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园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社会救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国家与社会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1]58。社会救助与经济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在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之一。
社会救助支出是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至今仍具争议,尚无定论。学术界的观点主要分成两派,即支持派和反对派。
持支持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社会救助自身没有再生产的能力,但在整个国民经济环境内仍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助推作用。首先,社会救助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减少了贫富差距,从而起到协调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社会救助水平的高低会对社会需求的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当经济衰退时,享受社会救助的群体也随之扩大,政府的社会救助支出就会相应增加,从而起到刺激消费与就业,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社会救助帮助弱势群体维持最低生活标准并重获自力更生的能力,实际上是为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这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
持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救助支出在政府支出的种类中属于转移性补贴,通常由政府以无偿或极低的代价将资源转至特定人群,因此可能排挤原本用于基础公共建设的资本性支出,从而导致产出的减少。大幅扩大社会救助支出会压抑储蓄、降低劳动工作意愿,导致就业水平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
由此可见,社会救助与经济增长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一种均衡选择机制,过度追求社会救助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救助支出通常用社会救助支出水平来量化。社会救助支出水平是指社会成员享受社会救助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常用人均社会救助支出,或社会救助支出与GDP的比值来反映,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救助运行情况的指标[2]。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其中以穆怀中教授首次提出的“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理论最具代表性。他根据人口结构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相关回归统计分析法,构建了社会保障支出适度水平公式[3]。由于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式也可用于考察社会救助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变量关系,揭示社会救助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效应。
S为社会救助支出水平;Sa代表社会救助支出总额;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GDP;Q代表社会救助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H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社会救助支出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表示为:
CS为社会救助支出水平系数,代表社会救助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RS为社会救助支出增长率,用人均社会救助支出增长率反映,也可用社会救助支出增长率替代;RGDP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也可用GDP增长率替代。当CS<0时,社会救助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变动,二者之间处于不适应状态。当CS=0时,社会救助支出在原有基础上没有发展,即零增长,二者之间处于不适应状态。当CS>0时,社会救助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变动,其中,当0
1.社会救助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社会救助支出主要由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及救灾支出三大部分组成。
表1:社会救助支出结构(1998~2008年)
表2:社会救助支出水平(1998~2008年)
由表1可见,1998年以来,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占社会救助支出总额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起一直稳定在60%以上,这主要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试点、推广和普及,实施范围从城镇扩展到农村,保障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救济支出占社会救助支出总额的比重呈波动状态,如2003年受《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的影响,社会救济支出增幅达到187%。救灾支出占社会救助支出总额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于平稳,只在灾害严重的年份如2008年,比重略有反弹。
2.社会救助支出水平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从1978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4]。在GDP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社会救助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由表2可见,社会救助支出水平(S)2003年以后基本维持在0.2%左右,到2008年达到了0.24%。社会救助支出水平系数(CS)在2001年出现拐点,此后3年的社会救助支出增长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幅度,这主要与当年国务院提出的“尽快把符合条件的所有城市贫困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有关,而2003年受“非典”救灾支出激增的影响,使得社会救助支出水平系数达到顶峰。从这10年的系数变化来看,除2004年的CS值小于1,其余年度的CS值均大于1,说明我国社会救助支出增长幅度已经超过经济增长幅度。
3.社会救助支出区域分析
表3:城乡社会救助支出水平系数(1998~2008年)
从表3看出,我国社会救助支出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性。1998~2008年间我国城市的CS值大多维持在2.36~2.72的水平,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社会救助支出是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的稳步增长。相比之下,农村社会救助支出水平不但低而且波动较大。1998~2008年间我国农村的CS值大多徘徊在0.22~1.68的水平。特别是1999年和2004年甚至出现负值,说明这两个年度的农村社会救助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呈反比,两者不相适应。
社会救助和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社会博弈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才能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优均衡,对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启示一,社会救助支出结构要合理。在支出结构中既要向低保倾斜,又要体现多元化,保证其他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启示二,社会救助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初期,无论从社会救助本身的合理性出发,还是从现实的国情国力考虑,都决定了社会救助只能是低水平的。因此,应将当前的社会救助支出水平系数控制在小于1或距离1不远的范围内,防止因社会救助支出过度增长,而给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启示三,社会救助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由于中国现阶段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城乡救助的绝对标准还不可能完全统一,但其相对标准应当基本保持一致[5]176。在促进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强调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央与省级政府则应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支出水平,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的非均衡发展态势。
[1]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7,(10).
[3]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1997,(3).
[4]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8.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