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网络上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构建*

2011-01-26 09:17王艳灵王恒山
灾害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传播者突发事件公众

王艳灵,王恒山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2011年3月11 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46发生M9.0级地震。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受日本核电站泄漏危机影响,国内一些盐商借机炒作,哄抬盐价。谣言以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各种网络论坛和口口相传的方式迅速扩散,全国多地疯狂抢购食盐,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公众恐慌,引起了社会混乱。

进入21世纪,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事件种类也越来越多。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将蕴涵巨大的信息量,人们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来了解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危害等等,并根据自己的认知对信息进行解释,以此做出思想和行为的响应。

1 研究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突发事件是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者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1]。随着社会经济快节奏、高速度的发展,人们对信息获取个人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随时随地随身、高效智能、快捷方便地为大众服务,为突发事件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看到新媒体的光辉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的缺点。由于传播的便利性,使得一些虚假、垃圾信息也在第一时间内快速传播,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研究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应从本质上揭示突发事件传播的内在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地控制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正确引导公众,果断决策,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突发性事件给公众带来的危害,降低不实信息的传播。

2 超网络

最早提出“超网络”概念的是SHEFFⅠ[2],美国科学家NAGURNEY[3-4]等在处理上述交织的网络时,把高于又超于现存网络(“above and beyond”existing networks)的网络称为超网络(supernetwork),使得它的含义开始明确。

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往往以手机短信、电话、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及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传播渠道不再是单一的网络,而是多种网络的结合。如果只是单独研究一种或两种网络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突发事件本身传播的特征规律。因此,我们提出用超网络来描述和表示突发事件传播过程中各种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超网络可以将拥有不同属性的网络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图1),通过描述网络中的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联系,为理清复杂的多属性网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3 基于超网络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

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和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就是一种以传播学为基础的大众传播模式,本文结合超网络的相关知识,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超网络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

3.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研究概念化模式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B.H.Westley)和麦克莱恩(M.S.Maclean)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5]。该模式思想源自社会心理学、平衡理论、互相理论等,而其直接前身则是纽科姆的对称模式(图2)。

图2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概念化模式

图2中,X为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事件或事物;A为那些向全体公众发布有关X消息的某些个人或组织;C为媒体组织或其中的个人,以自己理解的受众兴趣和需要为标准,在诸多的A中选出信息,以进入通向受众的渠道,他们也可以直接在X中进行选择,以向B(受众)传播;B为受众或“行为”角色,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者甚至可以是整个社会系统,他们具有对信息的需求或对环境的关注;X'为被传播者(C)选出进入渠道的信息;X″为经过媒体机构加工过而向受众传递的信息;fBA为公众成员(B)发给原始信源(A)的反馈;fBC为受众成员通过直接接触或受众研究成果向传播机构发出的反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馈指导着C日后的选择和传递;fCA为传播者发给鼓吹者的反馈,这种反馈可能会鼓励或改变甚至抵制A进行有意图传播的尝试;X3C、X4C为大众传播媒体对X做出的直接观察,如记者在现场做的目击报道。

3.2 基于超网络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构建

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以大众传播为主,传播媒介的增多使得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人们不再是从单一的渠道来获取信息,超网络概念的提出使信息传播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得以描述和表示。本文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超网络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图3)。

图3 基于超网络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

图3中,A为超网络模型即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A,它是把突发事件传播的各种网络按一定的属性结合起来新建的一个传播模型;X为传播者A直接向受众传递信息,当信息量过大时,手机运营商或网站运营机构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信息进行监控与过滤;X'为传播者A为进入信息传播渠道而作出的选择;X″为经“把关人”筛选、过滤后向受众传递的信息;fBA为受众向传播者A的反馈;fBC为受众向把关人C的反馈;fCA为把关人向传播者A的反馈;fXnB为受众直接从周围环境中感知信息;fXnC为把关人直接从周围环境中感知信息。

该模式中包括传播者、把关人和接收者三个传播主体。传播者传递信息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传播者对其传递内容的选择以及传播者制作信息的方法。一般而言,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在开始时所拥有的材料或潜在信息的数量远远超过他将要传递的内容,在这种情形下,他只能根据某些标准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一部分。在决定如何组织和制作信息时,传播者也面临着一个选择的局面,如何进行选择和制作,取决于传播者的自我形象、传播者的个性结构、传播者的社会环境、来自信息本身的“压力”和“约束”等等。接收者接收信息时也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接收者的自我形象、接收者的个性结构、接收者的社会环境、接收者心目中的媒体形象及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与“约束”等等。

在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把关人”的概念。“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6]。”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根据“把关人”角色的重要程度,可以把传播者分成两种:①“把关人”角色比较重要的一些传播媒介,如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及新闻媒介。在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他们传递出的信息必须经过专人过滤或筛选才能与公众见面,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意图的传播;②“把关人”角色被弱化的一些传播媒介,如手机媒体与网络媒体等。在此类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失已经称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网络媒体的崛起使传统的大众传播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网民在论坛上获得信息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既可以自己控制以何种方式获得信息,还可以随时就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反馈。在网络论坛传播中,人们更多的是采取讨论交流、评价质疑等十分便捷及时的交互方式接收信息。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一旦进入传播过程,便没有了传统媒体“把关人”对信息的过滤、筛选,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使“把关”的角色被弱化。

“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并不代表“把关人”可以缺失,在这种交互式信息传播中,当传播的信息量较大或者传递的信息中含有大量敏感词汇时,手机运营商或者网站机构等就会对信息进行监控与过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对突发事件不实信息的传播。

4 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从图3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中,我们可以知道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机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我们提出相关应急部门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及时表态,正确引导,消除公众恐慌。公众普遍性科学常识欠缺,应对的经验匮乏,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因为恐慌的心理容易人云亦云,甚至让正常思维中不可思议的事情被普遍相信,大众普遍性成为庸众。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表态,正确引导,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2)及时沟通,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政府有关部门的本能反应是低调、淡化处理,有意或无意的封杀消息,统一口径,防止外界猜疑,将自己放在了公众的对立面[7]。公众反馈渠道匮乏,政府与公众沟通力度不够,导致危害进一步扩大。因此,政府要设立相对应的部门,与公众加强沟通,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规范媒体的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欲很强,媒体往往出于自身商业利益的考虑,过分渲染突发事件的危害性,引起公众恐慌。政M府应规范媒体的信息发布,实时监控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来约束它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的信息传播行为。

(4)加强传播主体的自我监督,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新型媒体赋予了传播者双重身份,再加上其本身的虚拟性及信息传播的时间与地点的随机性,这就造成了“把关人”的缺失。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需要有相关个人或组织进行筛选、整理、过滤,由于信息的收集受大众主观的影响,因此,需要受众自身加强社会伦理道德意识,加强自我监督,对同一时刻向公众传递信息的用户进行监控,把“把关人”的作用个人化,人人都是“把关人”,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虚假、垃圾信息的传播。

5 结束语

超网络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概念,国内对于超网络的研究还很少,目前它只是一个概念,还没有众所公认的一个定义,对超网络的边界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什么样的网络才算是一个超网络,怎样建立超网络等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只是在对超网络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基于超网络模型的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希望对超网络及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有所贡献。

此外,模式方法虽然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模式具有不完整、过分简单及掺杂某些未被阐明的假设等缺陷[8]。因此,无论是哪种传播模式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它只能是从一个角度切入来分析复杂的传播现象,揭示事件传播的规律,以期能对人们有所启发。

[1] 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SheffⅠY.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Equilibrium analysis with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s[M].NJ:Printice-Hall,1985.

[3] Nagurney A,DONG J.Supernetworks:Decision-making for the information age[M].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2.

[4] Nagurney A.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equilibria:A supernetwork equivalence with computation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6,42(4):293-316.

[5]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 刘畅.“守门人”的再思考[J].视听纵横,2010(5):38-39.

[7] 李春华,龙厚仲.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模式及其运行[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5):23-27.

[8] 孟庆兰.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1):133-137.

猜你喜欢
传播者突发事件公众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