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 300060)
我院2007-2010年促白细胞药应用分析
刘 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 300060)
目的:评价我院促白细胞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我院2007-2010年促白细胞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促白细胞药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服制剂的DDDs远高于注射剂,DDDs排序列第1位的是生血丸,其次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产);日均费用(DDC)最高的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口)。结论:我院所应用的促白细胞药结合了患者的经济条件,体现了用药的合理性。
促白细胞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恶性肿瘤化疗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化学药物的不良作用,其对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下降,直接影响到放、化疗剂量、疗效和进程,还可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因此,改善化疗药所致的骨髓抑制是提高化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我院肿瘤患者促白细胞药的应用情况,笔者对我院2007-2010年促白细胞药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资料来源于我院信息系统中2007-2010年促白细胞药的应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采用M icrosoftExcel2003进行数据统计。同类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产品均折算为同一单位后计算该药消耗的总剂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限定剂量(DDD)作为药物研究的测量单位,计算各药的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1]。DDD是指为达到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2]和《新编药物学》(第16版)[3]及药品说明书,并结合临床用量确定。DDDs=某药的年用量/该药的DDD值。DDC=某药的年销售金额/DDDs。对2007-2010年促白细胞药数据进行列表统计,并作排序分析。
我院2007-2010年应用的促白细胞药共涉及6个品种,分别为生血丸、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口)、复方皂矾丸、地榆升白片、生白口服液。各年度促白细胞药销售金额及排序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除2007年外,我院2008-2010年促白细胞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8年的349.65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 263.30万元,增长率达56%。
各年度促白细胞药DDDs及排序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除2007年外,我院2008-2010年促白细胞药的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生血丸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居DDDs的首位,约占70%,临床将其作为补充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规性用药。DDDs增长最快的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产),其比例由2007年的10.93%增长至2010年的16.36%。
各年度促白细胞药DDC及排序统计见表3。
由表3可见,4年中促白细胞药的DDC排序基本稳定。国产和进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DDC排序一直保持在前2位。生白口服液、生血丸和复方皂矾丸的DDC排序和应用基本成正比。
不同给药途径药品用药分析见表4。
由表4可见,我院促白细胞药口服制剂所占比例较大,其DDDs在近4年中始终保持在80%以上。
肿瘤化疗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中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因而影响肿瘤药物剂量强度的提高和化疗方案的如期完成[4]。各种原因(如苯中毒、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X射线及放射性物质、某些感染或疾病等)引起的末梢血白细胞总数<4.0×109·L-1的情况称为白细胞减少症。轻度白细胞减少症为(1.0~1.95)×109·L-1,中度白细胞减少症为(0.5~0.95)×109·L-1,重度白细胞减少症为<0.5×109·L-1。对轻度至中度白细胞减少者通常给予口服制剂治疗,对中、重度白细胞减少者方给予注射剂治疗。由于口服制剂给药便捷,致使2种给药途径的DDDs相差悬殊[5]。
表1 各年度促白细胞药销售金额及排序统计Tab 1 Consum ption sum and sequence of leukocyte(WBC)stimulants during 2007-2010
表2 各年度促白细胞药DDDs及排序统计Tab 2 DDDsand sequenceof leukocyte(WBC)stimulantsduring 2007-2010
表3 各年度促白细胞药DDC及排序统计Tab 3 DDC and sequenceof leukocyte(WBC)stimulantsduring 2007-2010
表4 不同给药途径药品用药分析Tab 4 Analysisof drug use in different routesof adm inistration
我院常用的促白细胞药有6种,而常见的维生素B4片、升胺片、鲨肝醇等并未应用。经统计表明,除2007年外,我院2008-2010年促白细胞药的销售金额和DDC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市2008年对“医保”政策的更新和对新药品异名库的规范,我院“医保”药物目录中大部分药品均按要求调低了价格,致使2008年销售金额受到较大影响。然而经过1年的调整,2009年逐渐恢复正常,销售金额稳步回升。2010年我院的促白细胞药只有5种,但并未影响药品的总销售金额,依然保持逐年递增的趋势。
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期延长,我院促白细胞药的用量逐年增加,应用趋势亦从以前的优先考虑价格,逐渐转向应用方便、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生血丸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产)是我院促白细胞药中应用最多的药物,其疗效确切、价格经济,是目前患者治疗和预防白细胞减少症的常规药物。由表2可见,生血丸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产)的DDDs位居前列,而地榆升白片的应用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药不在“医保”范围,患者依从性较差等。
中药促白细胞药在我院占有较大比重,生血丸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居DDDs的首位。祖国医学认为,生血丸具有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用于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功效,肿瘤患者的基本病机在于气血两亏、阴阳失调、脾肾两虚、瘀血内阻、药物毒邪。针对病机,需要扶正祛邪,把补肾与活血、养血、凉血有机结合起来[6]。由于该药具有疗效肯定、适应证广、价格经济、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我院促白细胞治疗的首选。复方皂矾丸以微弱优势居第2位,由西洋参、海马等多种名贵药材精制而成,主要成分皂矾含有10余种微量元素,其中铁、铜、钴都是造血必需的原料,具有生血止血的作用,海马温肾健髓,西洋参益气养阴,共奏益气养阴、温肾健髓之功效。该药能增强骨髓造血及组织重建功能,对放化疗过程中的骨髓有保护作用,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7,8]。复方皂矾丸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可达到保护骨髓、升高白细胞、增强体力、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生白口服液的主要成分由淫羊霍、枸杞子、黄芪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肾、补气生血之功效,可促进髓内、髓外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食欲[9]。地榆升白片是选用地道巴山中药材制成的药物,对造血细胞的增殖有直接促进作用,因而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减少继发感染,进而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研究证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前体细胞,促进其分化、增殖和成熟,因而可缩短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期[10]。该药能促进中性粒细胞成熟,减少感染发生率,对巨噬细胞、巨核细胞影响很小,患者耐受良好,可作为肿瘤化疗中较有价值的辅助药物[11]。该药还具有作用迅速、有效、可靠、安全性高的特点[1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口)因价格昂贵,不在“医保”范围,其DDC高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产),患者依从性小,因此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国产)由于价格较低、疗效稳定、疗效短、不良反应较少[13],DDDs相对较高。
总体来看,作为一家肿瘤专科医院,我院促白细胞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认真学习有关促白细胞药的应用知识,切实做到个体化给药,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邹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S].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41.
[3] 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814.
[4] 张维丰.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肿瘤化疗反应92例[J].中国药业,2006,15(3):65.
[5] 于晓凌,卓双塔,蔡凤梅.我院升白细胞药物使用分析[J].海峡药学,2007,19(9):110.
[6] 谢 强,黄丽萍,柳 勤.生血丸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抑制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8):1 117.
[7] 刘毓谷.卫生毒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3-81.
[8]“复方皂矾丸”临床应用组.复方皂矾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3):157.
[9] 黄慧琳,谢美莺.生白口服液治疗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J].海峡药学,2003,15(3):54.
[10] 韩慧杰,朱 霞,白佩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7):86.
[11] 范 丽,陈东生.我院升白细胞药物用药分析[J].中国药师,2004,7(12):963.
[12] 陈文彬,罗德诚.临床药物治疗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275.
[13] 魏智勇,王 怡,卢诚震.我院升白细胞药物应用状况与性价分析[J].天津药学,2009,21(1):35.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Leurocyte(WBC)Stimulant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7-2010
LIU Fang(Dept.of Pharmacy,The A 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Tianjin,Tianjin 30006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utilization of leukocyte(WBC)stimulants in our hospital,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the clinic.METHODS:The use of leukocyte(WBC)stimula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7 to 2010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respect of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RESULTS: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of leukocyte(WBC)stimulants in our hospital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 DDDs of oralmedicin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injection.Shengxue pills took up the first place in the list of DDDs,followed by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domestic).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imported)took up the first place in the list of DDC.CONCLUSION:The utilization of leukocyte(WBC)stimulantswhich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patients shows the reasonability of drug use.
Leukocyte(WBC)stimulants;Consumption sum;DDDs
R969.3;R287;R973+.4
C
1001-0408(2011)30-2800-03
*药师。研究方向:肿瘤防治药物。电话:022-23340123-6260。E-mail:fangfang20061105@sohu.com
2010-08-24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