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100)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世界各国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为10%~20%,我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占住院患者的10%~30%,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的患者达500万人次,每年约有19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2]。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DR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用药途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对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所涉及的患者的一般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分布情况、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别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0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41例,女59例,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3~76岁。ADR的各年龄组构成为3~15岁11例,占11%;16~30岁19例,占19%;31~45岁26例,占26%;46~60岁34例,占34%;61~76岁10例,占10%。
100例ADR的报告中给药途径分三种,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其中口服引发ADR的9例,占9%;肌内注射引发的17例,占17%;静脉内滴注引发的74例,占74%。
发生ADR的药物种类主要是抗感染药物,其次为中成药制剂,见表1。
表1 发生ADR的药物种类及其构成
在100例ADR的临床报告中所累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多见,占44%,临床主要表现多为瘙痒、皮疹、斑丘疹、药疹等;其次为消化系统的损害,占36%,临床表现多为恶心、呕吐、腹痛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占9%,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呼吸系统的损害占8%,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不畅等。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占3%,主要表现为心慌、心悸、过敏性休克等。
据报道,药物应用不合理甚至滥用现象比较严重,由于不合理用药及药物的滥用,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不良反应报告中以老年人多见,这与老年人因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有关。在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引发的不良反应多见。静脉给药是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无肝脏首过效应,药液的pH、浓度、微粒、配制时间等均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3],另外ADR的发生还与输液器的质量、输液速度、输液环境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有关。由本组调查结果可知静脉内滴注给药为引起ADR的主要途径,达74%,与文献报道一致[4]。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具有起效快的优点,许多医师及患者喜欢用这种给药方法;而静脉注射液的内毒素、pH值、微粒、渗透压等都可能诱发ADR。因此临床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口服有效的不采取注射给药,肌内注射有效的不采取静脉注射给药,尽可能减少静脉给药。
在引发ADR的药物种类上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在各类药物中占首位,这与抗菌药在使用范围广、消耗量大有关。同时也与抗菌药物在使用中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如用药剂量大,疗程较长,预防用药较多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减少和避免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频繁换药等问题。本组资料中我们还可看到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所占比例也较高,达16%。在中药制剂的使用中应高度重视其合理使用,医务人员除要熟练掌握中药制剂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还要注意中药制剂与西药应分开使用。因此要加强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根据《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规定,建议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协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处方行为,加强对医生处方的审查,开展ADR监测工作的年度检查和评估等,使ADR与医院临床各科室的质量管理考评相结合,以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
[1] 黄道秋,汪华蓉,李立红等.300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9):1692-1694.
[2] 蓝秀英.100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l8):2266-2268.
[3] 刘杰,黄寿和.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1):56-58.
[4] 梁莉,王爱丽,沉梁朝等.17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J].医药卫生导报,2006,1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