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定位在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应用

2011-01-30 08:01吴宇旋张彦舫蔡进中汪青蓉陈旭东窦永充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7期
关键词:脾门细针脾脏

吴宇旋,张彦舫,蔡进中,何 凡,汪青蓉,陈旭东,窦永充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介入科,广东深圳 518020

随着射频消融在中国的逐渐普及,射频消融不仅广泛应用于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1-2],近年来也逐渐被应用于脾亢等良性疾病的治疗[3-5],我科2008年1月~2009年8月应用先细针穿刺定位,然后射频电极参照细针位置再穿刺脾脏的方法治疗脾亢患者共2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0~70岁,中位年龄54岁;均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肝癌诊断符合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会议修订的标准[6]。患者中肝功能Child A级14例,B级8例,脾脏轻度肿大6例,中度肿大14例,重度肿大2例,诊断脾亢前均未使用化疗药物,RFA 术前 PLT 计数为(45.0±9.8)×109/L,患者治疗前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食道吞钡点片及上腹增强CT或MR,以全面了解患者身体情况。

1.2 仪器设备

美国Radionics冷循环RFA治疗系统,包括:射频发生仪、冷循环泵、冷循环集束射频电极、中性电极板,22G Franseen穿刺针,穿刺引导机器为西门子SOMATOM AR-T CT扫描机。

1.3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6 h禁食,双侧大腿备皮,术前30 min开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加曲马多300 mg,术前15 min予地西泮5 mg、阿托品0.5 mg、哌替啶70 mg和异丙嗪 12.5 mg肌注。

患者仰卧位,训练患者呼吸配合后左中上腹贴上由5F导管相隔1 cm做成的定位栅条,然后进行脾脏CT扫描并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22G细针试穿脾脏,细针穿刺到脾脏满意的位置后持集束射频电极在细针旁1 cm以并列法穿刺脾脏,再次扫描确认射频电极位置正确后进行射频治疗。根据脾脏肿大情况必要时多点消融,最后针道射频后拔除射频电极。

术后予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并予抗感染、护肝、通便等治疗,必要时予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

1.4 疗效评价

记录射频消融开始前细针穿刺的次数,射频电极在细针引导下穿刺脾脏的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脾脏消融范围和血小板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做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22例患者中16例细针1次穿刺即到达脾脏满意位置,6例细针第2次穿刺后到达脾脏满意位置,然后射频电极在定位细针参照下进行穿刺,其中18例射频电极1次穿刺则到达脾脏理想位置并开始射频消融治疗,其余4例射频电极首次穿刺位置欠理想,均在第2次穿刺后到达脾脏理想位置并开始射频消融,射频电极穿刺总成功率为100%,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因为穿刺失败导致放弃手术的案例,见图1~3。

术后监测血常规变化并复查增强CT或MRI,脾脏消融体积为 24%~70%,平均(40.0±5.6)%。 术后2 d PLT 为(33±9)×109/L,与术前相比,PLT显著下降(P<0.05),术后 1个月PLT为(105±11)×109/L,与术前相比,PLT 显著增高(P<0.05)。

2.2 并发症

痛后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因严重疼痛导致手术中断的案例,发生1例定位细针热传导所致的细针穿刺处皮肤烧伤,1例脾周少量出血,5例左侧胸腔少量积液,无脾脓肿,无气胸,无胃、肠穿孔,无胰腺损伤,无术后大出血,也无其他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中4例患者因疼痛导致血压增高,给予降压及加强止

3 讨论

目前对于脾亢常采取脾切除和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方法,但随着对脾脏免疫功能研究的日益深入,彻底推翻了传统认为脾脏是一个无用器官可以随便切除的错误观点,并确定了脾脏是一个有着多种重要功能的器官,拥有强大的免疫、抗肿瘤的功能,应尽量加以保留[7],脾切除治疗脾亢的方法越来越受到质疑。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亢始于1973年。30余年来,部分脾动脉栓塞为脾亢患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微创和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栓塞的程度较难把握和围手术期的处理不够妥善等原因,部分脾动脉栓塞后出现剧烈腹痛、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甚至肝肾功能衰竭的案例时有发生,导致医患双方对于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亢仍然顾虑重重,提示脾亢的治疗方法仍然有待新的突破。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为主的实体肿瘤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射频消融对于脾脏的治疗较早见于射频治疗脾脏转移瘤[8-9],2003年以来国内有部分单位将射频消融应用于脾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3-5],为脾亢提供了又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手段,但是目前为止,射频治疗脾亢也未能得到大力地推广和应用,原因在于这个领域仍然有很多难题急需进一步的突破。

脾脏血供丰富,脾门血管粗大,而且脾脏和胃、胰腺、肠管、肾脏和横膈等重要脏器毗邻,而射频电极属于粗针,一旦发生射频电极穿刺失误,容易出现致命性的大出血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目前限制脾脏射频消融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为避免这个风险,部分单位不得不采取腹腔镜下的射频消融,甚至为此开腹行射频消融术,但是这样的方法,未能体现真正的微创。

经皮穿刺的射频消融创伤小,恢复快,医疗费用也相对便宜,患者容易接受,但超声引导下的脾脏射频消融术中的高回声会影响消融范围的观察,导致消融的盲目性。而在CT引导下操作,由于穿刺的时候不能实时引导,冷循环集束射频电极是由3根17G的电极间距0.8 cm呈等边三角形排列而成,如果用射频电极直接穿刺,一旦方向、深度失误或者患者呼吸配合不良,均可能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解决以上的难题,笔者在10余年CT介入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先以22G细针穿刺定位的方法,22G细针理论上即使多次误穿大血管或者肠管和胰腺,均不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极好,我们先用22G细针试穿脾脏,如果细针在脾脏合适的位置,则持射频电极使用并列法穿刺脾脏;如果细针第1次穿刺位置不满意,则再用另1根细针穿刺脾脏成功后才拔出原来的细针,然后持射频电极以并列法穿刺脾脏,这时候由于脾脏已经有22G细针定位,射频电极穿刺的时候只要保证与细针的关系固定,即使穿刺时候患者出现呼吸不配合等情况,只要细针没有移位,射频电极仍然可以用细针作为参照,保证射频电极可以穿刺到合适的位置,避免了患者呼吸不配合导致射频电极严重偏离目标的情况。

为了增加消融的范围,对于脾脏较大的患者,常需要将射频电极穿刺到靠近脾门的位置,通过闭合相对大的血管来达到增大消融范围的目的,如果直接用射频电极穿刺脾门,其风险极大,穿刺失误随时可能发生致命性的大出血,这时候可以先把细针穿刺到脾门附近,然后将射频电极在细针外侧穿刺并保持与细针平行,避免射频电极越过细针的内侧,即可避免射频电极穿刺到脾门血管导致大出血的危险。

细针穿刺成功后,射频电极的穿刺点不应该紧靠细针,而是应该在距离细针1 cm左右的位置,如果射频电极的穿刺点紧靠细针的进针点,那么在插入射频电极的过程中定位细针会受到推压,导致方向偏斜,其参照的作用会受到影响。本组有4例射频电极首次穿刺方向不够满意,和细针受到射频电极推挤后方向有所改变,参照作用减低有关。如果需要拔射频电极重新穿刺,须先进行针道消融,直接拔射频电极可能导致出血。

虽然有细针的参照,但是笔者依然认为应该采取步进法分段进针的方法,先穿刺预定长度的60%左右则进行扫描,确认电极的方向和位置基本正确才能继续进针到预定的深度,避免方向稍有偏差则穿透脾门或脾外器官的危险情况发生。

由于细针在射频电极的旁边,会受到热的传递,本组有1例由于未及时拔出细针,导致消融中发生细针穿刺部位皮肤烧伤,后来我们均采取消融前拔除定位细针的方法,避免再次发生皮肤烧伤。

1例患者出现脾脏包膜下少量出血,原因在于消融完毕拔射频电极的时候针道消融不充分,笔者现在采取射频电极先进到脾脏深部,由深到浅分段消融,一直消融到靠近脾脏包膜,同时配合充分的针道消融,避免出血的发生。

本组资料发现术后2 d PLT计数明显下降,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推测是由于射频电极在脾脏持续产生高热,导致脾脏潴留的血小板不断破坏,同时流经脾脏的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也受到破坏所致。但笔者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亢术后短期内也观察到PLT急剧下降的现象,故推测这个现象可能同时和术后产生的炎症反应有关。脾亢射频后短期内会发生PLT下降的情况,这个现象非常值得重视,某些脾脏射频后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和这一现象有关,这一现象的发现提示术后严密监测血常规的必要性。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发生穿刺失误导致的大出血等或者误伤胰腺、肠道等并发症,提示细针穿刺定位的方法在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脾亢的手术中有助于避免穿刺失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的总结和应用。

[1]吴宇旋,窦永充,张彦舫,等.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16(11):755-758.

[2]吴宇旋,窦永充,张彦舫,等.经皮射频消融联合乙醇消融治疗肾上腺转移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9):648-650.

[3]刘全达,马宽生,何振平,等.射频消融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5):1031-1034.

[4]李晓勇,刘新江,周百中,等.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J].中原医刊,2006,33(18):21-22.

[5]马宽生,吴乔,刘全达,等.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5):944-946.

[6]杨秉辉,任正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35.

[7]曹金铎.脾脏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2.

[8]Marangio A,Prati U,Luinetti O,et al.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colorectal splenic metastasis[J].AJR Am Roentgenol,2002,178(6):1481-1482.

[9]Wood BJ,Bates S.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 of a splenic metastasis[J].J Vasc Interv Radiol,2001,12(2):261-263.

猜你喜欢
脾门细针脾脏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胰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NO.4sa、4sb组淋巴结阳性率与进展期胃上部癌行脾门淋巴结清扫的相关性
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环周清扫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保脾脾门淋巴清扫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