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化 72例临床观察
张岩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测定脑纳素(BNP)在评价梗死后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定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功能Killip分级。结果
LEVF≤40%组,Killip(Ⅲ-Ⅳ)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LVEF>40%(P<0.001),Killip(Ⅰ-Ⅱ)组(P<0.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评价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敏感指标,具有临床价值。
脑钠素;心肌梗死
1.1 一般资料 2006年 6月至 2009年 6月在我院住院确诊心肌梗死(AMI)72例,其中男 56例,女 16例。年龄 44~79岁(平均63±15)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至少存活 4周以上。梗死部位:前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46例,下壁18例,下壁+前壁 4例,非Q波型 4例。42例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糖尿病,36例接受r-tpA溶栓治疗,15例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13例接受急诊PCI干预,8例未接受再灌注治疗。
1.2 方法
1.2.1 血浆BNP浓度的测定 所有患者入院后24~72 h (急性期)及4周(恢复期)分别静脉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浓度,试剂盒由美国ADR公司提供。
1.2.2 所有患者在急性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期复查超声心动图。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LVEF≤40%组(48例),和LVEF>40%组(24例)。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分为Killip(Ⅰ-Ⅱ)组30例和Killip(Ⅲ-Ⅳ)组42例。
LVEF≤40%组和LVEF>40%组BNP的浓度比较见表1。
表1 LVEF≤40%组和LVEF>40%组BNP的浓度比较(±s)
表1 LVEF≤40%组和LVEF>40%组BNP的浓度比较(±s)
注:和LVEF>40%组比较(P<0.01),(P<0.001)
组别 例数LVEF(%) BNP(pg/m l)急性期 慢性期 急性期 慢性期LVEF≤40% 48 30.1±4 39.4±2.5 296.1±21.8 347±22.9 LVEF>40% 24 45±4.5 48.0±3.7 195.9±20.1 97.8±13.4
表2 Killip(Ⅰ-Ⅱ)组和Killip(Ⅲ-Ⅳ)组浓度比较(±s,pg/ml)
表2 Killip(Ⅰ-Ⅱ)组和Killip(Ⅲ-Ⅳ)组浓度比较(±s,pg/ml)
注:两组比较P<0.001
组别 例数 急性期 慢性期Killip(Ⅰ-Ⅱ) 30 128.8±16.0 68.3±11.0 Killip(Ⅲ-Ⅳ) 42 217.0±25.1 258.0±26
BNP主要由心室分泌,被认为是反映心室收缩功能紊乱的敏感指标,心肌梗死后位于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交界部位的BNP分泌最显著。所以BNP可以准确的反映梗死局部室壁张力的变化,故BNP浓度与心室重构的发生及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通过表1、2我们发现,Killip(Ⅲ-Ⅳ)组和LVEF≤40%组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Killip(Ⅰ-Ⅱ)和LVEF>40%组。心功能越差,血浆 BNP的浓度就越高。故逐渐应用外源性BNP补充心肌梗死后体内BNP相对不足,近几年,随着新活素的问世并应用于临床,心肌梗死患者的 4周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本资料结果表明,AMI早期血浆BNP水平与LVEF、Killip分级呈负相关。因此,BNP是评价梗死后心功能状态和近期预后的敏感指标。BNP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能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
[1] 巨季年,李卫鹏.BNP的临床应用价值.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 17(4):308-310.
[2] 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3.
[3] 郭攀,黄振文,卢长青.B型钠脲肽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探讨.河南医学研究,2005,14(3):208-210.
[4] 冯海明,王虹,蔡小婕,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BNP测定的临床意义.心脑血管防治,2004,4(3):8-10.
124200辽宁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