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悬棺

2011-01-27 09:59王江夏
飞碟探索 2011年9期
关键词:兵书棺木绳索

■王江夏

扑朔迷离的悬棺

■王江夏

崖墓是古代葬俗之一,即将棺椁置于峭崖绝壁上,壁上或有天然洞穴,或人工凿穴,或设桩架棺,所以名称也各异,现在一般统称为悬棺或崖墓。

中国福建省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小藏峰的危崖上,有不少木板纵横插在峭壁的岩缝之中,当地人把这叫“虹桥板”;还有的洞穴里有一半在内一半在外的悬棺。这种悬棺形似船状,名叫“船棺”,又叫“架壑船”,它在风雨之中已经保存了几百年、几千年。目前人们所不解的是,这些悬棺在距今3000多年前是怎么放进离地面四五十米、离峰顶二三十米的峭壁上的洞穴里去的?

197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武夷山西北部莲花峰的悬崖上,用大型绞车将一具完整的船形棺椁从50米高的悬崖岩洞中吊放到地面。这具棺长4.8米,宽0.55米,高0.77米,棺和椁都是由整块楠木凿雕而成的,经同位素测定,迄今已有3600多年。

龙虎山地处中国江西省鹰潭市境内,这里既是中国道教文化发源地,又有历史悠久的崖墓群。当地仙水岩风景区的崖墓群,其历史可追溯至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且崖墓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墓地位置之险,以及棺木造型之奇特,当为全国之最。

1985年,上海同济大学陆敬严教授领导的“中国悬棺研究”课题组成立。他们用一年半时间,收集各地悬棺资料,包括考察各地悬棺。然后,汇总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悬棺的升置。课题组成员,按比例制造了典型山体及悬棺出现时的起重设备和棺木的模型,用实验摸索悬棺升置问题,共研究了十几种方案,通过研究更明确了升置悬棺是古代的一个起重工程问题,而绝不是“神”的力量。升置悬棺的重要方法就是吊装。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可靠、简便易行的原则,确定了吊装方法及吊装地——江西龙虎山仙水岩,用典型方法,在典型地点进行吊装。

现场吊装不同于实验室中吊装,其主要问题就是现场吊装要花费相当多的钱。古代有资格高卧悬崖的,只能是少数有权势、又有经济实力的人,所以有些悬棺被当地人称为“蛮王冢”、“酋长墓”。

在制作完成现场使用的吊装设备后,课题组于1989年6月11日进行了试吊,以检验设备与操作。6月13日,仿古吊装一举成功,将一具文物棺木,重又送上悬崖上的洞穴中。

当时,科研人员请当地五位药农帮忙,其中二人在山顶把守定位绳索,二人由山顶缒下荡入岩洞中,另一人在河对岸用特殊语言指挥操作。实施吊装时,一根粗实的绳索从山顶下垂到距岩洞口31米处,上面吊着定向滑轮,另一根绳索穿过滑轮,一头捆住棺木,一头连着绞车。该具棺木重约150千克,是10年前考古发掘时从崖墓中取下的原物。随着绞车缓缓转动,棺木徐徐升高,当棺木提升到20多米高的岩洞前时,早已经守候在岩洞中的二位药农便拉紧拴在粗绳索上的细麻绳,慢慢将其牵引入洞,于是棺木平平稳稳地被置放在岩洞之中。

仙水岩现场的悬棺吊装成功,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采用机械的“提升法”是古代一种行之有效的置棺方法。除了这种方法,学术界也有提出“垂降法”、“栈道法”、“堆土法”、“脚手架法”、“搬运法”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送棺入崖洞的风俗今日还有。山西五台山大石山中,村里死了人,装入棺材,仍放到山崖石洞中,有的还用石头把洞口垒封起来。至于棺椁如何进洞,据当地居民说,先用绳索从崖顶吊几个人进入洞中,然后再用绳索把棺椁从崖顶悬放到洞口。事先已经在洞中的人用钩杆钩住悬棺的绳索,慢慢将棺椁拉入洞中。放置妥当后,仍然用绳索将洞中人吊上崖顶。

不仅在福建武夷山和江西龙虎山保存有上百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这种古人的墓葬风俗和杰作。

在四川珙县的崇山峻岭中,也保留着一些悬挂在半山壁上的悬棺,据说这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杰作。他们在高高的悬崖绝壁上,横嵌入二根坚硬的木棍,棺椁就存放在木棍上,棺木大多为整块楠木挖凿而成,长约2米,重逾千斤。

在三峡腹地的巫山城北蜿蜒流淌的大宁河上,分列着与长江雄奇险峻的大三峡风格迥异的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和滴翠峡,它不但以风光旖旎、景色精巧雅丽著称,更因“古栈道”、“悬棺”、“船棺”三大谜而闻名。

这里的“船棺”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样,都是一些长年生活在船上的渔民、船主死后的棺木。在古代,这些善使舟的渔民和船主,把船看成家中最珍贵的物品,用“船”安葬死者,被看成是隆重的礼仪。而在,整个小三峡仍存一具悬棺,它位于巴雾峡峡谷东岸黄褐色绝壁的洞穴中,离河面约500米高。2000多年来,风吹雨蚀,世事沧桑,它仍静静地栖在崖壁之上。

1977年,四川大学历史系一位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在小三峡取下一具悬棺,棺椁由楠木做成,中间剖开,全棺无一钉,取下时棺椁因为空气的侵蚀已经像木炭一样很轻,但仍未风化。里面有一个13岁的男孩和一个15岁的女孩的尸骨,从女孩头部受伤的情况来看,足见其为陪葬者。女孩手上有铜手镯等饰品,这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地处大巴山深处的陕西省镇巴县泾洋村60多米高的山岩上,几年前也发现了12具悬棺,有关专家认为,这为研究中国悬棺文化,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实物依据。

据当地村民介绍,镇巴县自古就有悬棺存在,并分为二种形式。一种为放入石岩台阶处或洞穴中,专门装殓未满20岁或无传染病的死亡者。此类悬棺入殓方式是先将死者装殓入棺后,再运往人烟稀少的山岩隐蔽处存放。当地人称这类悬棺为“火匣子”。另一类悬棺外形一般较大,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棺材被吊在半空中。这类悬棺是专门将患有传染病的死者装入棺材内,上端用绳等系在树或石柱上,下端让棺材悬空吊起来,防止病菌传染。

从四川顺江而下,一进西陵峡便可看见北岸那刀削般岩壁上的“兵书”和“宝剑”了。远远望去,那“兵书”就像一叠页岩堆放在那个临江的洞穴里,离江水面约200米高,那块豁出的尖状石块像一把倒立的剑,紧贴崖岸,剑尖朝上,露出水面的那截高约50米。历代相传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当年诸葛亮入蜀后,专为后来进出川江的部队留下作战要诀及镇妖宝剑。明代文学家何景明曾经为此写了著名的诗篇《兵书峡》。

四川长江旅游船“屈原3”号轮船长周功池,从1980年开始仔细观察历来被称为长江西陵峡一大奇观——兵书宝剑峡的“兵书”,他发现所谓的“兵书”实际上是二具悬棺。

从河中心望去,觉得“兵书”的洞穴很小。通过望远镜就近观察,那一叠页岩“兵书”原来是二具悬棺重复式堆在洞穴里,清晰可见。看上去,棺木好像快要滑向江里去了,摇摇欲坠。悬棺的木头对着江南的小新滩,成坐北朝南向。悬棺棺木已经成灰白色。通过多次认真的观察,二具悬棺规格一般大小,全长约1.7米,均由四大块木板组成。由于安放悬棺的洞穴人无法攀登进入,因此尚不知这二具悬棺的主人是谁?更不知是哪年哪月安放进去的,如何安放的?

一般来说,安置悬棺的悬崖是无路可通的,它们距离地面或水面最低也有20多米,高的五六十米,最高的甚至可达几百米。陆敬严教授课题组研制的仿古吊装法,虽然破译了棺木进洞之谜,但笔者认为这只能说是初步破译了棺木进洞之谜。因为尚有不少崖墓,飞鸟难至,猿猴难攀,不用说采取原始器械仿古吊装,即使采用现代器械吊装也无法完成。如果是用绳索把棺材从崖顶悬放到洞口,那么这种连身怀绝技的采药工也望而生畏的悬崖绝顶,古人又是怎样把笨重的棺材弄到崖顶的?

为此,鹰潭市政府曾经悬赏30万人民币,请全国各地的学者帮助破译崖墓群葬千古之谜。悬赏一出,上海、江苏、湖南、广东、海南、广西、浙江、四川20余个省市、区寄或送去了破译答案。从20余种解谜答案中看,有关专家认为答案虽有参考价值,但仍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所以直至今日,古老的悬棺仍是个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

(张小宁插图)

猜你喜欢
兵书棺木绳索
绳索
棋事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解开干部身上的“绳索”
蝴蝶与棺木
一种新型绳索钻具打捞器
士兵将梅里诺的棺木抬出总统府
古代兵书览要
兵书琐谈(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