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蔡力,廖菁,王海江,韩飞,甘华平,刘庆民
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610072;2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成都610031;3四川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成都610041
适宜技术最早由Atkingson and Stiglitz在1969年首次提出,他们将之表述为“本地化的做中学”(localized learning by doing)。即厂商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要受到当地特定投入要素组合的限制[1]。这与我国研究人员对卫生适宜技术的定义总体思路一致,如杜治政将其界定为适合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广大群众预防疾病,能够为广大基层预防、保健单位的医药卫生人员掌握、费用较为低廉的技术[2];熊墨年认为,卫生适宜技术是指安全、有效、成熟、经济、可接受、方便易行、可持续应用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计划生育技术[3];陈建中认为,适宜技术是医疗卫生成果中适用面广、可用性强,易为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接受的医疗卫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等[4]。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困扰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作的普遍问题,对于占我国总人口70%的农村地区,这个问题更加严重[5]。为了尽快改变这个落后的局面,我国向城市社区医院、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站)等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广和普及卫生适宜技术,卫生部从1991年开始实施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模式和长效机制,筛选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而目前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卫生适宜技术筛选不尽合理,信息交流不畅,工作计划落实不到位,督导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影响了卫生适宜技术的开展。要将这些技术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并且使有条件开展这些技术的医疗机构能真正地开展起来,让这些技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其中有几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卫生适宜技术主要是针对区域范围和区域人群使用的。甲地适宜的技术,到乙地就可能不适宜。不结合当地特点,实验室里论证再好的适宜技术也难以推广[6]。因此,如何保证科学筛选并与基层实际需要相适应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关键[7]。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指标体系和操作流程,使基层医疗机构在筛选这些项目时科学性、目的性、可操作性更强。
第二,如何让接受培训的人员真正学到技术,这需要有一套培训效果评价的方法和实施这个方法的平台。
第三,推广工作如何才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如何才能保证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这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推广工作质量控制指标和流程。
第四,已开展的卫生适宜技术是否让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是否真正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就要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和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
资料分析显示,国内已有针对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指标、质量控制、培训效果评价、病人满意度调查评价等的研究文献。但还没有一个操作简便、易学、易用的网络平台来管理这些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卫生适宜技术在基层地区的推广应用。
通过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能够使各基层医疗机构与组织保持准确、完整、规范、快速的信息交流,实现网络收集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信息,了解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现有的预防、诊疗技术,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对现有卫生适宜技术的需求,有助于管理人员做出正确决策,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对人的依赖。可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已有的卫生适宜技术知晓率和接受率,通过网络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对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开展的情况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对已完成的推广工作进行终末考核表彰,与远程教学、远程医学咨询系统相互配合,实现卫生适宜技术的远程教学和技术咨询。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及适宜技术推广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以医学科技成果及专利管理、科技政策发布、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系统。这些系统的特点是数据库内容丰富,能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上网查询,发布科技成果供求信息[8]。第二大类是以远程医学教育培训和远程医学咨询、远程医学会诊为主的网络信息系统。第三大类是以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成果为主的系统,其功能包括信息发布、经验交流、课件视频数据下载等,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系统了解推广工作进度,通过网络进行基地的申报及管理。
由此可见,目前已有的系统主要以信息发布和知识介绍为主,管理功能为辅。而当地卫生技术需求收集、技术开展进度管理、技术开展过程质量控制、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推广效果评价、与远程教学培训的接口等管理功能不完善,有的功能甚至没有。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网络管理系统,完善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管理运行模式。该文通过对系统需求的收集、分析,为建立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应实际参与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掌握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流程和内容;通过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分解和梳理工作任务和本系统的管理功能。
我们在汶川、茂县、石棉、绵竹、安县等5个汶川地震重灾区做了卫生适宜技术需求调查,进行了需求统计,建立了初步的工作考核表,并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同时,开展了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根据需求统计结果,选取“适合基层医疗的高血压治疗方案的推广和高血压防治网的建立”、“生育能力的基础评估与恢复”、“自动排气输液器推广应用”、“改良的温针灸配合手法快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病历质量评审软件应用”、“腹腔镜在妇产科及普外科的应用”和“五联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等8个项目。分别采用把专家请下去和项目县技术人员走上来的方式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前后进行了测评。到开展技术地区基层医院或卫生局查看各类管理制度、报表、签到表、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记录、经费开支记录、费用原始单据留底、各类工作记录、影音文件、宣传栏、宣传手册、宣传资料等;并现场选定1-2家已开展适宜技术的医疗机构进行抽查,了解开展适宜技术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考评等。
查阅国内文献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清华同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检索系统(NSTL)、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NKI)、国家科技成果网、Google学术搜索等网络数字资源等,收集相关文章近百篇,核心文献30余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了解其他省市研究团队在开展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方面的经验,补充和完善系统管理功能。
与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深入探讨和交流。我们与汶川、茂县、石棉、绵竹、安县等5个汶川地震重灾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的领导和从事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人员以及四川省卫生厅科技成果推广办公室的相关领导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的经验、工作流程及所需数据资料。
通过网络收集目前已有的网络信息系统,了解和比较相关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我们发现,我国现阶段科技成果及适宜技术推广网络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而这三类系统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或基本没有推广工作管理功能。
以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为基准,其系统功能主要模块包括:适宜技术数据库管理、适宜技术筛选管理、培训效果评价、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服务满意度调查、综合信息管理,如图1所示。
图1 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图
通过系统收集基层医疗机构上年度住院病人平均费用支出、门诊病人平均费用支出、出院诊断前20位疾病及对应的就诊人次、门诊诊断前20位疾病及对应的就诊人次,每个卫生适宜技术项目是否具备项目开展所需条件、是否已开展该项目、是否已培训该项目、是否愿意开展该项目,并对项目进行排序。了解各个项目的需求大小,以及当地人民群众就医费用承受能力,危害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当地医疗机构的人员层次结构等。
根据对以上信息的分析和适宜技术专家资源的情况,由技术推广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从项目排序表中优选需求较多的几个项目进入推广程序,实现适宜技术的筛选。
通过对学生培训前后的测评,计算每个学生培训前后的答题正确率,计算培训前后答题正确率的增长值(答题正确率的增长值=每个学生培训后的答题正确率-每个学生培训前的答题正确率)。讨论学生在培训前后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否有显著变化,分析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会务组织,学生的学历、职称、执业类别、现从事专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年限,授课教师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授课形式是否生动、有无互动交流、PPT是否有吸引力,教学方式等。以文本的方式给出培训效果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提供给技术推广管理部门作为调整后续推广工作时的参考。
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分为过程质控指标和终末质控指标体系两部分。过程质量控制分别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费管理、数据上报、培训进修、监督管理、项目宣传、应用效果等八个维度来考查卫生局或基地医院等本地区推广适宜技术的工作情况。终末质量控制主要是从基层医疗机构适宜技术培训覆盖情况、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适宜技术培训覆盖情况、各级医疗机构适宜技术开展情况、接受适宜技术服务的病人满意情况等四个方面来评估适宜技术的推广效果。
到被检查地区基层医院或卫生局查看各类管理制度、报表、签到表、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记录、经费开支记录、费用原始单据留底、各类工作记录、影音文件、宣传栏、宣传手册、宣传资料等;并现场选定1-2家已开展适宜技术的医疗机构进行抽查,了解开展适宜技术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考评;并将考评数据录入系统,由系统自动生成终末质控的指标完成值,并由系统自动与考评指标比较,对开展技术的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工作优劣进行考评。
由适宜技术开展单位每月在网上填报适宜技术名称、相同的疾病患者以前是否曾接受过其他技术的治疗、患者对适宜技术与曾接受过的技术比较主观认为适宜技术是否疗效更好、疗程更短、费用更低、痛苦更小、更易接受、更方便、不需要陪护[9]、患者对适宜技术总体评价是否满意等,并由基地医院或卫生局审核;系统分别统计接受过其他技术治疗的病人占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各项主观比较项所占的百分比,总体评价满意所占百分比。
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是发展基层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政策。我们通过科学的需求收集方法,初步掌握了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工作内容及评价指标,其中适宜技术筛选机制、培训效果评价机制、质量控制管理机制、病人满意度反馈机制对适宜技术的推广成功与否都至关重要。四个阶段相互紧密联系而又各自独立。通过需求分析得知,在实际的推广工作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工作平台,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管理。通过本信息系统的实际运用,将有效地促进更多的卫生适宜技术向基层地区的转化,对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造福于农民群众,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10]。
致谢: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石棉县卫生局、石棉县人民医院、茂县人民医院、汶川县人民医院、绵竹市卫生局、绵竹市人民医院、安县卫生局、安县人民医院给予的大力配合、参与和支持;项目组成员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杨业洲、邱明星、严晓梁等对本文提供的帮助,课题组在此一并谨致感谢。
[1]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2006,5(4):985-1006
[2]杜治政.应当大力发展医学适宜技术[J].医学与哲学,1997,18(5):225-229
[3]熊墨年,吴跃进.大力推广卫生适宜技术,为发展农村卫生保健事业服务[D].江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2006:7-9
[4]陈建中.农村基层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9,19(4):57-58
[5]刘卫平,王润华,陈永忠,等.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和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15-3819
[6]潘卫民.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选指标体系建立及卫生服务供需状况调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2007:10
[7]李顺平,李雪梅,孟庆跃.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622-624
[8]国科网.“关于我们”栏目.(http://www.tech110.net)
[9]杨丽萍,刘元强,白亚娜.甘肃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308
[10]吴跃进,熊墨年,张进,等.当前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3):169-171