终招收8人,录用率约为4%。有的单位在招收时就注明必须要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验,这样就等于把应届毕业生挡在了门外。还有的单位为了控制成本,干脆不招收新人员。十年前,各新闻单位在招收了新员工后都会提供各种形式的基础培训,现在则要求新进人员本身就是熟练的新闻工作者,单位不提供基础培训。
3.新闻单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但非新闻单位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也有一定需求。近年来,浙江省新闻事业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新媒体正在崛起,传统的三大媒体也不可能被取代,各有一片天地;前景是以报刊、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共生共荣;发展趋向是互相借助,向全媒体发展。从2008年到2010年,浙江省、市、县(市、区)级传统媒体都在提高对现有人员的数字化采编要求,比如,有新闻单位提出要实行媒介融合的方针,培养全媒体采编人员;也有新闻单位组织“新闻1+1+1”全媒体行动组,并给采编人员配备了全套装备,要求参加全媒体报道的采编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设备。
新闻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十分看重毕业生对各种新闻采访和编辑技能的运用水平,因此,毕业生要想直接进入新闻单位工作十分困难。但是也有部分毕业生通过不断“跳槽”或在岗学习,较好地掌握类似于“全媒体”的报道技能,从而考入新闻单位。
当前新闻毕业生就业中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就是非新闻单位也在招收新闻毕业生。一些大单位很注重自己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难以达到新闻单位的发稿要求,有的单位就从应考的毕业生中选择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
从新闻单位挑选人才的要求,和非新闻单位对新闻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可以看到,在校期间就对学生进行全媒体培训,可以满足新闻单位或非新闻单位的要求,从而大大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笔者通过电话、网络和登门拜访等方式,了解到浙江省内外若干所大学基于社会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开展新闻实训的情况。
浙江各院校新闻学专业都已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实训的重要性。比如,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浙江大学,把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由原来的二个学期拓展为四个学期,以提高学生在采、写、编、评方面的能力。浙江工业大学和宁波理工学院,也都有对学生进行实训的考虑。但是,做得比较好的要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2006年以来,该院新闻学专业分门别类地建立了9个实验室,总面积约2 000 m2。非编实验室共44套设备,除周六、周日外,全天开放;在这里既上理论课,也上实践课,并提供学生做课外作业。电子编辑实验室配备了电脑48套,均装有“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在课时上,理论和实践的比例至少为1∶1,有的甚至是1∶2。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共配有11套设备(包括1套教师专用的教学设备、9套学生常规使用的设备和1套供学生实践的“经理室”设备),在内部营造了一个模拟办公环境。学生通过在这9个新闻实验室的实践,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省外做得比较好的有南京政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南京政治学院的实训虽然没有以课程的方式确定下来,但实训非常多。新闻系一共有4个大型的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负责一个特别的方向。比如报纸采编,新闻系有一份报纸(周刊),由新闻学专业学生负责,每组7至8人,一年下来每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都有一次负责排版或担任责编的机会。
云南师范大学的实训大多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与新闻系的校外实践基地联系,到媒体内部进行实训,并由教师带队,这种类型的实训基本上就是毕业实习。值得借鉴的是,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各种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了宝贵的经验。①
做得最成功的是中国海洋大学新闻学专业,他们引进了“开放式教学”的模式。近几年该校建设了新闻演播实验室、网络传播实验室、编辑排版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和影像观摩实验室。其中480 m2的新闻演播实验室是新闻学专业和学校新闻中心共用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课程的实践环节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具体在教学上的新举措有:(1)模拟采访场景。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上重现新闻实践中经典的采访场景,让学生模拟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角色,再现采访过程,让学生既生动又深刻地学习和思考新闻采访的技巧。(2)模拟人物采访。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将社会名人请进《新闻采访写作》课堂,营造人物采访的真实场景;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去采访某人,经教师同意后进行。(3)将记者招待会搬进课堂。模拟记者招待会分为两种不同情况:一是邀请专家、学者作为新闻发言人,学生则模拟世界各大媒体记者向新闻发言人提问,新闻发言人作出回答;二是由学生自己举办模拟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任课教师对记者招待会的提问进行点评,给予学生专业指导。(4)模拟报纸操作。该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制作的《新青报》,从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到报道策划、选稿改稿、电子排版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5)将新闻界记者、编辑请进课堂。把一线记者的经验与课堂知识密切结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向学生传授新闻学原理。
以上各院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共同点是:依托多种形式的新闻实验室进行新闻教学的校内或者校外实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检验、运用书本知识,获得真知实学。
我国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滞后不是理论研究上的落后,而是实践环节上的滞后。即使如此,也有成功的先例。比如,20世纪50年代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四年本科实践性训练不断,从大一开始校内实验性训练,主要是采访和新闻写作,由学生选择采访熟悉的、感兴趣的人和事,包括采访同学、教师等;大二教学计划中有“课间教学实习”的任务,要到指定的报社实习,但不脱离学校学习,如前面两周上课(每周四课时),第三周到报社跟记者去采访写作一天(算四课时)。也就是每三周有一天去报社采访写作。如果这一天完成不了,周日就在学校写稿;大三是假期到本市或者外地的报社实习,为期两个月;大四有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经过这样不间断的实践训练,当时复旦大学的新闻毕业生,一毕业就能担当采编重任。④
按照浙江省媒体对人才的新要求,借鉴复旦大学的成功经验,特此提出全面培养学生采、写、编、评、摄与制能力的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全媒体实训”教改设想,分三个阶段进行:
1.专业思想导入和初级技能训练。这是实训的第一个阶段,可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完成,分为二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专业思想导入和专业意识建立,通过专业讲座和实地参观的形式逐步建立起学生的专业意识;让学生初步接触新闻实践,获得感性知识,以利于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第二个步骤是初级实训,在校内练习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一的实训主要以练习和熟悉为主,对内容和质量并不苛求。大一的学生热情最高,通过实训,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以便于他们在后续专业课中更好地学习。至于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难题则是好事,正因为有了实训,学生知道的多了,对教师的要求就高了。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它有利于推进课堂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可能更有效地带动整个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现在的课程设置,学生在大一以公共课为主,专业课和核心课较少,如果不及时进行新闻学专业教育,会错失最好的教育时机;同时,实训有利于他们尽快摆脱高中思维,进入大学状态。因此,新生刚入校就进行实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第一阶段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完成一般新闻的采写,配合专业课程的逐步开设,让学生边接受理论教学,边进行实践。
2.将传统新闻传播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的全媒体实训。第二个阶段是提高阶段,从大二开始。为了将传统新闻和新媒体结合起来,实训分为两个主题。实训一侧重于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方面。比如,可借助《闻新报》这个平台。《闻新报》是由浙江树人大学首届新闻学本科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创办的,后由该校人文学院新闻部负责编排,一个学期出版2至3期。这个数量达不到实训所需的容量,应该进行容量的扩充和质量的提升。实训二侧重于网络编辑和新闻摄影摄像方面,可以依托该校人文学院院网和“追光”社团这些平台,并可考虑与该校的学校活动和《树人讲坛》宣传工作相结合。
在实训全面铺开时就会发现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力量太有限了,有效解决的方法就是把指导教师与学生骨干两个群体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通过自愿报名与根据学习成绩排名的方法,确定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作为骨干,教师抽出专门时间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然后,采取“师教生”、“生教生”与“高年级带低年级”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这样不仅解决了师资问题,而且对骨干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在实训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主要通过引导、控制和管理,把握实训的大方向。教师要时刻保持与学生骨干的联系,把实训任务分配得合理、细致,同时要求学生骨干与教师经常保持联系,进行意见反馈和研讨。
新闻实训教学团队的组织,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从本教研室现有教师中选配;二是从本校相关部门、相关专业,选聘适合本课程的教师;三是根据实训进程,聘请新闻单位资深从业人士来做讲座或担任实训辅导教师。
根据以上设想,2009年8月到2010年1月,浙江树人大学新闻教研室提出了在新闻学专业开展新闻实训的具体步骤。[1]经过半年的准备,于2010年3月到2011年6月,对新闻学专业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开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新闻实训。共计完成报刊出版21期,84个版面,发表文章700余篇;电视新闻报道6期,新闻60余条,时长90分钟;电视访谈节目8期,时长160分钟;完成55个《树人讲坛》及其他讲座的拍摄和后期制作。三个年级共计271名学生参与实践训练。新闻实训取得突破性进展。
3.重在提高能力的第三阶段实训。第三阶段实训在大三进行,重点在提高能力。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实训,又通过正常的教学过程学习了理论课程,这样,实训就可以在与新闻学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比如,可以将社会名人请进课堂,营造人物采访的真实场景;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采访主题,自主采访;还可以举办模拟记者招待会等等。在编辑方面,比如扩版,就一些社会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行小范围的市场调查,演练如何把新闻做深做透;又如加期,初级实训是两周一期,以后可缩短为一周一期甚至更短。在特定时节,比如校庆、国庆等重大节日时,还可以做特刊等。而在网络新闻与摄影摄像方面,可供提高实训的内容就更多。
第三阶段的重点是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理论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内容可以是专题报道、深度报导、新闻评论与独立制作电视专题片等。其方法有:(1)与主流媒体合作。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由合作方主流媒体出议题,学生对议题进行讨论、调研,最终写出研究报告,装订成书或成册。这种方式可以将已经建立的新闻学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很好地利用起来。(2)与社区合作。这是新闻实训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考虑开展的。寻找学校周围或社会关心度较小的一些特殊社区,与他们进行合作,共同做一份报纸,或就一些社区的公共议题和活动进行宣传、推广,还可帮助他们开展公益活动,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3)到校外实践基地现场实训。通过这样三个阶段的实训,配合课程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掌握新闻学专业的所有专业技能,同时也可获得大量的实践积累和实践作品,为学生以后的升学和就业做好准备。这样,经过数年努力,可以使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未走上社会之前就初步掌握了新闻学专业的全媒体采编基础技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率,扩大他们的就业范围。
注释:
①转引自漆亚林的《现代新闻传播人才与教师知识结构分析》课题。
②据浙江省教育厅提供的材料。
③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新闻年鉴(2005—2006)》。
④据复旦大学1958届毕业生、浙江传媒学院首任新闻系主任张默介绍。
[1]陈亮.构建新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6):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