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筱晗 梁新时 刘 卫
(怀化市中医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出生前至生后1个月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语言障碍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并发症,70%~80%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1]。自2006年开展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功能障碍,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怀化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脑瘫痪患儿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7个月~11岁,平均(3.2±0.5)岁;按照运动障碍性质分:痉挛24例,手足徐动型16例,肌张力低下型12例,共济失调6例,混合型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处理差异(P>0.05)。
根据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通过的脑瘫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2],所有病例结合临床进行CT、MRI、脑电图检查。语言障碍按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及弗朗蔡构音障碍评价法[3]评价。
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的治疗;对照组单纯结合头针的治疗。两组在同样环境中进行总体功能康复和语言治疗。
主要包括神经发育学疗法、认知训练、感知觉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内容。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担任训练指导,2次/d,每次0.5h,30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月疗程;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在每日的生活起居和训练教育中。
①身姿训练;②呼吸与唇舌灵活度及发声训练;③口腔知觉训练及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训练;④构音器官运动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⑤动手能力训练等。由语言治疗师在语言治疗室进行训练,2次/d,每次0.5h,30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辅穴)极泉、委中、尺泽。上肢瘫痪加曲池合谷;下肢瘫痪加风市、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颈软加百劳、大抒、腰软加肾俞、大肠腧。项针治呛、吞咽、发音、哑门、上廉泉,头针四神针(前顶、后顶、络却),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为第1针,前后个旁开1寸为第2、第3针)脑三针(脑空、脑户)语言区[5]。
上午针刺: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2~0.5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30s出针,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2~0.4寸,用雀啄施手法10s出针,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于皮肤呈45°斜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补法行针10s后出针。配穴按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出针。选取适宜的头针沿头皮在刺激区进行针刺,进针要迅速,直至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并继续将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后留针0.5h,并在此期间捻转3~5次。每日上午1次,治疗5d后间断2d,2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下午针刺:先用快速针刺法针刺治呛、吞咽、发音、哑门、廉泉进针0.2~0.4寸得气后出针。然后针刺风池、完骨、天柱,针刺进针0.2~0.5寸采用小幅度捻转补法每穴10s,留针30min。每日下午1次,治疗5d后休息2d,2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取穴四神针(前顶、后顶、络却),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为第1针,前后个旁开1寸为第2、第3针)脑三针(脑空、脑户)语言区,操作方法同于上午针刺。
①接受语言能力:采用符合该年龄的语言进行描述,让患者选取与描述相符合的图画,按0(差)~6分(优)评分;②语言表达能力:给出图画或词句,让患者描述图画内容或说出词句自我理解的意思,按0(差)~6分(优)评分;③智力评估:采用Gesell智测法,共为9大类,总分90分;④构音障碍评估:采用北京博爱医院听力语言国际合作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检查表进行评估,按1~5分评定,分值越低障碍越明显。
①显效:以上4项中≥2项提高≥40分、或智力提高≥20分;②有效:以上4项中≥2项提高≥25分、或智力提高≥10分;③无效:以上项目无变化或加重。
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语言功能及智力改变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语言功能及智力改变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接受语言能力 1.41±0.72 3.32±0.58 1.36±0.75 2.32±0.51ª表达语言能力 1.32±0.78 3.78±0.66 1.31±0.77 2.48±0.64ª智力评估 45.34±2.35 61.15±2.5846.93±2.5758.55±2.84ª构音障碍评定 1.56±0.54 3.13±0.48 1.52±0.57 2.88±0.47ª
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总体疗效统计[n(%)]
脑瘫患儿多数伴有语言障碍,对外界的认知、感知、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及同龄儿童,不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家长带去极大的心理负担。再次赋予患儿各项功能,让其能够正常、自信的在社会中生存是父母的心愿,也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现代医学证明,脑瘫的发生主要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软化、瘢痕、萎缩等由密切关系,在发生以上一系列变化后,神经细胞出现减少,而胶质细胞则增生,并可形成多个坏死、变性区及囊腔[6,7]。当这些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束时,便会导致神经生理改变,如锥体束损害,引起随意运动障碍,出现失去上运动神经抑制作用的功能释放症状;旧纹状体损伤,导致肌张力增高呈强直性,导致呼吸运动方式异常,气息失控等,表现为表情呆滞、言语不清、肘、腕与膝部屈曲、运动功能障碍[8]。
祖国医学虽无“脑性瘫痪”之说,却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等范畴,主要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淤交阻,脑髓失养所致,其治疗以补脑益髓,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主。
醒脑开窍针法是由著名针灸专家石学敏教授创立的一种针刺手法、用于治疗“窍闭神匿”的各种心脑、神志病。方中内关为心包经之络,具有养心安神、疏通气血之功,水沟泻之可调督脉,开窍启闭以醒脑宁神,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补之则调整肝脾肾三脏功能,使脑髓化生有源。
现代医学认为[9],项针疗法中的治呛、吞咽、发音、哑门、上廉泉均分布于吞咽迷走神经纤维支配区。针刺这些穴位可使之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元达到中间神经元,增加大脑血流量,促进脑水肿的吸收,激活周围脑组织处于突触传递的活动。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位居最高,内含脑髓;脑为元神之府。头脑主宰脏腑经络功能的活动,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当经络受损影响气血正常发挥,特别是直接分布于脑部的经络,影响脑的功能正常。通过头针针刺头部穴位,能够将经气直接作用于病灶,发挥调节阴阳和扶正祛邪的效果,同时经气流通到全身后,可排除四肢聚集的邪气,改善身姿和肢体功能,逐步恢复人体本能;此外,头针还能够起到醒脑健脑、通调督脉、调理气血的作用,供给充足的营养至病变部位,从而让脑细胞功能得以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智力状态外,无聊是语言接受能力、表达能力、还是构音障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综合针刺治疗对脑瘫患儿相关功能改善更佳。本研究的特点是将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并用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将针刺和康复相结合,使患儿在运动、行为、认知、语言表达、社会适应、学习等方面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让左右脑相协调的运用和开发。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技术的运用较单一针法配合康复的模式疗效显著。且充分体现了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并用在脑瘫患儿语言康复上的主导作用。值得关注的是,脑瘫的康复治疗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效果,需要长期的坚持,通过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训练,再配合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为脑瘫患儿语言康复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1] 李树春.小儿性脑瘫[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7.
[2] 林庆.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62-163.
[3] 吴海生,蔡来舟.实用语言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70.
[4] 徐艳杰,刘晓红,王心崇.小儿脑性瘫痪的语言训练[J].现代康复,2001,5(5):11-12.
[5] 高维滨,高金立.针灸六绝[J].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2000:91-93.
[6] 李胜利.语言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7-97.
[7] 薛新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74.
[8] 温晓刚.传统康复疗法辅助治疗痉挛型脑瘫构音障碍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9,8(2):128-130.
[9] 马睿杰,高维滨.项针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1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